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妞是个初中生(133)
接下来的几天,杨筱彤开始有意识地观察李清雅的学习方法。她发现李清雅上课时几乎从不走神,眼神始终跟随着老师,偶尔在笔记本上记下关键点,而不是像大多数同学那样拼命抄板书。更神奇的是,李清雅似乎总能预判老师要讲的内容,提前在脑海中构建知识框架。
周三的英语课上,杨筱彤再一次被深深地震撼到了。当老师要求大家快速阅读一篇关于人工智能的文章,并在短时间内回答相关问题时,杨筱彤还在那里艰难地查着词典,试图理解那些生僻的单词,而坐在她旁边的李清雅却已经风驰电掣般地完成了所有的题目,甚至还有余暇在笔记本上画了一个精美的思维导图。
“你怎么读得这么快啊?”课间休息时,杨筱彤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向李清雅发问。
李清雅微微一笑,把自己的笔记本轻轻一转,展示给杨筱彤看,然后耐心地解释道:“我一般会先看一下题目和文章的首尾段,这样就能大致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主要观点。然后,我会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中的细节部分,这样不仅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找到答案,而且效率也会高很多哦。”
说着,李清雅用手指了指她画的思维导图,继续说道:“最后,我会把文章中的信息进行结构化整理,这样一来,记忆和理解都会变得更加容易呢。”
杨筱彤盯着那幅精致的思维导图,突然感到一阵自卑。她从来都是逐字逐句地死磕,效率低下不说,还常常抓不住重点。难怪她的成绩一直上不去。
“要不要我教你这种方法?”李清雅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真的可以吗?”杨筱彤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当然,”李清雅笑了,“其实这些技巧都不难,关键是要有意识地去运用。”
那天放学后,教室里的人都陆陆续续地离开了,只剩下李清雅和杨筱彤两个人。杨筱彤有些不好意思地看着李清雅,因为她知道李清雅是个学霸,而自己的成绩却很一般。
李清雅似乎看出了杨筱彤的心思,她微笑着说:“没关系的,我们一起学习吧。”杨筱彤感激地点点头,于是两人便开始了一场关于学习方法的交流。
李清雅首先向杨筱彤介绍了如何高效记笔记。她说:“记笔记不仅仅是把老师讲的内容抄下来,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和总结。你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来标记重点和难点,这样复习的时候会更加清晰。”杨筱彤认真地听着,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李清雅都耐心地解答。
接着,李清雅又讲了如何制定复习计划。她建议杨筱彤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和考试时间来安排复习进度,并且要合理分配时间,不能偏科。杨筱彤觉得这些方法都很实用,她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要这样去学习。
最后,李清雅强调了自我测试的重要性。她说:“通过自我测试,你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可以做一些练习题或者模拟试卷,看看自己的掌握情况。”杨筱彤听后,觉得这种方法很新颖,她决定以后也要尝试一下。
“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的学习节奏,”李清雅总结道,“每个人的生物钟都不一样,有人早上效率高,有人晚上记得牢。你要找到最适合你的时间段和方式,这样学习起来才会更轻松、更有效率。”
回家的路上,杨筱彤的脑海里一直回荡着李清雅的话。她从未如此认真地思考过“如何学习”这个问题,以前她只是机械地完成作业,考前临时抱佛脚。现在她才明白,原来学习也是有方法的,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能够事半功倍。
晚饭时,妈妈张佳慧注意到女儿的异常:“二妞,今天怎么这么安静?学校有什么事吗?”
“没什么,就是...”杨筱彤犹豫了一下,“我们换了座位,我和班里的第三名坐一起。”
“李清雅?”姐姐杨筱菡从饭碗里抬起头,“那可是真正的学霸,据说已经被保送实验中学高中部的名额预定了。”
爸爸杨凯放下筷子:“那很好啊,近朱者赤,多向优秀同学学习。”
“她今天教了我很多学习方法,”杨筱彤小声说,“我以前从来不知道学习还有这么多技巧。”
张佳慧的眼睛亮了起来:“真的吗?那太好了!”
“她人特别好,一点架子都没有。”杨筱彤的声音渐渐变得兴奋,“她教我怎么高效阅读,怎么做思维导图,还说周末可以一起复习物理...”
杨筱菡笑着揉了揉妹妹的头发:“看来我们家筱彤遇到贵人了。”
晚上躺在床上,杨筱彤回想着这几天的经历。她突然意识到,自己以前对“学霸”有着刻板印象,认为他们都是书呆子或者傲慢的天才。但李清雅完全不同——她聪明却不炫耀,优秀却乐于分享。
第二天物理课上,杨筱彤尝试运用李清雅教的方法。当老师讲解牛顿第一定律时,她没有盲目抄写板书,而是先听完整段解释,再用自己的话总结要点,最后记下关键公式。神奇的是,这样下来她居然理解了往常觉得晦涩难懂的概念。
“做得不错。”李清雅瞥了一眼她的笔记,小声称赞道。
杨筱彤的心中仿佛有一股温暖的泉水在流淌,这股暖流让她感到无比舒适和愉悦。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在学习上得到如此重要的肯定,而这份肯定竟然来自于她最为敬仰的人!
周五的数学小测来临,杨筱彤的心情却异常平静。以往,每当面临考试时,她总是会感到极度的恐慌和不安,但这一次,她却没有丝毫的紧张情绪。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李清雅给她的宝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