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侠客独宠小夫郎(81)+番外
凑近一瞧,是平平无奇的翻出来的湿土。
一个老翁领着小孙女往前面走,碰巧看到沈玉在地里练剑。
还在追逐小蝴蝶的小孙女被闪烁的剑影吸引,走路的方向来了个转向,握着爷爷的手忽然松开,痴迷的朝帅气的哥哥走过去。
老翁马上追上去,这个宝贝丫头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回去不好向女儿交代。“哎!孙女!人家在种地呢,你别去捣乱啊。”
背后喊出来的声音惊得沈玉停下来,将剑负后,转身查看发生了啥情况。
是个鬼灵精怪的小丫头,沈玉见到小孩,身边的锋芒一下子收了起来,露出两颗虎牙,笑着看她说话。
女孩冲沈玉眨巴眨巴眼睛,突然加大声量,像是下了某种决心。
“哥哥,你在地里拿剑挥,可是不务正业的哟,这个时候得认真种地,不然冬天就会饿死呢。”
女孩天真的神色似乎将这句话背后的深意软化,收成不好,饿死冻死是常有的结局。
沈玉本想解释,自己已经把今天的活儿干完了,还收拾了木屋,不是玩物丧志。可是细想,小丫头说得对,很有道理。
老翁连忙拿了个果子塞到女孩嘴巴里,十分客气的哈腰冲他道歉,“沈少侠,我家孙女嘴巴太损,你别听她的。我这是在家被她奶奶训了,她奶奶骂我的话倒是让她学会了。哎,别的学不会,学大人骂人倒是特别快。”
“哈哈,原始如此,我才不会生孩子的气,你别看她小,心里是有主意的。”沈玉半蹲下来,看着小孙女肉乎乎的脸,心里萌生起一个不合时宜却合情合理的想法。
这样机灵的孩子,沈玉特别喜欢,如果有机会,要是有个这样的孩子也不错。
当然,还是要征求金落的意见。
沈玉调整成温柔的语气,一到哄孩子的时候,还真像是村子里亲切的哥哥。“哥哥呢觉得你说的特别对,以后你有力气了也要踏踏实实做事情。”
小女孩平视他,灵机一动,极其标准的拜了年,“哥哥新年好,虽然已经过了拜年的时候了,但是妈妈说过,向喜欢的长辈拜年是有礼节的小孩应该做的。”
老翁见孙女长大了,笑得合不拢嘴,临走前还问沈玉春耕的进展如何。沈玉说万事开头难,一个人没办法兼顾几件事,可两个人一起做事就不一样了。
回家里的路上,沈玉忽然想去村子里的书肆瞧瞧,不是他豁然开朗想要求学考取功名,而是最近几天种地有了心得。
种地可不是自己试各种方法,试错成本太高了,经验对于农民太重要了。
这个时候,科学的务农经验是难能可贵的,沈玉也不能总是去问邻居,万一遇到心眼坏的使坏故意告诉错误的方法,一年的努力就白费了。最好的办法也是最经济实惠的办法就是——买本书。
一本关于种田的通俗话著作的书卷,平时看看能解决不少现实问题。
他在岔路口站定几秒,“嗯,虽然我从小就不爱读书,但是这种教种地的书里肯定有图画,有图画我肯定不犯困。”
第65章
弘一村能继续营业的书肆就一家,村子里除了私塾里的学生和一些自学的学子,其他人压根就不登门,消费的人群差不多都固定了人数,能营业多年的书肆多半都是家有副业或是会来事,回头客多。
沈玉之前听金落提起过这家开了十余年的书肆,那时没当回事就没咋记住,现在回忆更是没半点印象,他打算边走边看,碰碰运气。
书肆不像是米面粮油店,在哪开都有人去逛,应该开在人流量大的中心街道,若是开在犄角旮旯,书肆定会十分冷清,架子上的书都得蒙上灰尘。
春日到,街头的人多了起来,叫卖声此起彼伏。书卷是文人墨客必背物品,这类店或许开在同一个街道,这样客人就能在一个街道买下学习和各类艺术所需的用品,便利了人们不少时间。
走过门口摆放瓜子炒货的商铺,来到一处十分幽静却狭窄的小巷。
沿着弘一村少见的鹅卵石铺就的小径往前走,走到尽头。放眼望去,满是文人气息。
眼前是一座矮小的拱桥,下方是清澈的小潭,潭水种有几条自在的锦鲤畅游。
沈玉在弘一村将近半年时间,从来没见过类似江南水乡的美景。春日的阳光也比冬日的太阳暖和一些,阳光透过微绿的树杈照射到地面。今日一见,眼睛都顾不上看,瞅瞅这个,又被另一处景色吸引。
小巷虽小,却具有独特韵味。这边的房子外墙还写着潇洒的草书和端庄的楷书,墨色随处可见,融入了独具一格的景色中。
稍远处传来一阵悦耳的琵琶声,忽急忽慢,让人猜不透。
他停下来,身子靠在桥边的围栏上,“不愧是书香气最浓的地方,还能听到琵琶声。”
“过两天带小落也来逛逛,他对水墨画颇感兴趣,这里肯定有卖文房四宝的店,一边买一边享受,啧,想想都美。”
顺着小道拐来拐去,终是走到了这家有两层小楼的书肆。店面典雅,看起来像是售卖正版书卷的卖家。
沈玉活这么大还没主动来过书肆,武学秘籍也都是师父亲自誊写给他的,不需要特意去买。
男子一脸苦相,心事重重的看着杯中的茶汤,“今天这茶真好啊,哎,可惜我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啊。去年进货的书一大半都积压在仓库里,买书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啊,也是,人们得先吃饱饭才有时间考虑精神上的满足。”坐在门口品茗的商家听到门口的脚步声,立刻把茶宠推到水槽上,“唰”一下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