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帝姬凶残[宋朝](31)+番外

作者: 巫医醉 阅读记录

“魏无双,好,你很好。”站在阵鼓上等侯了大半日,终于平息了骚乱的赵芫点点头,将旌旗交给旧班班直,她从鼓上跃下,亲自来到席地而跪的年青人面前,扶住他的胳膊,认真说道,“从今天起你就升为队将,王大有的兵,都归你管了。”

十八九岁的年青人极力想保持平静,但他渐渐涨红的脸色暴露了内心多么激动。年青人的眼睛不由自主地望向他们原本的老大孙鸧,孙鸧故作镇定地背着手站在后方假装是木桩,他实在也没想到武德帝姬竟然会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来,明明只需要他孙鸧一声令下就能顺利将这捣乱之人的带头者拿下。。

魏无双涨红着脸激动地高声应道:“谢大将军提拔!大将军之恩,小人愿为马前卒肝脑涂地!”

还知道用肝脑涂地,是个读过书的,赵芫很看好他,鼓励地拍拍他的肩膀,随即走向下一个人。后方排队单膝跪地的数百兵士同样激动得热血沸腾,虽然只是没有品级的小职位,可小也是官啊!爹爹!姐姐!儿子要升官发财啦!。

余下的几百人,赵芫一个个都亲自关切了,虽然矮墩墩的,说话也奶呼呼的,但在兵士眼中,她就是这里的最高统领者,她的一句话可以改变他们的命运!

赵芫背负小手,回到点将台上,大大地奶声道:“诸位今日所立之功,本将军铭记在心,日后我大宋的边境线就靠诸位与我一同守护!诸位,可愿与本将军一起卫我疆土、护我百姓、保我河山!”

此时此刻,没有人还以为四岁的武德帝姬孩言可笑。

“愿为大将军效死!卫我疆土、护我百姓、保我河山!”魏无双高声回应,身后新上任的军官们纷纷响应,大喊愿为大将军效死!

在魏无双等数百人的带领下,在他们激昂的情绪感染下,不知何时,整个校场上三千多天武军皆单膝跪地一起大喊起来“卫我疆土、护我百姓、保我河山!”声浪震天。

赵芫站在凳子上接受了这只军队的效忠,婴儿肥的脸颊神情冷静,沉稳得不像个孩子。庞大旗面在空中翻滚,搅动着武德帝姬的衣摆,从下往上望去,竟如熊熊烈焰欲焚天,又如朱雀展翅欲飞天。

指挥使孙鸧目瞪口呆着,从心底再一次涌出了震撼,与恐惧。只觉得膝盖渐渐发软,离地面越来越近。

这厢,吴俞振奋地重新执鼓槌重重敲响了战鼓,战鼓雷鸣声中,旧班少年们无不面露激动,一同单膝跪地,高呼“卫我疆土、护我百姓、保我河山!”

秋风起,旌旗扬,煌煌炎宋,家国犹在。

第16章 帝姬没有钱!

整齐划一的宣誓声刺入云霄,令其他四小军躲着休息的军士们惶惶然,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纷纷来到校场外,无声观望着里面的景象。难以想象昔日的同僚竟然和疯了一样在对个四岁的帝姬宣誓效忠,还保卫疆土。他们可是拱卫京师的禁军!保卫什么疆土,难不成敌人还能逾越千里打到东京城来不成?

生活在安逸现下的宋人,没有任何一个能想象得到就在几年后,金人会一路畅通无阻打到东京城下。

对现在的他们来说,宋军就是世上最强的军队,和平永远眷顾着大宋境内的百姓。。

在隆隆战鼓轰鸣与底下士兵的喊声中,孙鸧孤零零地站着,望着面前负手而立根本不曾回头看他的武德帝姬,心情非常复杂,难道现在的情境,是这个孩子早已预料到的吗?

她驱逐王大有那数百人,为的就是建立威信,收服人心……想到自己曾经的遭遇,孙鸧斩钉截铁地想,对!这肯定就是武德帝姬的计谋!而越这么想,他的膝盖就越弯,左膝终于落在地面,和其他人一样喊出了愿为大将军效死、保我河山的口号。

天武军两万人,通过剔除王大有等一干底层军官,换上新鲜血液,孙鸧麾下的这支军队勉强算得上赵芫的臂膀,三千人足够组成一只奇袭队伍了。

惩罚与奖励并施之下,原本跑步和老爷爷一样的兵卒们看着一步登天的魏无双等人,眼睛都红了,跑起步来顿时充满力量,三批人在校场上终于跑出了虎虎生威的阵势。

见状,赵芫终于满意了一些。初步的进展比她想象中好很多,让士兵们继续在校场上训练,她将孙鸧喊到身边,“孙指挥使,王大有这些人交给你处置,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日后我不想在天武军里见到他们。”

“是,”孙鸧的心跳还砰砰的,连忙应是。脑子里开始思索怎么将今日的事圆好时,赵芫又问:“编制中空缺的这些位置是怎么回事,三千多人,却顶着五千人的编制。”

孙鸧呐呐的,不知该如何解释,以这位帝姬奔放狂野的行事风格,他有点害怕。

“禀帝姬,只要编制在,军饷就在,剩下的一千多缺位,是空饷!”说话的是换下来的吴俞,他完全不给孙指挥使面子,直接说捅破了大宋禁军中最大的篓子之一。吴俞心中已经完全将武德帝姬当作了自己的主上,即使现在站在这里的是权势滔天的蔡京,他也同样不会留情面。

“空饷……”赵芫的记忆似乎被勾了出来,她记得历史课上提过,北宋冗官冗费,官僚体系臃肿,同时还高薪养‘廉’来着。就这,还吃空饷,武德帝姬的奶声意味深长:“孙指挥的智慧,去从商一定赚的更多。”

这哪是什么智慧,孙鸧“砰!”就跪地上了,急忙解释:“帝姬有所不知,空饷一事并非我所开创,不止天武军,上四军、厢军都是如此。中枢对军队的人员*数量一直有要求,但百姓中的青壮少有愿意从军的,兵源越来越少,再加上上四军募军条件严苛,这才、这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