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帝姬凶残[宋朝](38)+番外

作者: 巫医醉 阅读记录

令纯洁的赵小芫大开眼界,文化人坏起来果然牛逼螺旋升天!人才输送都想出来了。

小郭老师则很谦虚地说,如果不是东京离不开,他甚至觉得由自己出马最好。

赵小芫有理由怀疑小郭老师其实考虑过把权谋等级还处于低维度的金国朝堂从内部整垮的可能性。

………………

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办,当赵芫手底下的这以小郭老师为主的首支势力正在高速运转之时,大宋的年节不期而至。她也该回到皇宫里过新年了。

除夕这天,飘了半天的小雪,赵芫穿得毛茸茸的圆滚滚的去慈元宫吃大锅饭,遇到的一样毛茸茸圆滚滚的柔福帝姬赵多福。对方就跟在自己的母亲身边,朝着赵芫欢快地挥手,展示她手里的糖串串。

凉飕飕的风将赵芫鼓鼓囊囊的脸蛋吹成了两坨红团子,她仰头,第一次正面见到了柔福帝姬的母亲,是一位装扮并不华丽的宫妆丽人,大约在赵佶的后宫中其实没什么存在感。赵芫恭敬地垂眉行礼,“婉仪姐姐新年好。”

吴婉仪惊讶地看着身边的这小团子,对方孤身一人,身边连个内侍也没有,想起武德帝姬早就没了母亲,不由多了怜惜,“武德帝姬可要与我和多福一起入内?”

“一起!一起!我和十娘坐一桌!”赵多福揪着她妈的衣角使劲晃悠。

赵芫当然不会推辞,和赵多福手牵手进去时,悄悄问她母亲继续给她裹脚没。赵多福甩动着小脑瓜,发髻上的珍珠飞来飞去,“我说不想裹,我没说十娘你要把我头当蹴鞠踢。”

“……”赵芫吓了一跳,还在想她什么时候要把赵多福的脑袋当球踢,忽然想起好像的确有这么一回事儿,她说谁裹脚她就把谁脑袋做成蹴鞠。赵多福这小妮子居然相信了!

“十娘,糖给你吃。”赵多福把糖串串分了一半出来,眼巴巴的。

赵芫一口咬住,吸溜得滋滋作响,心里充满了罪恶感,她这是欺负了人家小萝莉啊。看把人吓的,都拿糖串串来贿赂她了。

不过能阻止小萝莉裹脚,也算她的功德吧。唔,善意的恐吓,就是功德。看来八娘的亲妈也不是很迂腐的人,或者说她爱八娘胜过了迂腐的礼教束缚。这样的母亲,却会在未来惨死在金人的摧残下,而她最珍爱的女儿死在了亲哥哥的手中。

赵九郎正和哥哥一起在院子里放爆竹玩,见到远处路过的人影,顿时狗腿子之魂觉醒欢快挥臂打招呼,“十娘十娘!新年好哇,要不要一起放烟花玩啊!”

呲溜呲溜,赵芫咬着糖串串,眯着眼抱起手臂,盯着欢快狗子似的赵老九,歪歪头对身边的赵多福说:“想不想体验打劫的快乐!”

第19章 势力

赵佶和郑皇后领着小老婆们坐在席间唠家常,懂事的孩子就乖乖坐在席上听大人们说话,年纪小的有些已经跑出去放烟花爆竹去了。

坐在最上首的赵官家看着这一屋子的属于他奋斗来的结果的莺莺燕燕儿子女儿们,周围充满了唱吉祥的声音,众人脸上也都洋溢着幸福美满的微笑,赵佶骄傲地想,治国有道、家庭和睦,我真不愧是昊天爸爸的好大儿啊!

“不好了,不好了!郎君和帝姬在院子里打起来啦!”门口传来内侍惊慌的喊声。

赵佶美滋滋的幻象被打断,立刻勃然大怒,“是哪个不孝子不孝女,今日除夕竟敢在慈元宫打闹!”

“是武德帝姬!武德帝姬抢走了九郎的烟花爆竹,并且正在追着九郎满院子跑呢!”

屁股刚刚离开椅子的赵佶一听,噢,是十娘啊,那没什么事了,又坐回去吃菜喝酒。说到十娘,他仿佛刚记起一样,和身边守着的张迪说,“今年的祭天依然准备太子和武德帝姬的礼袍吧,我听高俅说东京城的百姓经常去听十娘的话本戏文,纷纷夸赞神霄帝君的女儿。回头得写在祭文上,呈给昊天上帝瞧瞧。”

“啊啊啊啊——父亲救命!”院外,赵九郎腿都跑成了风火轮,嗷嗷大叫,身后赵芫轮着串红彤彤的烟花爆竹虎虎生风,“赵老九投降缴械不杀!”

十娘上次也是这么说的——奔跑在寒风中的赵九郎眼泪流了出来,边跑边扭头:“真的投降缴械不杀吗!”

“真的,你过来!”赵芫边追边挥舞着爆竹。

知道了,是假的。挨打经验极其丰富的赵九郎迎风流泪,继续嘎嘎乱叫着逃命。

院子中央,赵八郎捂着脸假装看不见九郎的凄凉惨状,小声对吃着糖串兴致勃勃给十娘打call的赵多福说,“八娘,我们还是放烟花玩吧。”

这一年的除夕,雪下的格外大,战争中的国家也不约而同地停止了征伐,各自享受起一年一度难得的欢庆节日。

趁着年关停战,一队商人装扮的辽人从汾州出发,越过边境线进入了辽国。他们的装扮和语言都与当地人一般无二,沿途经常在当地的村庄借地休息,有时候遇到有当地人养了健壮的马匹,就会上前询问价钱,成年马不卖,就问有没有小马驹。

辽国百姓中养马的人不少,但场地小,养出来的马只能自家使用,和大牧场专门培育的战马差距很大。但这些马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同辽国战马属于同一品种,血统相差不远。

对百姓来说,这些只是用于日常劳作出行的劣马,可对高药师来说,这些就是自己的功绩!只要完成东京城派下来的这个任务,他在大宋的亲人们就能得到更多的赏赐和金钱,儿子的前途,家人的生活,促使着他宁愿冒着死亡的风险,也要在寒冬腊月里带手下暗中游走于辽国边境各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