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大东北,知青靠刺绣风靡全村(270)
直到——
“en?”
大狸蹭蹭药子叔的腿,叫声写满了疑惑。
像是在问他你怎么不说话。
药子叔愣愣低头看它一眼,又看看香獐子,收回视线再次看向它,“你带回来的猎物?”
大狸听不懂,睁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看着他 。
药子叔指了指香獐子,“我说的是它。”
这次大狸懂了,它转身走到香獐子左后腿蹭蹭它,香獐子就跟听到什么指令似的来到了易迟迟跟前,蹭蹭她。
这突如其来的一下让易迟迟跟机器人似的转头问药子叔,“它为啥蹭我?”
这他上哪知道去。
他既不懂猫语,也不懂香獐子的语言,谁知道它们俩心里在想什么。
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
“嘿嘿。”
他咧着牙从药篓了拿了绳子,随后来到香獐子跟前利索把它脖子套上,“带回去养。”
脖子上套了绳子的香獐子不干了,开始挣扎起来,药子叔赶紧道,“迟迟,快把你的大酱喂点给它。”
“哦哦哦。”
香獐子挣扎的力道有些大,担心人和香獐子受伤的易迟迟赶紧从药篓里掏了大酱出来,又摘了地衣蘸上大酱喂到它嘴边。
闻到食物的味道,香獐子不挣扎了,嘴巴一张开始进食。
大狸悄无声息来到易迟迟的药篓前,伸出毛乎乎的爪子掏她的干粮袋子。
然后,它掏了片鱿鱼干出来。
这是闻母知道她今天要上山,特意给她带的零嘴,还带了虾干之类的,鱿鱼干因为她不大爱吃,药子叔也嫌弃鱿鱼干腥味太重没吃剩了下来。
现在便宜大狸了。
听见动静的易迟迟转头看了过来,见它正美滋滋啃鱿鱼干,收回视线继续喂香獐子。
喂着喂着,她开始犯愁,“叔,酱剩的不多了。”
“留点吊着它走。”
“它能上当?”
“试试,不行扛着它回去。”
药子叔是铁了心要把香獐子带回去养,事实证明这只香獐子压根就不需要他们扛,也不需要他们用大酱吊着,见大狸跟着他们走,它也挪动着脚步跟了上来。
至于脖子上的绳子,也不知道是不是习惯了不那么在意了。
就是时不时会凑到易迟迟身边找她要吃的。
于是,回去的路上,两人不停的薅苔藓、地衣、浆果之类的投喂它。
不喂不行,会咕咕叫。
快到山下时,易迟迟想起件事,“叔,我们没去看松林里的松塔。”
“看了。”
“???什么时候?”
第233章 唉,糟蹋了!
“你摘刺五加的时候,我顺带着去转了一圈。”
易迟迟恍然大悟,原来她以为的上厕所不是上厕所,而是去看松塔了。
“你都没带几个回来?”
“等秋收差不多了会安排人来敲,到时候你出钱多买点。”
送收购站是卖,卖给她同样是卖。
大队不会拒绝的。
易迟迟觉得这是个好主意,松子好吃,不止她爱吃,闻时也爱吃,既然可以找大队买,到时候一定多买点。
一分为三。
一份留在家里她们自己吃,一份给秦久他们送去。
剩下一份给闻时寄过去。
完美!
“能买一百斤不?”
药子叔眼睛骤然瞪大,“你买这么多干什么?当饭吃?”
“给闻时寄过去,他战友多。”
原来如此。
“应该可以。”
语气不是很肯定,易迟迟就问,“之前没人买过这么多?”
“没有。”
松子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猫冬时的零嘴,地位和毛嗑差不多。
嗑几颗过过嘴瘾就行,没谁一天到晚嗑,又不是主食。
而且吧,这玩意的价格比正儿八经的粮食高。
因此,就算是队里给社员们分松子,基本上也就要个几斤或者十来斤的样子,多的没人要。
宁愿以大队的名义拿去收购站卖了,回来分钱买点肉比较香。
“等敲回来再说。”
担心她又语出惊人,药子叔开口道。
易迟迟哦了声,闭嘴不言和他下山。
两人两毛茸茸,在山上忙碌一天的结果是形象都不好。
人身上不但又装满药材的药篓,还有装药材的麻袋。
头发上粘着枯枝败叶,还有苍耳子。
衣服上也没好到哪里去,不但有苍耳还有一些不知名植物的籽。
俩毛茸茸的情况要好点,毕竟它们皮毛油光水滑,一看就是平时吃的很好,但脏。
所以,两人两毛茸茸出现在村口的大晒场时,负责晾晒农作物驱赶鸟雀还得搓玉米粒的柳大爷他们,看见他们的形象愣了下,才慢悠悠道,“你们这是去泥潭里打滚过了?”
他们有这么脏?
一中一青同时低头看衣服鞋子,俩毛茸茸无知无觉。
大狸更是被晒场上方盘旋的鸟雀吸引,箭一般射了过去,一个旱地拔葱高高跃起,俩爪子一捧,一麻雀被它成功扑了下来。
整只狸英勇、迅猛的跟小旋风似的。
“帅!”
易迟迟没忍住赞了声,柳大爷嘴角抽搐了一下,这丫头的性子有些时候挺让他老人家着急的。
“头上的叶子树枝整理一下。”
点了点她的头发,老爷子叮嘱。
易迟迟哦了声,问他,“柳爷爷,兰兰什么时候回来呀?”
“今天回来了,现在在家。”
“我去找她。”
易迟迟一听眼睛亮了,扛着麻袋就一阵风似的刮走,“叔我先回去,你慢慢来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