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赘意(165)+番外

作者: 年可 阅读记录

晋舒意躬身挡着雨进去,本是几步路的距离,也没什么雨点儿留下,她却忙忙碌碌扫完衣襟甩衣袖的,没个止歇。

门边人只是瞧着,片刻道:“既是死士,那女子便不会当真是余家的女儿,她受命来此,为的是看着守陵人,我去村民家里看看,没有她在,总能问出东西来。”

晋舒意巴不得他赶紧离开,自是点头点得殷勤。

那人似是被噎住,面色不好,却到底没继续。

见他转身,晋舒意才想起来过去取下墙上挂着的斗笠:“下雨了,你挡着点。”

“……”男人转头,被她一斗笠又给按了下去,瞧不清最后是何表情出的门。

隔壁屋里阿七腿软得厉害,他离床八丈远都嫌不够,恨不得虬在玄枵身上。

玄枵倒是想一手刀把人给敲晕了,奈何这是院子里唯一会做饭的了,晋大小姐和主子总是要吃饭的,所以他也只能是带劝着:“没事,下边地道很长,离床还有好大一截,进了山的,哪座山里不埋点人?”

不说还好,一说,阿七觉得这三处环山的地方更是阴气森森了。

他差点跪下。

还是重新回来的人叫他转移了注意力。

晋舒意进去,她先是对阿七道:“落雨了,我见灶间还有油布,阿七,你去盖上吧,再迟些时候怕是火都生不了。”

七一愣,这才发现方才哭嚷得热闹,竟是连何时落的雨都不晓。

他抹了一把脸,秋雨伴着雷,免不得连绵数日,小姐话说得在理,便是再害怕,也得先保证吃喝,不然没被鬼吓死就先饿死了。

“我这就是去!”

他耸了耸鼻子,脚步还是有些虚浮,不过见得自家小姐一脸的沉静,他也稍稍安下心来,径直往灶间去。

玄枵只觉这是救命来的,不禁迎上:“小姐,殿下呢?”

“他去村民家了。”

说罢,她回头看向倒在一处的二人。

“哦,怕他们起坏心,还是先叫他们晕着才是,”说着,玄枵才又问,“小姐是想审问?”

“这姑娘不惜连有身孕的事情都暴露出来,可见是能说的都说了,至于其他,她不会现在开口的。只有留着底牌,她才能跟我们谈判,她想保住孩子和爱人。”

“委实天真。这儿是宜王母妃的墓,无论建墓的人是谁,待出去后,陛下都要严查,更何况,这里还有几条无辜人命。”玄枵道。

话说得不错,这墓主身份特殊,建墓之人更是胆大包天,便是他们姑且放过,等到出去之后,也是难逃一死。

叹息一声,她蹲身下去:“玄枵,你们暗门应是擅长识人断面的,你看这女子多大年纪?”

“二十七八吧?”玄枵道,“怎么?”

二十七八,与她判断的差不多。

“死士,一般是什么时候开始培养的?”

玄枵想了想:“一般都是选择孤儿,从小就带回开始培养,是以跟主子的感情是最为深厚的,基本是为了追随效忠可以自愿赴死。”

“按墓碑时间看,也就是承平五十七年起,此女就已经在此地看着守陵人了。”

玄枵不明所以,但还是点点头:“对,宜王若是不反,宜妃死后也是要入皇陵的,这守陵人自是正儿八经选出来的,像这里的村民那种,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想必是建墓的人不想委屈了宜妃,所以想给她本该有的待遇吧。只是毕竟都是为了钱帛而来的人,可能要他们守谁的陵都不知道,是以此女才会在此地看着他们。”

“守陵人大多世代守护,因而这村子如今看着不过几户人家,待再过些年头,也就能壮大起来,到时候可不是如同皇陵一般,世世代代有人守着。”

这声音是从外边传来的,玄枵站直了些:“殿下。”

晋舒意也看过去,男人身上落了雨,带着潮气,他先是解了斗笠而后甩了甩衣袖。

玄枵立刻道:“这秋雨凉,属下去烧水再拿件干净衣裳来,殿下好换换。”

淮砚辞不在意挥挥手,没等玄枵出去便已经径自过去坐下。

晋舒意看他:“你可问出什么?”

“这儿一共不过四户人家,除了余家是两个年纪大些的,另三户人家可都是有新妇的。”

“什么意思?”

“意思是,那些所谓跳崖的女子,恐怕不是跳崖,不过是被瘴气害了精神隐入山里,再由这猎户用了什么方式带了回来。”

“何以见得?”

“据她们几人所言,都不记得自己是怎么来的,只记得醒来时候在山脚又或是在水边,被猎户捡了回去带进了村子,后来就住了下来。”

晋舒意终于听明白了:“你是说,她们不过是这建墓人想要守陵人世代在此而选中的工具?”

“不然,为何来此借宿的都是女子?”淮砚辞道,“荒郊野林,怎么偏偏每次都是女子孤身来此,又因为住了这屋子跳崖寻死?”

晋舒意霍得去看晕着的女子,气愤得捏拳。

“想必那些女子会进这村子,同这个女人脱不开干系,也不知道是是使了什么手段把人引了过来。我们此番算是不请自来,村民不知,还当是老样子,不然也不会这般热情。”淮砚辞呵了一声,“他们,可不淳朴。”

是了,如果淮砚辞所言非虚,那就是全村人都曾见过那些女子的,见过,却还能在猎户带回来的时候装作不知地留在家中,娶回来做媳妇,可见根本就是一伙的!

他们过来借宿那日,他们也根本不是好心前来相劝提醒,分明是提前下了心理暗示,好叫他们先行在心里升起了害怕,好为后边此女动手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