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那个权臣他想篡位(73)+番外

作者: 空谢荼蘼 阅读记录

“所以你这中书令朕用得很安心,谢家的几位目前都是盛年,很难激流勇退,再者朕也的确倚重谢翼。”

崔望熙自然能理解她对谢家的复杂情感,看着地毯上的泠泠月华,语气却是轻松:“上一任家主被我送去颐养天年后,崔家的小辈们就自由多了。”

“不过有的自由过了头......”他哼了一声,“都自由到圣人面前去了——红袖添香,好不风雅。”

“你是说那位崔......”宋撄宁没能想起来他族弟的名字,只好道:“那位礼部书令史?”

“崔相既然羡慕他,今晚便来书房给朕研墨吧。”

“求之不得。”

“这又是个好差事了?”宋撄宁放下玉著,转过头去看窗外的景致。

冷月如霜,大明宫的琉璃瓦闪着暗光,屋檐上似有水光流泻,莫名有几分凄凉。

“怪不得那些文人常易即景伤情,朕见秋月,也觉心哀。”

“圣人富有天下,岂有伤情之理?”

宋撄宁头脑有些昏,她慢慢走到屏风前,指尖抚摸过被细细描绘的山川河流,“天下之大,又岂止一个大邺呢?河西之西有突厥,突厥之外,还有许多朕叫不上名字的土地。”

崔望熙站在她身后,轻轻覆上她的手,将虚空中的万物一点点聚拢于手心。

“天下之大,也不过掌中江山,撄宁,你还年轻,往后有无尽的岁月。”

感受到他的期许,宋撄宁没说话,手腕一翻,与他十指相扣。

......

长昭元年的第一场雪,在临近元旦的前三天,骤然降临。

彼时宋撄宁正在半梦半醒间,忽有簌簌的细碎声响遥遥传来,她撩开床幔,透过重重纱帘,觉得外面似乎比以往要亮些。

睡意渐渐散去,她掀开羽被下床,取了件厚重的狐裘披上,透过窗前的卷帘,看到殿外一片白茫茫。

宫阙深深,此刻蒙上莹莹之光。

宋撄宁静静赏着雪,看它越来越大,纷纷扬扬。

这是她正式成为这个王朝的主人以来,所见的第一场雪。

她默默回想一番,与在东宫承恩殿看雪时,心境已全然不同了。

从前欣喜不已,现在却不免要忧心百姓的取暖衣服可充足,食物可够过冬?

好在户部和司农寺都早早储备了物品,若是遇上了什么难得一见的雪灾,也可有个应对。

而崔府里,亦有人听雪起身,推门而出。

院子里的白梅开了,冷香拂面而来,他独自撑着伞,怀里抱了个小瓷罐,崔颢想要跟着,被他拒绝了。

记得那时宋撄宁夸赞他泡的白梅花茶滋味很好,今年初雪,他便早早来收梅花。

此茶不仅工序繁琐,所选的梅花也是最为完整纯净的,不容有一点瑕疵。

他抖了抖枝头的积雪,选了几枚摘下,对着月色打量一番,小心收好,低眸间忽然听到一丝有别于雪落的声响。

崔望熙不动声色地将手中瓷罐握紧,佯装无事。

黑暗之中,弓弦缓缓绷紧,利箭寒光一闪,从后方的枯枝中射出!

崔望熙立刻闪身,瓷罐脱手,直直与箭锋相撞,在半空中四分五裂,白梅散了一地,巨大的响动吸引了在远处护卫的崔颢的注意。

“公子!”他高呼一声,“您怎么样了?”

崔望熙冷静道:“我无妨。”

那人见一击不成,知晓良机已错失,当即跳上墙壁,消失在视野中。

崔府的隐卫正要追去,被崔望熙制止。

“不必了。”他的声音冷冽无比,“此人对崔府极其熟悉......今夜有谁不在?”

崔颢回答道:“除了崔岐前几日腿受了伤,回家休养了,其余人都在。”

崔望熙凝着地上的梅花,摇摇头:“不会是崔岐。”

刚刚那人身手敏捷,哪里是腿有伤的模样?

何况崔岐陪伴他十几载,是属下,也更是朋友。

“再去筛查一遍,崔岐那里,也派人去一趟,确认一下。”

他回屋找来了新的瓷罐,穿行在花枝里,肩头落了一层薄薄的雪,破碎的瓷片藏在银白之中,泛着冷光。

第45章 折梅

◎“陛下喜欢吗?”◎

直到收了满满一罐花朵后,崔望熙才返回屋中,此刻清晨拂晓,云雾厚重,他换了衣服,准备入宫早朝。

昨夜的事并未对他造成丝毫影响。

近来不少宗亲和地方重臣已入京畿,为了朝贺提早做准备,人多杂乱,王寒英和霍昇他们忙得不可开交。

刺客,会与谁有关呢?

在府上来去自如,熟悉护卫布置,熟悉他的习惯。

太极殿上正为元旦那日的安排做着最后的商议,崔望熙不参与此事,抽空悄悄瞥了一眼座上的宋撄宁,见她眼下似是浮了一层白色,不仔细看很难觉察出。

她没睡好吗?拿脂粉盖住了乌青。

崔望熙暗自一笑,初雪之夜,她大概也耐不住的,只是可别冻坏了身子。

忽而转念一想,紫宸殿地底的凹道应该烧得很旺,帝王寝殿,哪有让圣人受寒的道理。

他的担忧实在多余。

一旁的礼部和太常寺终于商讨完,得到宋撄宁的首肯夸赞,欣喜不已,直呼什么“陛下圣明”。

他再度抬头,蓦地与帝王四目相对,下一瞬,崔望熙看见端庄沉静的女帝,朝他弯了弯眼睛,又快速恢复了面无表情的模样。

仿佛刚刚发生的一切是错觉。

崔望熙一直凝着她,也不见她搭理了。

宋撄宁逗完他,又跟兵部叮嘱了几句,便让内侍宣布了退朝。

上一篇: 含芷念 下一篇: 少年帝后老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