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权臣他想篡位(76)+番外
幸好一切顺利,并未出现什么意外。
默默估算着接下来的流程,大宴之后,去一趟政事堂,今日便算结束了。
随意尝了几口卖相精致的菜肴,下方便传来了一声“圣人”。
宋撄宁循声看去,果然,崔望熙的身影站在殿中,他遥遥举杯,“愿大邺海晏河清,圣人诸事安康。”
他竟还真抢了先,记下了她那日的话。
“借崔中书吉言。”宋撄宁仰头把酒饮尽,看着席上蠢蠢欲动地朝臣们,暗自苦笑。
舞池彩带飘飞,时下人们爱胡旋舞,宋撄宁无心欣赏,醉醺醺地撑着头,符染悄悄送了醒酒汤来,她才感觉耳目清明了不少。
朝一旁的宫人招招手,指着案上的酒壶道:“去给蓬莱殿送些吧,叫他多出去走走,朕不拘着他。”
暮云低垂,雪色莹莹,宋撄宁带着满满一箱赤金贺岁帖,慢悠悠地去往政事堂,帖子上是御笔亲书“普天同庆”,以昭示君恩。
屋内的众人正闲聊着什么话,难得没有像往日一样争得脸红,宋撄宁落座后,开始一一给她的臣子们发贺岁帖,崔望熙,傅善平,卢桓,谢翼......
一派其乐融融之时,傅善平忽然盯着崔望熙身后,神色迟疑。
“崔中书的属下,怎么......”他皱了皱眉,“举止颇有些——”
崔望熙立刻转头看向崔岐,只见他面露慌张,袖子微微鼓起,下一瞬,厚厚的一沓书信散落地上,其中几份顺着崔望熙肩头滑到他面前的桌案,又似翩舞的蝴蝶,飞落中央。
众人心神一凛,定定地看着眼前变故,不敢出声。
崔望熙默默阖上眼,刹那,已全然明白。
这是许久之前,本应被销毁的,他与霍昇等人的信件。
崔岐一直私下收着,只待良机。
为什么宋撄宁和他会在那个杂耍摊出事,为什么巡幸之时,猎苑埋藏了刺客,为什么崔岐知晓宋撄宁不曾因遇袭而责罚他,言语间颇为怪异。
他犹记得,计划着要陪撄宁逛街前,特意让崔岐去打听了一番,盼着撄宁能开心,平祥街的杂耍摊,也是崔岐告知的。
以及为什么......初雪之夜,那个刺客如此熟悉崔府。
甚至还有梦中,军机为何莫名泄露,延误了回京的时间,导致了撄宁出事。
他算无遗策,却独独忽略了身边的人——这个陪伴他十数年,一起读书长大的伙伴。
是无话不谈并肩作战,也是背后一刀暗箭难防。
来自最信任之人的绝杀,令他无路可退,鲜血淋漓。
政事堂内寂静无声,空气似乎凝滞住,众人预感到状况不对,心跳得飞快。
最终,傅善平缓缓走来,弯腰捡起了地上的书信,展开,细读。
宋撄宁看着眼前的变故,想到崔望熙所说,身边那个一直没找出的叛徒,原来如此。
她的指尖深深掐入掌心,细细密密的疼痛提醒了她。
这件事,该如何收场?
众目睽睽之下,铁证如山,不仅是崔望熙,连带着霍昇,她都无法保下,
傅善平的眉头紧紧拧起,感到巨大的震惊,他难以置信,继而捡起第二封、第三封......
“崔中书,你没什么要解释的吗?”他的声音冷然,带着无边的怒火。
信中一字一句,皆是对座上君主的忤逆与背弃,还提到了崔家和陇右的重重布置准备,令人胆战心惊。
一朝中书令,居然谋划着篡位夺权,统御天下?
几步之外,谢翼也接过几张信纸,堂中的目光尽数落在崔望熙身上。
“崔相。”宋撄宁深吸一口气,“此事可有误会?”
他才思敏捷,聪慧冷静,应该能有话应对吧?
傅善平当即喝道:“岂有误会之说?证物在此,其上更是崔中书的笔迹,谁人不识?陛下仁慈,才叫这样的不忠不义之臣还能坐在这!”
此言一出,宋撄宁便知今日已经陷入无可挽回的境地,但仍是抬手制止傅善平,再问了一遍。
“崔相,朕允你解释。”
允你喊冤叫屈,推卸罪责。
崔望熙迎着她满含焦急的眼神,一步步走来,掀起衣摆跪下,“臣,听凭圣人发落。”
“崔——”宋撄宁看着他跪在面前的身影,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崔望熙,你一句都不解释?”
他张了张口,声音如同被堵在喉间,酸涩低哑,一字一句重复道:“听凭圣人发落。”
证据当前,众人都一一看在眼中......何况,他的的确确做过此事,的确有过不臣之心,的确,曾图谋着那张至高无上的帝王宝座。
撄宁温柔善良,怜惜他的才华,只是如今,终有一报,若是今日力保他,要面对的是整个政事堂的不满与施压,他不能再让撄宁为难。
也是他百密一疏,没有察觉崔岐的反心,不过要牵扯霍昇,也算对他不住了。
宋撄宁疲惫地撑着扶手,轻声下令:“崔中书、霍将军,暂行停职下狱,中书省事务,交由傅相与卢舍人处理。宗茗,三司定罪之前,莫要苛待他们。”
宗茗遥遥施礼:“臣明白。”
她伸手指着后方一直没有开口的崔岐:“背主之人,让给何毓去审,别叫他死了。”
“这件事尚未明了——”宋撄宁环视一周,沉声道:“朕不愿听到任何一句有关的流言蜚语,若要朕知道有人借此生事,休怪朕不念君臣之情。”
众人连忙离座跪好:“臣等遵旨。”
刑部的人前来带走崔望熙,离开时,他步伐平稳,仪态端方,风雪之中,崔望熙蓦然停下,一枚雪花柔柔地飘在长睫上,又倏忽间化为晶亮的水痕,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