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安第一绝色(5)

作者: 春风作笺 阅读记录

人丁兴旺,外面求职求事又多是饱读诗书,有备而来,祝贺巧话接连一个时辰都未聊断。

约莫过了一炷香,该见人了。崔老夫人牵起陈绾月的手,笑指下面正欢闹的一众女孩儿,领着她认亲。

“这是你大姊,绮罗,没别的就是腼腆,性子什么都好,就是嘴不甜。”

台下哄笑,崔老夫人也笑,绾月瞧了眼低头红脸却并无不悦之色的大姑娘,便也跟着轻轻一笑。

她留心看了一看。大姑娘眼睛细长,瞧过来时目光虽笑却不深,看身旁另一位明媚姑娘时倒与此不同。

应是觉得生,不熟吧。

“大姐姐。”绾月起身行了闺中礼。

韦绮罗淡淡扫她一眼,笑着点头。

大姑娘性子本就不算热络,故旁人也没在意。崔老夫人继续指给她认其他姊妹。

3

第3章

◎发火◎

“另一个是你三姊,明珠,别的无他,只是脾气大,平日里最惹人厌的,就是折腾我老人家陪她怼怼嘴儿。”

老太太说着说着,反倒自己先大笑起来。

本在急匆匆回韦绮罗什么话的小姑娘听见,先是一怔,见一众姑娘都掩唇好笑瞧过来,她也笑得直不起腰来,明媚的小脸儿通红。

“老太太可要分辨清楚了,到底哪位祖宗脾气大?哪回您老任性冬日里去钓鱼,发发雅兴,不是我这个惹人厌的风霜里陪您钓那冻傻了的扑棱棱小金鱼?”

这么一说,大家伙儿又哄堂大笑,老太太直呼可恶。韦家夫人卢氏适时出声训了三女儿两句,金钗步摇却也是笑得直晃。唯有老太太的孙媳妇杜氏还算端庄平静。

绾月目光不觉停下一瞬。她来韦府,多有杜姨妈的缘故。母亲有一亲姊妹,年少时从江南嫁来京城誉国府,母亲则是嫁去江南的将军府。那会儿杜府也是高门,并未没落。

只相距太远,两家极少有过来往。

后来前朝覆灭,先帝采纳奸臣所言,导致她父亲冤死战场,大将军府一夜倾倒,杜府也没能幸免。

她和母亲被迫逃亡在外,本想来京城投亲,然一路颠沛,意外频发,多有不测,常常事与愿违。

到最后连上京的盘费也无。

最重要的是,她们母子二人,是先帝所恨臣子的妻女,若是贸然进京投靠杜姨妈,只怕先帝连韦家也不会放过。

毕竟先帝重崔远韦,接连采纳崔老党系进言,先是害死忠臣,又不顾父子情,甚至将年仅十六的太子送去距离外族阵营最近的战场率军作战。

何况,据她所知,杜姨妈在韦家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而如今当年那位创造传奇的太子登基,崔韦形势逆转,崔氏党派失败,作为太子心腹的韦府也一路飞黄腾达。

巧在这位少年帝王,又极为敬重她父亲,建庙塑像。她的处境才好转起来,只是母亲却不在了。

陈绾月眼眶一红,忙将视线从杜姨妈那边移开。她在这世上的亲人,只有杜姨妈了。

她来时听闻,韦府二姑娘入宫为宠妃,老太太疼她非常,因再难见,苦苦想念。可巧她与二姑娘容貌有几分相似,杜姨妈就提了一句,说明她的来由。

老人家欢喜不胜,当下就直说要认她作孙女儿。

适逢誉公下朝回来,竟也毫无反对,点头应下老太太的“好生询问,不可勉强”,便让大儿子韦慎远去江南接她。

她一直以为,她能上京与唯一的亲人团聚,并摆脱饥寒交迫的困境,除了时机合适后杜姨妈的帮衬,是因自己与韦家二姑娘茯雪相貌相似。

“这是四姑娘,凝香,可是调皮。”

“四姐姐。”

老太太一一领着她见过,忽又提及远在宫中的二姑娘,韦茯雪。

陈绾月抬头瞧见,身旁紧紧握着她手的老太太露出慈祥笑容,对她说起:“二姑娘和大姑娘是一胎,她们姊妹俩都是在太华山山顶儿上那座庙里生的,只是却怪,她们姊妹俩可是天差地别的性子遭逢。”

绾月弯弯唇*,给了老太太回应,老人家很高兴,仿佛终于能解相思之苦,这会儿说起来,反成了一种子孙满堂的幸福。

这之后是崔老夫人私下对她悄声多言的。

老人家握着她手的力气更大了:“当年你卢奶奶去太华山求保子符,叫一座刻着‘降质为替’的石碑莫名惊动住了,说是瞧着心悸,当夜生下她们两姊妹。”

“为感念佛祖照耀,请方丈起名,大的叫了绮罗,轮到你二姊,那方丈念了声阿弥陀佛。”

陈绾月年纪正小,喜欢听老人家说故事,许是也瞧出来,崔老夫人本就有意哄漂亮可爱的小人儿开心,拉近距离,便卖了会儿关子。

直到绾月悟出来,把水灵灵的漂亮眼睛一弯,抱着崔老夫人的胳膊甜甜唤了声“祖母~”,崔老夫人才笑开怀,一边亲她脸颊,一边揽着她继续讲下去。

“那和尚说,‘千年不见有在此诞生的婴孩,芙蓉花开了,水仙花也开了,更奇的是,池塘里的莲花也开得极好’。”崔老夫人眼神加深,显得若有所思。

陈绾月未经历过,更觉奇怪:“祖母方才说太华山山顶,可太华山那么高,怎会有芙蓉花、水仙花、莲花呢?”

崔老夫人低头瞧她一眼,拍拍绾月的肩膀,笑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祖母便是抱着这样的念想,听那和尚念了两句诗。”

“什么诗?”

崔老夫人张嘴欲说什么,忽地一滞,突然问起另一个事儿来:“咱们绾月可有小名儿?”

上一篇: 含芷念 下一篇: 那个权臣他想篡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