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千金拒绝做妾,囤粮满仓度荒年/假千金嫁进深山,荒年顿顿有肉吃(41)+番外

作者: 千扇 阅读记录

提着空篮子走在后面的柱子问。

宋允棠边在前面走,边淡声道,“至少比你们了解的要多吧。”

走着走着,不经意从山上往下望去,突然瞥见了山脚靠近河边的位置,有一条正在翻白的鱼。

宋允棠双眼一亮。

“你们就在这里等我。”

嘱咐两个弟弟之后,她就近找了一根长棍子往河边走去。

岸边的水位有些低,哪怕她用长棍子将鱼拨到了岸边,蹲下身依旧够不着河里的鱼。

可河堤又陡,底下的河水一眼望不到底,根本不知深浅,不会水性的宋允棠实在不敢贸然下水。

柱子和桩子见状,一起来了河边。

“姐姐拉着我吧,我来抓。”柱子放下手中的篮子,来到河边之后,将手伸向宋允棠。

宋允棠没有迟疑,一手扣着柱子的手腕,另一只手攀着距离她最近的一棵灌木缓缓将他放下。

桩子也没闲着,抱紧了宋允棠攀着灌木的那只胳膊。

鱼被柱子从水里提上来的时候还未完全咽气,宋允棠拿在手里掂了掂,估摸着能有四五斤重,能供一家人好好吃上一顿了。

“二哥走的不是时候,看样子是没口福了。”

这鱼肯定得今天吃,这么热的天,留到明天怕是得臭了。

河道另一边,宋劲元挑着水桶来到河边的时候,正好望见了姐弟三人,他一脸焦急的朝着河对面大喊,“棠儿,不要带柱子桩子靠近井水河,河水深,不安全。”

“我知道,这就离开。”宋允棠将鱼放进篮子里,催促两个弟弟,“你们先将鱼送回去,我随便在附近转一转就回来。”

“好。”

柱子桩子离开之后,宋允棠继续在外围晃悠着,穿过临近井水河的这处林子,在边沿一处山坡的荒地上发现了一大丛藠头。

这里往下就是大片大片的农田和井水河,山坡上植被不多,大多都是杂草,平时很少有人来,倒是叫宋允棠碰了个好运。

她拿起小锄子,顶着头顶的大太阳蹲在草地上挖藠头。

小半个时辰后,宋允棠从地上站起身,顿时眼前一黑,差点因为眩晕而摔倒,手中的锄头也掉落地面,差点砸到自己的脚。

站在原地缓了缓,这才抱着一大捆藠头穿过林子回了家。

赵氏见宋允棠回来,赶忙放下手中的针线篮子,“棠儿,你从哪里挖了这么多藠头?”

“在东北面的那处山坡上。”

她将藠头放在厨房外的长案上,拿了簸箕放在一旁,将藠头的外皮撕掉,叶子枯黄的部分掐掉之后,整整齐齐的码在了簸箕中。

赵巧娥也站在她身旁一起清理。

“棠儿,柱子桩子拿了条鱼回来,说是你们在井水河边上抓的?”

宋允棠嗯了一声,“运气好,碰巧看到那条鱼在泛白,就抓了让他们先送回家了。”她往赵氏的方向望了眼,“娘,家里有小坛子吗?”

“有。”赵巧娥将手往围裙上擦了擦,“我先去洗个坛子,等会将藠头腌起来,能放的久一些。”

宋允棠勾起唇角,“我也是这么想。”

但她不太会做。

前世的精力大都花在医术的钻研上,一手厨艺尚且能拿得出手,腌制藠头这种事,却从来没做过。

藠头全部处理干净之后,赵巧娥拿了一个大木盆,母女两个倒了大半盆水将藠头清洗干净,藠头叶子切下来炒菜吃,至于白色的藠头,全部腌进了事先洗净的小坛子里。

好在这些事情赵巧娥都会,宋允棠只需要在一旁打下手,否则让她一个人忙活,还真是够呛。

中午的菜是宋允棠做的,赵巧娥负责烧灶,她炖了一大锅鱼汤,扔了几颗之前在山里采的野枸杞,又加了几根野菜,鲜香四溢。

赵巧娥将一大钵鱼汤端上桌,“快来尝尝棠儿做的鱼汤,闻着可香了。”

“棠儿做的?”

一家人在惊讶过后,纷纷拿起筷子尝了尝。

“味道真不错,没想到棠儿还有这手艺呢。”

吃饱喝足,大家各自回房午休,刘香云将她做好的鞋子拿去了宋允棠的屋里。

“棠儿,你这双鞋子已经做好了,先试试合不合脚,不合脚我再给你改改。”

宋允棠点头,脱了自己的鞋,穿上刘氏给她做的新鞋在屋里走了两步。

“刚刚好。”

刘氏会心一笑,“行,大小刚好那你就穿着。”她捂着嘴打了个哈欠,“每天一到这个点就犯困,我先回房休息了。”

宋允棠点头,“好。”

刘氏走后,她将新鞋脱下放在梳妆台下的架子上,重新又踩上了之前的旧鞋。

第37章 方才是谁在说话?

总归旧鞋还没坏,穿着上山下地的,坏了脏了也不心疼。

至于新鞋,洗漱过后穿正好。

从梳妆台的抽屉中拿了一枚果脯扔进嘴里,宋允棠拿出纸和炭笔,仔仔细细的在纸上描着人体经络图。

……

第二天一早,村里炸开了锅。

里正家隔壁的乔大爷突然瘫了!

乔大爷今年五十三,是榕树村的上门女婿,不过他媳妇宋芝体贴,还是让几个孩子跟着他姓了乔。

宋氏的父母一去,乔大爷就成了真正的当家人。

不过好在他对宋氏还不错,这些年一直嘘寒问暖的,将她照顾的极好。

乔大爷昨天白天在田里挑水,也不知道是不是累着了,睡了一觉之后,突然就起不来床。

乔大爷的儿子一早就火急火燎的去了三里坡,村里不少人听到这个消息,全都去看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