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满城(106)

作者: 闲闲万春 阅读记录

荣茵不答,他又凑过去亲吻她的颈侧,一下一下:“昨夜我没回房是不是生气了?”等了半晌还是没听到她答话,陆听澜轻笑出声:“真生气了?”

荣茵暗自羞恼,谁生气了!说得自己好像深闺怨妇,他回不回来自己又能如何呢,左右这诺大的陆府都是他的,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自己也不过是一个在后宅仰望他鼻息过活的人。

“跟我说说话,阿茵。”陆听澜无奈,昨夜自己也不是故意不回来的,事情积攒了一堆,等他忙完天已拂晓,又到了上早朝的时间。今日在内阁批阅奏折时还一直在想她,怕她因为自己一夜未归而生气,进到院子看见正房灭了灯时才恍然她根本不在意,也不知是该笑还是该着恼。

荣茵躲开他的手将脸埋进被褥里,闷闷地道:“没有生气,七爷快睡吧,明日还要早起呢。”

“……好。”陆听澜沉默会儿翻了个身,面朝外睡了。

转眼立了秋,秋老虎也随之而来了,空气里热浪翻滚,屋子里放两个冰盆都消不了热气。荣茵坐在在楠木书桌后边整理苏先生递进来的账本。

忽听廊下有人说话,是张潇身边的大丫鬟端绣,几息之后陈妈妈进来禀告:“夫人,五夫人在水榭办荷花宴,请您过去呢。”

荣茵问:“都请了哪些人?”

陈妈妈笑道:“都在呢,连太夫人也在。”

琴棋书画荣茵就没有一样擅长的,也不知宴会上会不会吟诗作对。她看向窗外,日头正盛,阳光晃得人眼睛疼,实在是不想去,可一府的女眷都在,自己不去倒显得拿乔了。陈妈妈也劝道:“水榭那边凉快,夫人若热得受不住,小坐片刻借故回来就是。”

第64章 乞巧乞巧

荣茵换了身软烟罗的长衫出门,端绣还等在院中,见了她便屈身行礼。水榭那边已经热闹起来了,隐隐能听到飘过来的喧闹声。

水榭池塘里的荷花没有祠堂后面的多,但养了许多鲤鱼,不时有鱼跃出水面摇曳生姿,红的、金的、黑的与粉的、白的荷花相映成趣。湖心亭里置了七八张桌案,案上皆用红漆盘装了茶水点心和笔墨纸砚,笑闹声皆来自那里。陆老夫人坐在主位,陈氏、赵氏和张潇按次序而坐,各房的小辈坐在后一排,剩下一张空桌就是荣茵的位置,而她旁边则坐着扬莺时。

荣茵走近前,陆老夫人拉着她的手笑:“端绣去了那么久,我们还当你不肯来。”

张潇闻言懒懒地道:“天再热弟妹也不能整日

窝在踏雪居不动弹,再这样下去当心养成惫懒的性子,今日乞巧,出来来赏花吃茶才好。”

荣茵依次见礼,温和地笑笑:“天热,又擦了汗换身衣裳才出门的,让嫂嫂们久等了。”她嫁过来不过半月,陆府的事还有许多没有摸索透彻,每日除了请安就在踏雪居里理事,忙起来都忘了今夕何夕。

赵氏让她坐下,可惜地道:“你来晚了,方才杨小姐即兴赋诗一首,咏了满塘的荷花和锦鲤,羡煞人也,我什么时候也像她一样出口成章就好了,你三哥都要高看我一眼。”

陆三爷当年也是举人的功名在身,却在陆老夫人的的安排下娶了没怎么读过书的赵氏,心里一直颇有微词,后来纳了两个擅长琴棋书画的小官之女为妾。

“三夫人谬赞,不过是拙诗一首。”杨莺时以茶代酒,敬了赵氏一杯。

“诶,你可不能自谦,杨小姐的才名京城谁人不知?你那是拙诗的话,我们的就只能说是不堪入目了。不过……”张潇扫了眼荣茵,似笑非笑,“七弟妹书香门第出身,想来才情不在杨小姐之下,今日过节,不如你也给我们吟诗一首?”

杨莺时放下茶盏看向荣茵,盈盈一拜:“久闻大兴荣家书香门第,莺时不才,恳请七夫人不吝赐教。”

荣茵手不自觉握紧,环顾四周,众人都在等着自己,她舔舔干涩的唇,正准备如实告知自己不会作诗,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母亲好兴致,竟还办起了诗会!”

众人唬了一跳,朝青石小径看去,就见陆听澜穿着绯色朝服三两步跨进了湖心亭。二房的几个侄媳妇见了他忙起身福了福,荣茵的余光里见杨莺时也起身行礼,脸色微红,也不知是热气熏的还是羞的,她又看向陆听澜,他正往这边看过来,眼神柔和。

陆老夫人意外地道:“你今日回来得早!快去换了朝服再来,瞧把你几个侄媳妇都吓坏了。”

“今日内阁无事,便回来得早些。”陆听澜挨着荣茵坐下,端起荣茵未吃尽的茶盏一饮而尽。他从内阁出来就直接回了府,疾步回了踏雪居却不见她,问了陈妈妈又往水榭赶来,早已热得口干舌燥。

荣茵见他鬓角洇湿,大热的天还要穿着厚重的朝服上朝,也是很辛苦的吧,端起茶壶又给他续了一盏:“烫,您等会儿再喝。”一只烫人的大手从桌案下伸过来紧紧握住她的,荣茵抬头,迎上陆听澜柔和的目光,心奇怪地放松下来。

杨莺时坐在一旁将这幕看得清清楚楚,心中暗自生恨。那日书房陆听澜问她有何打算,她羞羞答答没敢将愿意给他做妾的想法说出来,只道等除服了再做打算。他听了便没有再追问,却将她带的糍粿拒了,说他的衣食住行自有夫人会为他打理。

真是可笑,荣茵怎么配做他的夫人!连一首诗都不会作。一股强烈的嫉妒萦绕心头,杨莺时移开眼:“大人来得正好,七夫人刚要为我们赋诗一首,您三元及第学问自是不一般,也一起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