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死后重生在七零,开局先刀养妹/养妹害我下乡?我转头送她下农场(326)+番外
李壮壮滔滔不绝地说着他们跟着考古队去各地进行保护性挖掘时的趣事。
“还有去年小米学姐去了一趟秦岭山里,回来的时候和我们讲了一周的鬼故事。”
“考古这么辛苦,有人放弃这条路吗?”
“有啊,有刚来就跑的,也有跟着教授去了趟山里跑的,能坚持下来的要不就是真的热爱,要不就是没有更好的出路了。”
考古工作人员经常是往山里一扎就是大半年,杳无音讯那种。
条件十分艰苦,缺吃少穿是经常的事,还要预防意外,比如毒蛇毒虫,下大雨导致的山洪,山体滑坡之类的。
去沙漠去戈壁还有迷失,热死,渴死,遭遇野兽袭击等危险。
总之就是考古这个专业不是一般人能坚持下来的。
其实跟李壮壮一起入学的还有一个人,在跟着李教授去了趟沙漠,和人类白骨面对面躺了一晚上后,吓得转了专业。
两人又走了十分钟,碰到一个下山挑水的工作人员。
考古队每天喝的水都有人从山下背上来。
“这不是李壮壮同学吗?你来了。”
“纪老师好。”
“这是?”
这人叫纪学才,是京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
李壮壮跟他介绍苏梅。
“这是我新入学的学妹,教授让我带她来这儿看看。”
“看看好,看看好,小姑娘细皮嫩肉的,不一定吃得了这个苦。吃不了苦就去学别的,别耽误功夫。”
苏梅赶紧和人打招呼。
“纪老师好,我叫苏梅,是京大考古系的学生。”
“苏梅小同志啊,你好好加油,我就先走了,他们还等着水喝呢。”
“好,纪老师您慢走。”
纪学才走后,李壮壮说道:“苏学妹咱们再坚持一会儿,快到了。”
又走了十几分钟,两人才到了挖掘现场。
苏梅站在山坡上,看着坡下面一个足球场那么大的长方形土坑,土坑里还有一致大小的正方形坑洞,震撼得无以复加。
这就是考古现场吗?
“苏学妹咱们下去吧。”
“好。”
两人下了山坡,一路上李壮壮和不少人打着招呼,看得出来他对这里很熟悉。
“我前几天就来了这儿帮忙了,像咱们这种还在校的学生,只能帮着挖挖土,帮着布方。”
苏梅跟着李壮壮去和现场负责人打招呼。
李教授早就和这边的负责人打过招呼,他没有为难两人,让他们自己随便看,只要不妨碍挖掘工作就行。
李壮壮带着苏梅在挖掘现场一边看一边教导一些基础的考古知识,苏梅听得很认真,还拿出自己的小本子一边记笔记。
到了中午,两人就去到旁边的树林里吃午饭。
两人都是自带了干粮,馒头和咸菜。
山上条件差了一些,没有桌椅板凳供他们使用,好在两人都是吃过苦的人,以前下地干农活的时候,蹲在田埂上吃饭是常有的事。
“学长,我带了辣白菜,你也来一点。”
苏梅把装着菜的饭盒放在地上,拿出馒头和筷子吃了起来。
李壮壮原本还想客气一下,可看苏学妹饿极了都样子,不忍心说那些废话打扰她吃饭,也拿出自己的窝窝头吃了起来。
现场的工作人员陆陆续续进了林子吃饭,下山挑水的纪学才也回来了。
“水来咯。”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刚坐下休息一会儿的工作人员又拿着搪瓷茶缸去排队分水,大家都自觉得排着队。
李壮壮说道:“之前他们是去那边挑山上的水喝的,自从有人从水里吃出蚂蝗后,就改成下山挑水了。”
“就纪老师一个人吗?”
“对,教授带了大半的人去西安,人手不够。”
纪学才看见坐在树下吃饭的两人,扬着葫芦瓢喊道:“李壮壮同学,你们要不要也来点?”
李壮壮大声应道:“不用了纪老师,我们带的水足够。”
苏梅看见纪学才露出的臂膀上有一条条突出的青筋,手臂上的肌肉明显,一看就是有把子力气的人。
一挑水够分,纪学才又挑着桶下山去了。
这一天得走几趟啊。
“其实这活可以雇人干,没必要纪老师亲自做吧。”
苏梅觉得可以雇山下的村民干这活,只要肯出钱,肯定有人愿意干。
李壮壮简单明了地说道:“考古队没钱。”
苏梅:……
下午的时候,李壮壮带着苏梅体验了一把考古土木人的日常生活,拿着小铲子坐在探方坑里挖土。
现在已经快挖到墓葬主体了,随时都有可能挖出文物,为了不破坏墓葬的整体结构,只能这样挖掘。
苏梅挖了一个小时就感觉到了枯燥。
抬头看了看周围,大家都在有条不紊且面无表情地进行挖掘工作,就算有说话的,也是在探讨专业知识。
她总算明白了考古系为什么这么少人了。
第311章进山挖土(下)
下午四点的时候,李壮壮提出回学校。
苏梅当然没有异议。
和负责人道别之后,两人去树下拿上自己的包就要走。
纪学才叫住他们说道:“李壮壮同学,明天还带着你的小学妹来玩呗。”
这哪是来玩,这是叫苏梅来做苦力的。
纪学才观察了一下午,发现苏梅虽然做事青涩,但上手还算快,正好他们缺人,干脆诓来山上干活得了。
李壮壮不敢做苏梅的主,看向苏梅等她自己拿主意。
苏梅想了想,反正在学校也是一个人闷头看书,干脆来山上玩几天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