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赘意(232)+番外

作者: 年可 阅读记录

“当日,臣妾亦在现场,与陶柏业擦身而过,听得只言片语,只是未曾当回事。后来在宫宴上瞧见的时候,便已经是寒砺了,可怜陶大公子从此就被投入暗无天日的大牢,说不出话也没了脸。臣妾所言句句属实,陶家之所以相信他能考出成绩来,全因此前陶柏业的次次课业,皆是陶大小姐所作,至于陶柏业自己的文章如何,密道如何,陛下一查便知,陶大小姐可作证。至于密道地图,想必陶大小姐已经交给了少师夫人带来。”

如此,无一人不震惊,便是御史大人林彧也没了声响,似是根本没能听明白场间人在说什么。

最后,他颤着声音问:“你们一个是枕边人,一个是亲女,可知一旦方才所言为虚,当是何罪?”

“谢过林大人,舒意知道。”晋舒意颔首,只又看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可若我母死于父手,身为女儿,自该大义灭亲。”

陶秋临应声出列,从怀中掏出地图。

“去查。”皇帝下令。

宫人领命而出,却听一道爆笑声起。

众人惊惧瞧向发出声响的人,任徵伸手一抓,却是将缚住他的禁军一掐,直接叫其命丧当场,紧接着,他夺刀而起,直直朝着台上袭去。

“啊!!!!!!!!!”

女眷尖叫,任徵不愧是镇国侯,这名头并非虚名,他以一敌三,直接掀翻了原本围住他的禁军。

“拦住他!”禁军应声挡在他面前。

不想任徵却是突然转首,待晋舒意反应过来的时候,原本立在一侧的小太子便已经被他扣在了手中。

整个场中顿时乱作一团。

寒崇落在任徵手中,小小的身子不稳,几乎是整个被身后人拖着走。

淮砚辞持刀对峙:“侯爷,本王劝你想清楚。”

“本侯想得很清楚。”任徵锢住寒崇,只是笑,却并没有方才的着急证明,他步步往往台上退去,叫底下人都能瞧见他,却在身后禁军要近前时再次用刀锋逼近太子脖颈,叫无人敢动,“你们以为,今日揭发了本侯又能如何?本侯不若再告诉你们,那密道里还有无数死去的蝼蚁,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知道的人,都得死。”

罢了,他昂首:“你们,也得死。”

晋舒意直直盯向他怀中的小太子,千算万算,却是没算到任徵竟会对寒崇下手。

明明已经有那么多禁军将他困住,怎会如此——

下一刻,被掐住的小太子也望向她。

“我、不、怕。”无声的三个字。

晋舒意牢牢盯着小太子的唇,瞬间红了眼:“任徵,你放了太子!让我替他。”

“舒意,你真是蠢到家了,怎么会比你娘还蠢?你们都想同本侯做生意,她以为本侯会让她带着本侯的秘密离开,你如今又以为本侯会同你交换,哈哈哈哈哈,”任徵哪里还有半分平日的慈父模样,只冲她道,“这个世界上只有等价交换,你与太子,本侯知道怎么选。”

接着,他厉声道:“今日城中百姓与太子性命皆在我手,还请陛下定夺。”

无人动作,包括帝后,莫皇后

死死咬住了嘴唇。

“本侯再说一遍,请陛下定夺!”

这一声,刀已见血。

莫皇后终是哭出声来,她死死揪住了皇帝:“陛下!”

“去,”终于,皇帝沉声,他微微沉下气去,才得继续,“告诉周将军,开城门。”

“陛下!!!!!”林御史大喊一声,声嘶力竭,却也只得帝王一个挥手。

半个时辰不到,声声马蹄声逼近,场中大半已然瘫坐下去,抽泣声不止。

任徵道:“现在归顺者,可不杀。与本侯曾有助益者,亦可留全家老小性命,本侯可忘记方才身处囹圄之时你们的沉默,本侯数五个数,别动!”

他耳听目明,只是偏头,便叫禁军全数停下。

整个现场人等跟着一颤。

叫停了要上来解救太子的人,他开始倒数:“五——四——”

与此同时,沉重的马蹄声更是近了。

“我!侯爷!求宜王和侯爷不杀!”有人扑身而出。

“很好,不杀。三——”

“求宜王与侯爷不杀!”

“求不杀!”

如此,接二连三有十来人携家眷伏地。

晋舒意扭身,发现全是近期淮砚辞查出与任徵有染之人。

“二——”

无人再动。

“很好,你们很有骨气。”任徵冷哼,“一——”

正当时,一人身骑高马进得场中,此人脸上带着可怖的刀疤,虽是比那日的陶大公子好上一些,却也叫人生惧,加之其身后列阵,更是渗人。

任徵却是眼睛一亮:“微臣,拜见宜王殿下!恭迎宜王回京!”

马上之人看着他,又周了一圈场中众人。

无人敢对视,那目光只顿在淮砚辞面上一瞬就移开,最后还是落点在任徵身上。

瞧见他怀中的太子,寒砺拉着缰绳遥遥相对:“本王今日入京,乃是为了清君侧,侯爷这是作何?”

任徵却是早已喜不自胜,他高声道:“昱王淮砚辞携王妃妖言惑众,颠倒黑白,意谋篡国,还请宜王殿下做主!清君之侧,请君禅位!”

“自是应当,侯爷辛苦了,”寒砺一笑,他抬手,“既如此,众将听令!”

“在!”军号声震得又是几人跌坐。

“镇国侯任徵,挟太子以令,为祸百姓,引天生异象,荧惑守心,今日,本王便替天行道,诛之。”

“是!”

如此,大军往前,任徵震得差点手抖,他身子一动往前一步,寒崇被带得往后又是一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