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妞是个初中生(23)
夕阳的余晖如一层薄纱,轻柔地洒在小区的每一个角落。杨筱彤背着书包,脚步慢悠悠地朝着家的方向走去。每一步都带着放学之后的惬意,她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小曲。
终于走到家门口,她习惯性地伸手去掏钥匙,就在这时,她的目光被防盗门上的一个东西吸引住了。只见门把手上挂着一张妈妈留下的便利贴,那便利贴上的字迹是妈妈熟悉的娟秀字体,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个个鲜红的感叹号,它们就像一个个调皮的小鞭炮,仿佛下一秒就要“噼里啪啦”地炸开。便利贴上写着:“琴凳上的《哈农》打开到第12页!”杨筱彤看着这张便利贴,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心里想着妈妈总是这么细心又可爱。
她打开家门,走进房间,把书包随意地扔在床上。这时,她看到了放在桌子上的古诗集,那本古诗集的封面已经有些微微泛黄,封面上的花纹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古朴。她想起在回家路上路过公园的秋千时,看到旁边的槐树正开着花,那洁白如雪的槐花瓣随风飘落,宛如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她忍不住伸手接住了几片,此刻便顺手把沾在秋千上的槐花瓣夹进了古诗集里。当她翻开古诗集,惊喜地发现妈妈用荧光笔把“忙趁东风放纸鸢”这句话标成了彩虹色。那绚丽的色彩在书页上闪耀着,仿佛真的把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都带到了眼前。
房间里安静极了,只有电子钟“滴答滴答”的声音在有节奏地响着。当电子钟报时声第三次响起时,杨筱彤正坐在窗前的书桌旁。她透过窗户,看到窗台上不知何时来了几只麻雀。那些麻雀小巧玲珑,羽毛在阳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泽。它们正欢快地啄食着她之前偷偷撒在窗台上的饼干屑,小脑袋一点一点的,模样十分可爱。
杨筱彤收回目光,重新看向桌子上的英语单词卡。那张单词卡上画着一个微笑的梨子,旁边写着“pear”。她盯着这个单词,思绪有些飘远。突然,她的眼睛亮了起来,因为她发现妈妈在“pineapple”这个单词旁边画了只戴眼镜的小刺猬。那只小刺猬画得栩栩如生,眼镜后面的小眼睛仿佛还透着一丝机灵。杨筱彤忍不住笑出了声,觉得妈妈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
之后,她拿起语文课本,开始背诵《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她一遍又一遍地背着,当背到第七遍的时候,窗外突然传来一阵“哐当”声。她停下背诵,侧耳倾听,原来是楼下有个孩子正骑着滑板车,从井盖上碾过。那清脆的声音在寂静的空气中回荡着,仿佛是生活中一段别样的小插曲。
五点零七分,夕阳把防盗门密码键染成橘子软糖。杨筱彤冲出单元门时,运动鞋带在身后跳成皮筋,书包侧袋里未拆封的水彩笔和琴谱摩擦出沙沙的私语。小美举着湿漉漉的泡泡枪从车棚钻出来:“你今天怎么像逃出五指山的孙猴子?”
她们在停车线画出的格子里跳房子,杨筱彤的羊角辫扫过汽车后视镜上悬挂的平安结。当妈妈在阳台上摇晃装星星饼干的铁盒时,她正把兜里揉皱的便利贴折成纸飞机——那上面未干的墨迹晕染开来,像朵正在融化的乌云。
奥数班的教室里,阳光在几何题上切割出尖锐的菱形。杨筱彤盯着老师翻动的教案,忽然发现第35页折角处有只水墨晕染的飞蛾——那是上周补课时自己偷偷画的。此刻蛾子正随着风扇转动投下摇晃的暗影,悄悄爬上邻座男生的量角器。
“杨筱彤,说说辅助线添在哪里?”随着数学老师那一声略显严厉的质问,手中的粉笔头重重地敲击在黑板上,那清脆又带着几分尖锐的声响,仿佛一颗突然爆炸的小炸弹,惊飞了正停留在教室窗玻璃上那只沉浸在幻想中的飞蛾。那飞蛾扑腾着翅膀,慌乱地在教室里绕了几圈,最终才从半开的窗户缝隙中逃了出去。
杨筱彤原本正沉浸在自己那缥缈的思绪里,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吓得浑身一颤。她急忙站起身来,由于动作太过慌乱,一不小心碰翻了放在桌角的笔袋。只听见“哗啦”一声,三支活动铅笔如同调皮的小精灵,顺着桌缝迅速滚落下去。在这安静得能听见针落地声音的教室里,铅笔滚落碰撞地面的声音,就像是冰雹砸落在地面上,格外响亮,“砰砰砰”的声音在每个人的耳边回荡。
与此同时,走廊里不知从哪家小吃摊飘来了烤肠的焦香,那股浓郁而诱人的味道,丝丝缕缕地钻进教室。这香味仿佛带着魔力,让原本就有些走神的同学们更加心不在焉。后排的几个男生,原本就在偷偷摸摸地搞着小动作,此时闻到这香味,更是忍不住了。他们用手捂着嘴,压抑着发出窃笑,那细微却又充满了戏谑的笑声,像小虫子一样在教室里乱窜。
讲台上的老师,眉头皱得更紧了,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他拿着三角板,轻轻地点了点杨筱彤那几乎一片空白的练习册。不锈钢材质的三角板边沿,在头顶那昏黄的灯光折射下,反射出七个细小的光斑。这光斑一闪一闪的,在杨筱彤的眼中,却像是考卷上那一个个鲜红的叉,格外刺眼,仿佛在无情地嘲笑她的无知和无能。
窗外,那棵高大的泡桐树仿佛也在凑热闹。原本安静地立在那里,此时却像是被一阵神秘的风吹动了神经,忽然间抖落大片白絮。那些白絮如同雪花般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慢悠悠地飘进教室。其中有一片,不偏不倚地粘在了杨筱彤那渗出汗珠的鼻尖上。她能感觉到那白絮轻柔的触感,痒痒的,可此时的她却顾不上这些,心里只想着该如何回答老师的问题,额头上的汗珠也越聚越多,顺着脸颊缓缓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