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大东北,知青靠刺绣风靡全村(104)
浑身都是毛病。
一时半会要不了命,但磨人。
对精神状态和心态的消耗也很大。
药子叔沉默半晌,幽幽道,“确实没好过,但也分轻重。”
“那次挺严重,都躺炕上起不来了,我去检查了一下,给她扎了个针灌了碗药,让闻时送她去医院做了手术。”
药子就想不明白,什么情况需要做手术。
他也没准备问,只关心一点。
“治好没有?”
“最大的问题解决,剩下的都是小毛病,平时注意点就行。”
说到这里,易迟迟问他,“叔,你去培训都学了些什么?”
“打针,看病之类的。”
挺了挺胸膛,他一脸钦佩道,“你别说,大城市下来的专业医生确实不一样,那个水平是真的高,我跟着学了不少知识。”
当然,他也分享了几个老方子。
摸了摸口袋,他摸出一本赤脚手册递给易迟迟,“这是给你的,回去了好好学。”
这是一本神书,易迟迟在原生世界看过不断改进、再版的版本,现在的赤脚医生手册还不算完善。
翻了翻出版日期,今年6月才出,货真价实的第一版赤脚医生手册。
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好,我回去了一定好好看。”
药子叔的回归,让易迟迟心头的重担彻底放下。
以后再有头疼脑热之类的问题,都不需要她出马了,让药子叔上。
医生这个行业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治好了应该的,治不好完犊子。
压力太大了。
易迟迟宁愿制药处理药材,也不愿意给人看病。
半吊子水准还是别害人害己的好。
她有自知之明。
所以,在回到知青院将东西放下后的第一时间,她拿了钥匙将药箱,银针之类的一股脑的还给了药子叔。
那个迫不及待的架势看得药子忍俊不禁。
“就这么不喜欢给人看诊?”
易迟迟叹气,四处看看见没人才轻声道,“叔,我也不瞒你,我怕死了,怕把人看死。”
但是没办法,得硬着头皮上。
“我的极限是治不好也治不坏。”
她一副你懂的样子。
药子心有戚戚焉,这和他之前的心态半斤八两。
“那本书好好学,里面的东西都挺实用。”
这是实话。
赤脚医生被誉为“全科医疗医药”宝典,先后被翻译的文字多达五十多种,世界各地都有发行。
由此可见赤脚医生手册的厉害之处。
“我一定好好学。”
她颔首,郑重许下承诺,随后交代道,“账本在队医室的抽屉里,叔你自己去看,我的任务完成了。”
事情交代完,东西也还完的易迟迟无事一身轻,感觉空气都清新了不少。
脸上笑容灿烂的堪比艳阳。
“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药子摸摸口袋,摸出两颗大白兔递给她,“拿着,当提前给你的过年糖。”
“谢谢叔!”
长辈给的糖易迟迟没准备拒绝,她伸手接过礼貌道谢。
“我回了,你也赶紧回屋,外面冷。”
药子朝她挥挥手后转身离开。
易迟迟没急着回屋,而是站在原地目送他离开,直到他的身影彻底消失在视野中,才回屋整理东西。
刚整理的差不多,咚咚的敲门声传来。
接着是王楠的声音。
“迟迟,开个门!”
“来了!”
易迟迟将没用完的钱和票藏在炕洞里,又拿了砖头塞进洞里,才去开门放王楠进来。
“怎么了?”
“还你钱。”
王楠也不费话,从口袋里摸了三块钱出来,“先还你这么多,剩下的得继续欠着,等我有了再给。”
“好。”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易迟迟没有不要的道理。
不过,伸手接之前,她道,“你妹妹情况如何了?”
“不知道。”
提起这个话题,王楠也一脸愁闷,“还是上次寄钱和票的时候拍了电报,家里也没来信。”
“说不定信在路上。”
易迟迟只能如此安慰,王楠嗯了声,和她闲聊几句后告辞离开。
头天还说起王楠的妹妹,翌日邮递员送信来了。
王楠他们都有,就易迟迟没有。
看着一个两个看信看得不是热泪盈眶,就是骂骂咧咧,她深感尴尬却不好表现出来只能佯装失落道,“我出去转转。”
“你去,卫生等下我们搞。”
白琛他们以为她想父母了,也不知道脑补了什么,看着她的目光充满了包容和怜悯。
易迟迟眉心跳了跳,“我去穿个大衣。”
不等他们回话,她转身回了屋关上门。
“铁定去躲着哭了。”
周秋雨压着声音用气音下结论。
白琛叹了口气,“她跟我们情况不一样。”
第90章 报喜不报忧
他们是在家里不受宠,关系不怎么好。
易迟迟不一样。
看她学的那些东西就知道了,不是受宠家庭出来的女孩子,不可能学这些。
而是一天到晚被繁重的家务事和农活包围。
何况她之前还是个病秧子,说句药不离口都不为过。
就这都没被丢,还好好养大了,要说不受宠不可能。
易迟迟可不知道他们的脑部,进屋后的她把军大衣往身上一套,就开始往里面塞东西。
原主个不矮,以前严重营养不良瘦成皮包骨都有165的身高,易迟迟下乡后从来不苛待自己的嘴,不但把自己养胖了不少。
个也往上窜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