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炮灰女配不想参与你的剧情(95)
张翠没有上过班,没有退休金,也不挣钱,自从李春娟进门之后,连买菜钱都是李春娟算好了给她的,多一分都没有。
袁素琴坐了一中午冷板凳之后,没能打动她哥,她妈没钱给她,只能又带着孩子走了。
走的时候,倒是想在家属院给李春娟宣传一下她不给回娘家的小姑子饭吃的事儿,结果李春娟预判了她的计划,先她一步的宣传了一下袁素琴带着春夏秋冬回娘家吃了多少,家里三天的口粮都快吃没了等等。
于是乎,回娘家一口饭都没吃到的袁素琴百口莫辩。
这样的事情几乎是袁素琴回娘家一趟就发生一次,袁素琴找袁志刚诉苦,袁志刚抱着李春娟给他生的爱情结晶,只说是他主外,李春娟主内,还说袁素琴早就嫁了人了,还是少往娘家跑的好,免得被人说闲话。
袁素琴听了这话,白眼都快翻上天了。
不仅白眼快翻上天,她还由衷的怀念起听晚来了。
真的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有了李春娟这个对比者,袁素琴总算是觉得听晚(孙小果)这个嫂子不是一般的好。
她有些后悔了。
可是,后悔又有什么用呢?她现在的嫂子是李春娟啊!
因为李春娟的操作,袁素琴逐渐觉得,自己需要有骨气,所以也就不回娘家了。
不回娘家,钱不够花怎么办?那就省着花。
头发少烫两回,衣服每月少买几件,然后一家人少吃点肉,少吃点饭,瞅着菜市场散的时候买点打折菜,自然就够了。
不过,这是袁素琴自我感觉的够了,春夏秋冬四个并不感觉自己吃饱了。
立夏和立冬俩姑娘本来饭量就小,所以还勉勉强强能感觉到饱;立春和立秋是男孩,本来饭量就大,又喜欢出去跑跑跳跳的,消耗大了,饭量自然就更大了,所以,两人天天吃饭,但从来都没有饱过。
四个孩子吃不太饱,和袁素琴这个亲妈说了又不管什么用,回姥姥家也没饭吃,所以,他们就自己想办法了。
比如去邻居家蹭饭吃,去菜场捡菜回来煮了吃,或者是偷摸的偷袁素琴包里的钱去买吃的······
四个孩子最大的也没有十岁,能想到的方法差不多都是这样。
可是,邻居家的饭蹭多了人家也不乐意,直接关门不让进;菜场能捡菜回来,可是家里的煤也是买的,袁素琴回家发现煤少了,下一回出门上班的时候就把厨房门锁上了;偷袁素琴包里的钱倒是能得手几回,但是一次金额也不敢大了,怕被发现。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好几年,到两个小的该上小学了才有所好转。
袁素琴倒是没有不让孩子们上学,之前只有两个大的上学,花销没有那么的大,现在两个小的要上学了,花销自然是更大了。
因为得罪了护士长,又惹得医院的领导忌讳,虽然工作还在,但到底是坐了冷板凳,工作更累了,工资却一分都没有涨。
将两个小的送去上了学,袁素琴的工资就只够日常开销了。
但是,她还是放不下打扮,没钱买新衣服了她就用旧衣服改,还学会了用火钳烫头。
效果虽然比不上花钱的,但是也还行,对得起她的爱美水平。
这些年里,娘家不是她的依靠了,她想过结婚的。
按照她的审美与要求,两个备胎里面她是偏向年轻的那个的,但是,人家回心转意了,和唱戏的小姑娘结婚了。没有选择,袁素琴自然是将目光投向了王建军。
可是,王建军愿意,王建军的父母不愿意啊!
就算是王建军苦苦劝过了,王建军的父母顶多让步到袁素琴一个人嫁过来,春夏秋冬四个一个都不准带——他们王家能接受一个名声不太好的女人,但是不接受帮别人养孩子,一养还是四个的。
又不是没有自己的亲孙子亲孙女。
可是,春夏秋冬四个还是孩子,袁家那边有李春娟在,孩子放过去是绝对不可能的,袁素琴只能对王建军表示自己的为难。
她以为王建军会体谅她,并再去劝父母。但是,他不知道是,王建军和他爸妈想的差不多——孩子越大花销越大,袁素琴那是四个孩子,又不是一个,他是没有那么多的闲钱去养的。
这孩子的事情解决不了,两人的感情就暂时没了进展。
王家父母乐见其成。
孙子孙女都有,儿子也挣钱,自己还能动弹做做家务,家里有没有儿媳妇都不重要。
所以,袁素琴就单着了,带着四个孩子,靠着她不禁花的工资,以及没怎么死心、偶尔来接济她的王建军苦苦支撑着。
至于依旧记着女儿的张翠呢?她手里没钱,连留女儿和外孙在家里吃顿饭的权利都没有,有心无力。
第82章 年代玛丽苏中的刻薄嫂子(20)
时间一晃进入九十中期年代,袁素琴依旧单身,而她的孩子们最小的也早都进入了中学。
早期下海经商的人大多都赚了一笔,听晚自然也不例外。
孙家的哥哥嫂子在之前的一次下岗潮中,因为见听晚做生意赚了钱,纷纷选择了下岗,现在两个嫂子一个开着裁缝店,一个做起了早餐店的生意,收入都还不错。两个哥哥则是合伙干起了家具生意,有听晚这个见识过多个时代的家具的人在,小家具厂里做出来的家具,样式比市面上买的洋气很多,自然是订单多多了。
而听晚,最开始的一家孙记锅巴饭店已经发展到了市里有三家孙记餐厅,最开始的一家“果然好喝”奶茶店,也已经发展的市里几乎每个学校、每个电影院门口都有分店,甚至分店都开到了别的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