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侠客独宠小夫郎(10)+番外
金落满意的咂咂嘴,开心地叉腰:“今天我们来得早,占到了这么好的位置。”
沈玉第一次来到小村子里的早市,与以往见到的百里城早市差不多,唯一的差别就是弘一村的排场太小,小摊数量不多。早市范围满打满算就是一条街,行人闲逛的话只需要一刻钟就能逛完全部。
沈玉把脚下的薄雪用脚推开,把干净的秤杆放在麻布上面,再从板车上拿下来两个木头凳子,自己留一个,递给金落一个。
对摆摊充满好奇心的沈玉左瞧瞧又看看,“这么冷的天,还有这么多卖货的啊。”
金落:“对啊,再过一段日子大家就休息了,肯定要日夜不歇的卖货。哎,这段日子就是最后的秋收了,这个冬天还不知道有没有钱购置种子呢。”
沈玉鼓励似的看着他,“还没卖就丧气啊。来,我帮你吆喝。”
像只怕生的小猫的金落一听差点站起来,半信半疑问:“吆喝?沈大哥你真的会吗?”
沈玉自信地松了松下巴,认真的姿态有一种要展示河东狮吼的架势,他朝金落摊开手,“告诉我价钱吧。”
金落被这阵势唬住了,莫名对他产生能够胜任的错觉。“我们这的行价都是每石一千二百文,一斗米一百二十文。”
于是乎,只是知道了价格的沈玉举着一篮子精挑细选的优质白米,微笑着与路人打招呼。
接着高喊:“走一走看一看啊,千万别错过,最后一天啊,卖完就收摊!优质白米每石一千二百文啦!买回去可以做各种美食啊!”
“乳粥!地黄粥!云母粥!长生粥……”
“除了熬粥,还可以做香喷喷的米饭!”
沈玉从未接触过相关培训,只是在百里城早市逛过两三次,凭借几段零零散散的印象就开始实践。
背后的金落听得入迷,“沈大哥果真是卖货奇才啊。”
一旁卖蔬菜的老妪突然转过身,欣喜的看着金落,指着沈玉说:“哎哟,金家小哥儿真是找了个好帮手啊,我就说嘛,卖货就得闯荡点,可不能害羞!”
第10章
金落虚心听劝,“婶婶教训的是,我就是一直依靠父亲习惯了,每次我们来早市卖货,我都是负责在旁边打杂的,从来没站在人前叫卖,总觉得……自己胆子小,抹不开面子。”
老妪拿起一捆韭菜丢进菜篮子里洗,一边摘韭菜一边夸,“明白就好!你这两头跟着这位小伙子学,肯定能学会。”
金落偏头望向那高挺的脊背,“那我可要珍惜他留在村子里的日子了。”
第一次摆摊的沈玉一开始还很新鲜,喊了将近一个时辰,也没人来闻讯,路过的人只要瞟了白米一眼,沈玉立马卖力推销。
——路人甲看了眼大米
——一脸忧虑的沈玉立马转换笑颜
——路人乙看了眼沈玉的脸
——沈玉立马从篮子里捧来一把米给他看
万变不离其宗,沈玉最后都会把卖白米这项任务刻在心底里。
就在他快要放弃的时候,终于是有一个顾客走过来。
男子看着摊子上摆放整齐的白米,沈玉满心期待地询问:“这位兄台需要多少斗啊?”
顾客打量了一眼,瞄了眼货架上张贴的用毛笔写的价格,犹豫地说道:“你这玩意儿太贵了,一斗米一百二十文实在是太贵了,能不能给我个合理的价格?”
好不容易来的客人,沈玉定然不会让他空手走。还好他读过几年私塾,嘴皮子功夫也数一数二。为了能卖出货,多说几句也不怎么。
沈玉听了,脸上微微一笑,拿出了久经早市的老练摊主的语气说,“兄台可能不知道,我这里的货物都是上等货,自古以来,有一句话叫做‘一文钱一分货,一千文一枚宝’。这是经过千百年的历史验证的智慧,你别看它们看似平凡,实则背后蕴含着无尽的价值。”
卖个白米,硬生生让沈玉成了文学大家,要不是顾客露出了疑惑的表情,他还能引经据典——讲讲白米的由来。
顾客摇了摇头,坚持道:“我就一个粗人,不太关心里面的价值。我就直接说了,这样的货不值这个价钱,我刚在旁边的粮油店看到了,一石一千一百文就能买到。而且人家是开了店铺的,货物质量比你这个小摊高多了。”
话音刚落,不知何时来的围观的人纷纷议论起来。
“哎呀,这个人说得对,我们买粮食可得货比三家呢,我们去他说的店铺逛逛吧!”
“就是!走!大家别在他们家买!”
“两个年轻人应该不经常来这趟街卖货的吧,估计卖完这一次以后就不来了。要是我们吃出毛病了,找谁说理去!!”
看着眼前的顾客们离去,沈玉心头火起,他对着众人大声喊道:“朋友们,请听我说!你们所看到的和听到的,只是表面的现象。我们都是自己种的,我们,不是,我老板也是弘一村本地人,我们家就在这不会跑的!!”
众人依旧朝着街道另一边走,而且越走越快。
沈玉哪见过这种阵仗,一个人站在原地看着一群人的背影。
“金落,你们卖货遇到的人都是这样的吗?”
第11章
金落一声叹息,又担心沈玉心里憋屈,牵起沈玉的衣袖往后扯,两个人的距离一下子缩短。
他压低声音。
声音小到别的摊主难以听到。
“这边的早市存在着不良竞争,这些人经常这么做,你就算揭穿他们,他们还会乐此不疲的搅和生意。久而久之,大家也就默许了。”他看着身旁压抑怒火的沈玉,心里明白他刚才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