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千金拒绝做妾,囤粮满仓度荒年/假千金嫁进深山,荒年顿顿有肉吃(364)+番外

作者: 千扇 阅读记录

昨晚上担心的一夜没休息,姜氏和徐永旺吃完饭收拾好厨房就回了屋里。

徐文成和程念儿两人的屋子中间隔了一间装满了药材的屋子,屠石暂且安排跟徐文成住一间。

三人见家里没了活,也各自回屋睡去了。

徐青野吃完饭,本是拿了书在躺椅上看的,宋允棠走了一圈之后发现他已经睡着。

为免他着凉,赶忙去屋里拿了一床薄被子轻轻盖在他身上。

回头望了眼房门紧闭的几间屋子,转而在徐青野身旁坐下,双手撑着下巴,仔细打量着他的五官。

往常都不敢这么直勾勾盯着他看的,这回算是让她逮着机会了。

初次见他时便觉得惊艳。

虽然那时候的他,瘦的几乎只有皮包骨了。

如今身体养好之后,脸颊上的肉饱满的恰到好处,倒是比初次见时更好看了。

真像一个完美无瑕的瓷娃娃。

额头上时不时传来疼痛的感觉,让宋允棠感觉不适,她也没在外头多待,在徐青野身旁坐了会就回床上休息去了。

……

一觉睡到天黑,许是休息好了的缘故,脑袋上的疼痛稍稍缓解了一些。

听见动静,原本在旁边正厅看书的徐青野拿着灯来了屋里。

“醒了,饿不饿?”

宋允棠摇头,似是还没完全醒瞌睡一般,懒懒的说,“中午吃太多了,这会还不饿。”

徐青野随手将灯放在书桌。

“不饿也得稍稍吃点,要不熬不到早晨又得饿肚子了。”

宋允棠还是摇头。

“真的不饿。”

徐青野妥协了。

“既然不饿,那你继续睡吧。”

说完,转身便想拿过灯继续去堂屋看书。

一只小手伸过来,拽住了他的手指,少女的眼神中带着委屈和依赖。

“徐青野,你陪陪我好不好?”似是觉得不好意思,又懂事的将手缩了回去,“要是没空也没关系,你忙你的去吧。”

徐青野有些心疼。

她之前从未这般粘过人。

心性再如何稳重,也终归是个姑娘家,许是昨日经历了山匪的事,吓着了。

“好,我陪你。”

他上前关了房门,又将敞开的窗户合拢了一些,这才脱了外衣来到床上,小心翼翼的将宋允棠圈进怀里,生怕弄疼了她一般。

“睡吧。”

宋允棠‘嗯’了声。

之后两人都没再说什么,相拥而眠,一觉到天明。

宋允棠醒来的时候,徐青野已经去了汤府。

姜氏将热在锅里的早饭端到了正厅。

“棠儿,听青野说你昨晚上没吃东西,起床先将早饭吃了。”

早饭还算丰富。

一碗清淡的鸡汤面,一个水煮蛋,还有一份开胃的酸藠头。

鸡汤面上还烫了几根青菜。

宋允棠吃完早饭就开始犯愁,明天就是跟朱大人约定好交另外三千两尾款的日子了。

眼下她还受着伤,出门不方便,连杨麟元的面都还没见着。

那三千两没交上去,也不知道朱大人会不会反悔不将田地卖给她了。

转念一想,伏牛寨的事她帮了这么大的忙,朱大人应该会宽限她一些时日的吧?

正这么想着,院外响起了敲门声。

“请问这里是宋姑娘家吗?”

第324章 换个称呼

“好像是秦师爷的声音?”

宋允棠捂着脑袋站起身便要往院门口的方向走,姜氏忙按住她。

“大夫说了你得静养,可不能这么冒冒失失了,家里这么多人呢,谁去开门不行?”转而望向徐文成,“文成,你去开门。”

徐文成应了声,忙上前开了院门。

秦茂时是没见过徐文成的。

他搬着箱子站在院门口,伸长脖子往里头瞧了瞧。

见到宋允棠时,他面上带笑。

“宋姑娘,我能进来吗?”

宋允棠笑着起身,“秦师爷快请进。”

听见来人是县衙的师爷,徐文成赶忙侧身让他进了门,徐永旺也从躺椅上站起身。

院子里忙活的程念儿和屠石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姜氏更是安安静静的站到了一旁。

在一家人的注视中,秦茂时来到正厅,将手中的箱子放在宋允棠面前。

“黄家的地契和田契大人都已经吩咐人登记到了宋姑娘名下,特意叫我拿来送给姑娘。大人还说了,姑娘近期安心养伤,尾款的事无需着急,还有这个……”

秦茂时说着,从怀中取出一张百两的银票来。

“此次姑娘在伏牛寨立下大功,这一百两是官府给姑娘的奖励,虽不多,还望姑娘不要嫌弃,大人原本还想张榜嘉奖的,但此事涉及姑娘名声,大人便歇了这个心思。”

能得一百两银票,对于宋允棠来说是意外之财。

看来朱大人此次在伏牛寨捞到了不少油水。

“朱大人想的周到,张榜嘉奖确实不必要,我在伏牛寨虽未到伤害,但若大家知晓后借题发挥,恶意揣度,届时我也是有口难辩。”

秦茂时朝着她抱了抱拳。

“行,既然东西和话都已经带到,我就不耽误姑娘养伤了,告辞。”

家里太多双眼睛盯着,让他有种如芒在背的感觉。

宋允棠颔首。

“秦师爷慢走,劳烦师爷代我谢过朱大人。”

……

秦茂时离开之后,宋允棠将手中的银票交给了姜氏。

“娘,这一百两你拿着家用。”

姜氏推辞。

“爹娘都没什么给你,你反倒给我了,使不得。”

“娘,咱们一家人,就别你的我的了。”宋允棠不由分说,将那张百两的银票塞到她手里,“况且爹娘待我好,我都记在心里呢,我手头还有银子用,这一百两娘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