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拒绝做妾,囤粮满仓度荒年/假千金嫁进深山,荒年顿顿有肉吃(7)+番外
“十文钱一升,八十文一斗,六百文一石。”
按升和斗买,价钱区别不太大,但是按石买的话,一石糙米能比按斗买便宜四十文钱。
只是,宋劲生出门的时候,赵氏只给了他一斗米的钱。
“给我装一斗吧。”
宋允棠站在不远处,双手环胸,望着他道,“不多买点?看这行情,粮食怕是会涨价。”
她没经历过荒年,前世却也在书籍和电视中见识过,那可真正是能吃人的年代。
如果没记错,一斗米也就十来斤,家里那么多人,十来斤米再怎么省也熬不了几天。
更何况,家中还有两个正在长身体的弟弟和怀孕的嫂子。
她虽想离开宋家,但宋家人毕竟是原主的血脉亲人,别的不说,为了不落人口舌,至少在自己有口吃的前提下,不能让他们饿死。
宋劲生从怀中拿出出门前赵巧娥交给他的手帕包。
“咱们家什么条件你又不是不知道,娘就给了我这么点。”
这两年又是弟弟念书,又是大哥成亲嫂子怀孕的,开销确实不小,原本和大伯二伯分家也就五年时间,要不是这五年家里稍稍攒了点,想凑齐大哥成亲的彩礼都是难事。
见他展开手中的帕子就要往掌柜的方向送,宋允棠从自己的腰间摸了摸,掏出一小块碎银子来。
“买一石吧,不够从我这里出。”
宋劲生诧异的看着她,“这不好吧?”
家里没多余的钱给宋允棠零花,却也从没想过要她的钱来补贴家用。
宋允棠不顾宋劲生反对,直接将银子塞到他手里。
“饭我也要吃的。”
宋劲生看向手中的银子,心底涌上来些许感动,棠儿之前人虽在宋家,却总惦记着林家的人,以至于他们对她,都不敢过分亲热,今日的她,好像真的变了。
抬头望向宋允棠。
“这钱就当是二哥跟你借的,回头我叫娘还给你。”
宋允棠摆了摆手,“随便吧。”
前世父母意外身亡,有不少亲戚想从她手中获取好处,她当时年纪虽小,却还是护住了自己的利益。
等她重操旧业,赚钱绝对会比宋家人容易,如果他们对她好,她自是会帮扶一二,如果不好,她也不是非得守着宋家。
……
1升=1.5斤
1斗=12.5斤
1石=120斤
第6章 第一个病人
因为买了一石糙米,背篓重新回到了宋允棠的肩上。
好在只两套衣服一块布,倒也不沉,关键是粮铺距离镇口停放牛车的地方也不远。
宋劲生扛着一袋糙米在前面健步如飞,宋允棠勉强才能跟得上他的脚步。
两人找到了来时坐的那辆牛车,牛车停在路旁的一棵大树下,倒也还能遮阴,赶牛车的大爷就在不远处的茶棚里喝茶休息。
宋劲生将糙米放在牛车上,望着茶棚的方向,“孙大爷,牛车何时走?”
“再等一刻钟。”大爷回。
就在这时,慈乐镇的方向,一道咳嗽声响起。
宋允棠几乎是条件反射的回头望去,只见一道颀长的身影往牛车这边走来。
一袭简单的墨绿长衫穿在他身上,颇有种岁月静好的感觉,白皙修长的指勾着绑住厚厚一叠宣纸的细绳和几包药材,手背上的青筋清晰可见。
若忽略他脸上的病态,用陌上人如玉来形容他,最适合不过。
宋允棠勾起唇角。
她的第一个病人,来了!
宋劲生顺着宋允棠的目光望去,在看到来人时,当即规规矩矩的站直了身体。
“徐……徐先生。”
男人深沉的眸子望向他,微微点头,声音略有些低沉。
“巧。”
宋劲生神情略有些拘谨,“徐先生何时来的镇上了?我们来的时候也没见着先生。”
徐青野不紧不慢的回答,“午时初随便车来的,这会坐牛车回去,正好能赶上下午的课。”
宋劲生赶忙用自己的袖子扫了扫牛车一角的灰。
“先生坐这里吧。”
徐青野颔首,“多谢。”
似是想到了什么,宋劲生赶忙给身旁的宋允棠介绍,“棠儿还没见过徐先生吧?他是咱们榕树村私塾里请的先生,叫徐青野。”转而又跟徐青野介绍宋允棠,“徐先生,这是我妹妹宋允棠。”
徐青野是十里八乡近十年来唯一的一个秀才,他的才学曾受到过安阳县县令大人的褒奖,如果不是五年前突然得重病,如今恐怕已经考上举人了。
因为身体原因,导致他无法继续求学,便同意了附近几个村的请求,至今已经在榕树村的私塾里当了四年先生,平日里深居简出,极少在村子里活动。
徐青野去榕树村当先生的时候,宋劲生已经十四岁,虽过了开蒙的年纪,却也跟着徐青野在私塾里认过几个字,对他自是又敬又畏的。
宋允棠之前守着闺阁小姐的规矩,除了往镇上跑,几乎不出门,没见过徐青野这号人也正常。
“徐先生好。”她微微颔首和面前的男人打招呼。
徐青野回以微笑,眉眼间带着淡漠疏离。
显然,他不想和宋允棠说太多话。
宋允棠抿了抿唇,徐青野她之前虽没见过,却还是听宋家人提起过的,以他在周边的声望,这要是治好了,那就是活生生的案例。
这么想着,少女眉眼一弯,“徐先生是哪里人?榕树村似乎没有听说过徐姓之人。”
“麓山村人。”徐青野淡声回答。
“方便问一下先生的年龄吗?”宋允棠又问。
宋劲生见状,赶忙用手拐子碰了碰宋允棠,压低声音在她耳边说道,“你问徐先生年龄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