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二妞是个初中生(67)

作者: 夏洛风 阅读记录

次日晨曦微露,杨筱彤果不其然地对张佳慧避而不见。她风卷残云般迅速吃完早餐,像一只受惊的小鹿,拎起书包便夺门而出。

在接下来的数日里,家中的氛围仿佛被一股寒冽的冰霜所笼罩,降至冰点。杨筱彤除了迫不得已的应答,几乎对张佳慧缄口不言。每天放学后,她便如一只鸵鸟般钻进自己的房间,甚至连最爱的电视节目都弃之不顾。饭桌上,她始终低头闷声吃饭,对母亲的任何话题都置若罔闻,仿佛那是一阵无关紧要的轻风。

周四的夜晚,万籁俱寂,张佳慧值夜班归来时,时针已悄然指向凌晨一点。当她经过女儿房间时,惊讶地发现门缝下竟透出一丝微弱的光芒,宛如夜空中的一颗孤星。她踌躇片刻,然后小心翼翼地推开房门——杨筱彤已然趴在书桌上酣然入梦,面前摊开的数学作业,犹如一座难以翻越的高山,而她那粉嫩的脸颊上,还残留着未干的泪痕,恰似清晨荷叶上晶莹的露珠。

张佳慧的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猛地攥紧了。她踮起脚尖,如同一只轻盈的猫咪,缓缓地走过去,本想轻声呼唤女儿上床睡觉,却惊异地注意到作业本上那密密麻麻的红叉,犹如一张张狰狞的鬼脸,而最上方那用红笔写着的大大的“58分”,更是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直直地刺进了她的心脏。

原来如此!她恍然大悟,这才明白女儿这几天的反常,不单单是因为手机的缘故。她轻轻地擦拭着女儿脸上那如断线珍珠般的泪水,仿佛在呵护一件珍贵的宝物,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女孩抱到床上,如同包裹一件稀世珍宝般为她盖好被子。关灯时,她隐约听见睡梦中的女儿含混不清地咕哝了一句:“...都不懂...”

回到自己房间,张佳慧发现杨凯竟然还醒着,像一尊雕塑般靠在床头,眼睛紧紧盯着手机屏幕,仿佛那里面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筱彤数学只考了58分。”她直接说。

杨凯放下手机:“难怪这几天怪怪的。她跟你说什么了?”

“什么都没说。”张佳慧苦笑,“她现在什么都不跟我说。”

“要不要请个家教?”

“我先找她班主任聊聊吧。”张佳慧脱下白大褂,“这孩子最近压力太大了。”

第二天午休时间,张佳慧特意去了趟学校。班主任李老师是个和蔼的中年女性,听完她的担忧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杨筱彤最近确实状态不好,上课经常走神。”李老师翻着成绩单,“不过她语文和英语还是保持得很好,只是数学突然下滑。我正想联系您呢。”

张佳慧和老师沟通完,如释重负地离开学校时,她的心情却犹如一团乱麻,更加复杂了。

晚上回到家,奶奶特意做了杨筱彤最爱吃的糖醋排骨,那香味仿佛能勾走人的魂魄。可杨筱彤只是机械地吃了两块,便如同被抽走了灵魂一般,放下碗筷,眼神空洞。

“我吃饱了。”她低声说,眼睛始终盯着桌面。

“再吃点青菜。”张佳慧夹了一筷子到她碗里。

杨筱彤没动,沉默了几秒后突然说:“明天班级秋游,要交150元活动费。”

张佳慧一愣:“秋游?怎么现在才说?通知单呢?”

“在班级群里发的。”女儿的声音带着明显的讽刺,“可惜我没手机,看不到及时通知。老师说最迟明天早上交,不然不能参加。”

餐桌上鸦雀无声,仿佛能听到彼此的心跳声。杨凯像离弦的箭一样迅速起身去拿钱包,张佳慧却如被重锤击中般,心中一阵刺痛——女儿是故意的,她在用这种方式抗议,如一把锋利的剑,直刺张佳慧的心脏。

“给,两百元,多出来的买点零食。”杨凯把钱递给女儿,仿佛那是一把能打开女儿心门的钥匙,试图缓和这紧张的气氛。

杨筱彤接过钱,宛如一只受惊的小鹿,小声说了句“谢谢爸爸”,依然倔强地不看母亲一眼,仿佛母亲是那令人恐惧的洪水猛兽。

临睡前,张佳慧在女儿房门口徘徊许久,终于敲响了门。

“什么事?”门内传来冷淡的声音。

“妈妈能进来吗?”

短暂的沉默后,门开了一条缝。杨筱彤站在门口,面无表情地看着她。

“二妞……”张佳慧欲言又止,千言万语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哽在了喉咙,让她不知从何说起,只能发出一声轻叹,“我们可以谈谈吗?”

“我要睡了,明天要早起。”女儿的声音冷冰冰的,仿佛没有一丝温度,她的动作也十分干脆利落,就像一阵风,瞬间便将房门关上。

周六早晨,阳光如碎金般洒在大地上,杨凯开着车,缓缓驶向学校。张佳慧静静地站在窗前,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引一般,紧紧地追随着女儿的身影。她看着女儿头也不回地钻进了车里,那一刻,她的胸口仿佛被压上了一块千斤重的大石头,沉重得让她几乎无法呼吸。

第3章 焦虑的爱

窗外的阳光如同一股金色的细流,仿佛是被融化的蜂蜜一般,缓缓地流淌在杨筱彤的作业本上。那温暖的光芒,像是给纸张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使得原本白色的纸张显得格外明亮。

杨筱彤的手腕因为长时间的书写而有些发酸,她轻轻地转动着它,试图缓解一下这种不适感。然后,她的目光落在了桌上的计时器上,上面的数字清晰地显示着她已经连续写了一个小时的物理作业。

八年级的物理习题确实比七年级难了不少,那些复杂的电路图和各种公式让杨筱彤感到有些吃力。不过,好在她在秋游回来后,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似乎有了一些进步,那些原本让人头疼的电路图现在看起来也没那么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