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下乡大东北,知青靠刺绣风靡全村(212)

作者: 相思不再念 阅读记录

“接,叔你还要?”

“我不要。”

这一幅绣品把他们家一年的工资差点消耗光,虽然他们家也不是单纯的靠工资吃饭,但这个开销不得不说是真的大。

一年一幅是真的不吃消。

“羊城有交易会,这事你知道不?”

易迟迟,……开局就放大招?

这有点猛呀。

“知道。”

她颔首,交易会的全称的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举办地点就在羊城。

这十年间都没停过。

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渠道。

很重要。

不过这些不是重点,重点是交易会会出展(售)手工艺品。

而绣品,属于手工艺品。

“您是

想让我去参加交易会?”

闻时诧异看向宁建平,好家伙,他宁叔这么野的吗?

一幅观音像就虏获了他的心,竟然动起了让他媳妇去参加交易会的念头。

这波可以。

一旦他媳妇的作品在交易会上被前来参加交易会的外籍友人看上,她这辈子就稳了。

念及此处,他眼里笑意浮现。

看着俩小青年表现的宁建平嘴角抽搐了一下,“你有作品?”

“没有。”

易迟迟摇头,闻时脸垮了下来,白高兴一场。

宁建平对易迟迟的表现感到满意,不喜不怒面色平静的跟闲话家常似的,既没对交易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也没对无法去交易会感到失落。

反倒是闻时,这个情绪太外放了。

没忍住教育了一句。

却不想闻时笑道,“叔你放心,也就自己人面前我才这样。”

宁建平,……这嘴还挺会说。

他看了闻时一眼,就懒得搭理他的跟易迟迟道,“交易会你没办法参加,但你可以把作品给友谊商店,懂我的意思吗?”

“懂!”

这她可太懂了,她姥姥当初就是这么干的。

复制她姥姥的路,这波可以。

“但我不认识友谊商店的人。”

言下之意:没门路,不敢干。

“我给你介绍。”

宁建平大包大揽,建东那边的几个刺绣大师都上了年纪,眼睛不怎么好,已经不怎么接活了,带的徒弟技术不行,还不到出师的时候。

民间搜罗大师需要时间,特别是能绣出精品的大师,更难找。

易迟迟手艺绝对是大师级别,最关键的是她的作品有灵性,绝对能满足建东对绣品的高要求。

第183章 适合吃软饭

宁建平的大包大揽,对易迟迟来说和天上掉馅饼差不多。

都不需要她自己找门路,线就这样搭上了,她没有拒绝的道理。

“谢谢叔!”

礼貌道谢后,她问宁建平什么时候去。

宁建平没急着回答,而是问她,“你绣一幅双面绣需要多长时间?”

“看大小,图案的简易、繁复程度。”

“这么大的需要多久?”

宁建平拿手比划了一个扇面大小的圆,神色间透着几分期待道,“图案也不需要太复杂,梅兰竹菊中的任何一种都行。”

易迟迟笑了,“如果是这个大小的四君子,任何一种我都能在半个月内完工,可以保证质量。”

“好。”

宁建平一口应下,“你明天下午……”

“明天不行。”

越听越不对劲的闻时赶紧打断他的话,解释道,“叔,明天迟迟要和我领证,就算我们领好了赶去羊城,天也黑了。”

言下之意,时间来不及。

宁建平对此接受良好,却还是问了一句,“你们办酒不?”

“目前不办。”

也就是说先领证,办酒的日期还没定。

琢磨了一下,他问,“后天呢,后天行不行?!”

“可以。”

“那就后天,你们上午十点准时去友谊商店的侧门,我让你们建东叔去接你们。”

这安排不可谓不贴心。

友谊商店出了新的经营通知,明确规定供应对象为外宾,对内一律不供应。

自此,进入友谊商店全凭一本护照,连国内亲友都不允许随同进店。

现今也就沪市的友谊商店供应同胞,但身份特殊。

一是远洋海员;

二是出国人员;

三是首长。

首长想去友谊商店,还需要外事组、外贸组等有关上级的介绍信或者通知。

不然也进不去。

不过,规定是一回事,具体执行又是另外一回事。

毕竟国内外宾有限,因此,友谊商店的物品其实还是大部分供应给了内宾。

原本易迟迟的打算,是等领证后让闻时带着她走一趟商店。

但现在宁建平都安排好了,她也就不用借用闻时妻子的身份进去了,这对他们来说是好事。

“好。”

她点了点头,“后天十点我们一定准时到。”

事情到了这里差不多告一段落。

宁建平因为赶着离开,从包里掏了钱将尾款结清。

又拿了张手表票和两张大团结递过来。

“你们的婚礼我肯定是没时间参加了,先把礼随了。”

他笑道,“我在这里提前祝你们新婚快乐,百年好合,一起为祖国美好的未来做贡献。”

易迟迟和闻时碰了个眼神,闻时笑着伸手接过,“正好我缺一张手表票给迟迟买表,叔你这礼可谓是及时雨。”

“哈哈,还好我带了。”

宁建平爽朗一笑,大掌拍了拍闻时的肩膀,“小易是个好同志,小闻你可好好待她。”

“必须得,我得对她好。”

两人一来一回又寒暄了几句后,宁建平告辞要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