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下乡大东北,知青靠刺绣风靡全村(173)

作者: 相思不再念 阅读记录

准新人也换了身衣服跟着下地。

作为靠山屯的新成员,钱平安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内虏获了队里大部分队员和白琛他们的心。

然后,他们的新家进入了建造阶段。

人多力量大,没半个月,房子建了起来。

不大,简单的一室一厅一厨,纯土胚房,但相当的结实。

屋子里也空荡荡的,什么家具摆设都没有,就一张木板床和几张草席。

然后钱平安不知道从哪里寻摸来了一口锅,剩下的诸如碗筷这些都是队里队员支援的。

这家给双筷子,那家一个碗就凑出了两口子的生活用品。

至于剩下的,只能他们两口子再慢慢置办。

饶是如此,柳小草也开心的不行,面相都因为好心情变得舒展起来。

临近秋收时,柳小草颠儿颠儿给她送来一封电报。

“迟迟,药子叔的电报。”

易迟迟一脸懵,“药子叔的电报为啥是你送来的?”

这不该是邮递员的活吗?

“老钱去邮局拿东西顺带着带回来了。”

柳小草解释,她恍然大悟,打开电报一看,上面就秋收回三个字,还没标点符号。

易迟迟秒懂,这是说要赶在秋收前回来的意思。

至于能不能把人带回来,那是丁点消息都没有。

第149章 两个打一个

“药子叔要回来了?”

“也该回来了。”易迟迟将电报放进抽屉,琢磨着要不要去公社给闻时打个电话问问到底啥情况时,柳小草突然宣布了一个消息。

“迟迟,我跟你说个事。”

瞬间,易迟迟的注意力被转移,又见她神神秘秘一副偷摸着高兴的样子,好奇道,“咋啦?”

“我家老钱在运输大队寻摸到了一份工作。”

“这是好事啊。”

现今这个年代运输队绝对是份好工作,家里有人在运输队做司机的,家人出门都可以昂首挺胸一脸傲气。

不比厂职工百货大楼等地方的工作差。

“正式工还是临时工?”

“临时工。”

柳小草笑呵呵,很为钱平安感到骄傲,“甭管他以后能不能转正,他都很能干。”

“是的。”

这个必须表扬,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位置,他硬生生把自己挤进去了,临时工又如何,一切皆有可能。

万一哪天就转正了呢。

柳小草美滋滋,“我感觉我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必须得。”易迟迟为她感到高兴,好奇道,“他跟不跟着出车?”

“不清楚,等我晚上问问。”

然后,隔了没几天,柳小草跑来告诉她,钱平安三天后要跟着出车。

“去哪?”

“省城。”

易迟迟眼睛刷的一下亮了,“能不能让你家钱同志给我帮个忙?”

“啥忙你说,保准给你办好。”

柳小草大包大揽,易迟迟就笑,“你可别替你家钱同志做决定,得问问他的意见。”

“那、那我帮你问问。”

“嗯 。”

“所以你到底要他帮啥忙?”

易迟迟轻声道,“看看能不能帮忙带点红肠。”

别人可能没门路,跑运输的绝对有。

各行各业都有默认的潜规则,运输这一行业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特别是七八十年代跑长途的,除了本职工作的工资,更多的收入来源是夹带私货。

也就是现今俗称的倒卖。

长期跑一条线的驾驶员有门路,有人脉,钱平安哪怕是个临时工,但能以临时工的身份跟着出车就意味着他不简单。

因此,易迟迟这个要求提得坦然,但她也不想为难人,遂补充了一句,“你可以先回去和你家老钱商量一下。”

“好,我回去和他商量。”

然后,商量的结果是钱平安同意帮忙带,但不能保证一定能买到。

易迟迟觉得这就够了,她拿了钱要给,被钱平安拒绝了,“不着急,等我带回来你再给也来得及。”

柳小草忙不迭接话,“是啊迟迟,听我家老钱的。”

“……好,辛苦了!”

“不用,顺手的事。”

钱平安是个眼里有活的人,见易迟迟在挖商陆,他顺手拿了铁锹开始忙活。

“我自己来。”

易迟迟赶紧阻止,被柳小草拦了,“迟迟你让他干,他力气大。”

力气大也不是这样用的呀。

易迟迟哭笑不得,“我是怕他伤了商陆的根。”

商陆有个别名叫土人参,她还指着商陆入药呢。

钱平安手顿住了,“这玩意有啥用?”

“药材。”

“那你自己来。”

别的活他可以干,这个是真没办法帮忙。

对药理知识丁点不懂的情况下,他不想好心办坏事越帮越忙。

易迟迟连忙接过铁锹,“你们俩忙着去,可别在我这里浪费时间了。”

她赶人赶的光明正大,小两口也没恼,笑呵呵和她闲聊几句后才告辞离开。

几乎是他们前脚刚走,后脚王楠唉声叹气来了。

“这日子没法过了。”

“又咋了?”

“还不是关明月和宴晚晚,这俩又打起来了。”

一问才知道,相安无事了一段时间的三人,因为宴晚晚和宁海涛家里的来信又闹了起来。

闹的原因很简单,两家出事了。

虽然同住一个大院,但普通职工和干部的区别还是挺大的。

不巧,关明月家不管哪方面都完爆宴家和宁家。

说句难听点的,两家之所以能在大院立足,还过得舒坦,靠得就是宴晚晚和宁海涛之前联手把关明月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