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火书(152)
他想到这儿不由暗骂自己是驴脑子,立刻折返回去,然而待他再度推开方家大门,里头却是静悄悄一片,王大人带着一众官差,小心翼翼地穿过长廊来到先前的院子,却发现,不论是不久前现身的判官还是他们带来的姑娘竟都不见了,只留下曹野与他那三位侍从昏在院中,身旁,还遗落着一把宝剑。
王大人见状大惊失色,赶忙去屋内检查,也还好,方文孝还活着,而此时,他手下医官唤醒了曹野,却见他迷迷糊糊,口中问道:“刚刚……发生了何事?”
一问之下,原来,曹野让他们找回的姑娘竟是十年前天罗的鬼童,而那来的判官,更是神火将军阮云夷过去的副将尉风,他们先前虽一直呆在城中,但显然,这两人的真身都并非是人。
王大人在楚州为官多年,自是知道,十年前,阮云夷平乱时求的是斩草除根,即便是年幼的孩童也不会放过,尽数死在了平乱军的刀枪之下。
至于那尉风,早在阮云夷平乱路上便战死了,此事是阮云夷亲口认定,天下百姓人尽皆知,更是做不得假。
换言之,先前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两个早该死去之人,他们现身在楚州城中不为别的,只为要将死灰复燃的天罗彻底消灭。
而曹野作为朝廷命官,一开始自是不信二人已死,还与他们理论,结果一言不合,带的侍从便被打成了重伤,而曹野不服,直到昏倒前都还在据理力争,称纵然方文孝盲信天罗草菅人命有罪,但还是应该要将此人交给官府,否则一旦没了人证,岂非之后天罗还能继续妖言惑众?
如此,最终方文孝才捡回了一条命,而曹野他们也并未受伤,只是眼前一花便昏了过去,也不知那两人到底去了哪里,只知,尉风留下了一把剑,而那把剑正是神火将军阮云夷丢失已久的佩剑——惊鸿。
可想而知,胆子甚小的王大人听完更是一阵后怕,毕竟,那二人都是因天罗而死,必是恨毒了天罗,如今十年过去,天罗就在他眼皮子底下死灰复燃,若是那判官真的计较,只怕他也活不成了。
惶恐之余,王大人赶紧将此事善后全包揽下来,称这一回一定会将天罗连根拔起,之后,便将曹野等人送回了客栈,还特意换了最好的上房,让受伤的勾娘好好休息。
而等这一切了了,已经过了丑时,曹野听着官差的马蹄声远去,终是轻声道:“出来吧。”
一瞬间,房梁上便有人跳了下来,正是尉风,而他拉开衣橱,将火丫从里头抱了出来。
一想到最后,竟是曹野帮他们瞒天过海,尉风的心情便十分复杂,皱眉道:“不是说鬼神之说不分彼此,若信了判官舌便会信天罗吗?你如今如此糊弄他们岂非也是叫他们越陷越深?”
这时,孔雀和南天烛也推门而入,听到这一句孔雀不由得翻了个白眼:“大哥,不这么说如何能保住你们?能不能有点感激之心?”
“我没想让他帮我。”
面对曹野,尉风实在是没法有好脸色,看着曹野冷冷道:“你最好先讲清楚,七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
“自然,我说过,这一次我不会有所隐瞒。”
曹野坐在勾娘床边看着她惨白的脸,好在没有要醒来的征兆。
接下来他要说的话,曹野确实不太想让勾娘听见。
房中的火烛摇曳,深吸口气,曹野开始慢慢说起那段他一直不愿回想,也不想面对的回忆。
七年前,阮云夷因平乱有功被封为神火将军后便一直在京师养伤。
他那一回伤得极重,因为阮云夷在平乱之初便剿灭了位于楚州的天罗教老巢,以至于那些教徒恨他入骨,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阮云夷在追击这些天罗余孽时屡屡遭人偷袭暗算,非但折损了副将尉风,更是丢失了佩剑惊鸿,最后,他因身中毒箭昏迷不醒,不得不回到京师,虽是受了封赏,但实际,在那些赏赐送到阮府时,阮云夷甚至还卧在榻上,动弹不得。
神火将军的名号叫来威风,但是这天底下又有几个人知道,阮云夷为此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作为为数不多知道阮云夷伤势的人,曹野那段时日三天两头就往阮府跑,带去的补品堆成了小山,阮云夷也是拿他没办法,只能全数收下,然后,再拉着他与裴深一起吃。
就这样养了快有一年,阮云夷身上的皮肉伤自是早已好透了,但麻烦的是,那一回他遭人偷袭中的是毒箭,哪怕中箭当下就将那整块肉都剜了下来,但到底还是迟了一步,部分余毒已经入了血脉,虽不致死,也可以靠着吃药慢慢排毒,但那一年里,阮云夷还是在曹野眼皮子底下生生瘦了一圈,拿兵器时更是偶有手抖,导致从不失手的阮云夷也偶尔会射歪箭靶。
本来,若是能再修养个一年半载,待到体内余毒排尽,阮云夷便能回到全盛的状态。
只可惜,就在这时,北境传来了灰鹞岭失守的消息。
在阮云夷的二哥战死后,阮云夷身为阮家的最后一个儿子,从兄长手里接过重担,年纪轻轻做了辽州总兵,常年镇守北境,防的,就是乌梁自此入关。
然而,当年那场楚州的天罗之乱却来得突然,神启帝震怒之余连着派了数人前往平乱,都未能彻底终结楚州的乱子,无奈之下,只能将阮云夷从北境调回平乱,谁料想,阮云夷却因此受了重伤,而趁着他在京师养伤,北境边防空虚,乌梁率兵偷袭灰鹞岭,竟是一举得手。
消息传回京师,阮云夷心急如焚,他生怕再重蹈当年辽州之战的覆辙,致使他爹娘好不容易守住的辽州失守,本想要立刻请兵回到北境,但却不想祸不单行,还未等京师这边商量出一个夺回失地的对策,京城竟又突发了天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