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下乡大东北,知青靠刺绣风靡全村(279)

作者: 相思不再念 阅读记录

矮的时候好往车上送,等到来一定的高度后,对上面接麦子码麦剁和下面递麦子人的体力,都是一种挑战。

每年的春种和秋收能把人累趴下,结束后家里条件稍好有油水补充的,身体会好点。

条件不好没充足的油水补充,也吃不饱的,能瘦成皮包骨,是真的辛苦。

也是真的遭罪。

周秋雨也瘦了不少,易迟迟挺心疼的,凑到她耳边轻声道,“薛家欢跟你们一起吃饭吗?”

“一直不一起吃。”

薛家欢自己做饭,伙食挺好,不说天天鱼啊肉啊,隔三差五会吃上一次,能把人香迷糊。

想到她昨晚吃的红烧肉,和今天文同志给她带来的五花肉,周秋雨咽了咽口水,“迟迟,你这几天上公社不?”

易迟迟张嘴想说不上,话到了嘴边咽回去,改为,“要我帮忙带东西?”

“帮忙带点肉,不吃肉真的抗不下去了。”

海鲜是个好东西,但没什么油水,他们现在急需油水做补充。

不然吃再多都感觉饿。

“你知道的,秋收不结束我们都没时间去公社。”

大队长不会批假,小孩们都被当成劳力在用,连学也没得上了,他们敢去找大队长请假说要去公社,会被骂个狗血淋头。

易迟迟对此心里有数,闻声点了点头,“我看看时间。”

这是答应的意思。

周秋雨心下一喜,笑道,“晚上我给把你钱和票送去。”

“不着急。”

她嗯了声,拉着车告辞离开。

易迟迟去了水泡子,薅了一堆肥嫩的薄荷叶回去,烧了一大锅的薄荷水,装进茶缸子里自然凉。

“给我来一碗。”

乔军拄着拐单脚跳了过来,看着热气腾腾的薄荷水直咽口水。

易迟迟顺手装了一碗给他,“烫,等凉了再说。”

“应该煮凉茶。”

“……这个我不会。”

她不爱喝凉茶,也没研究过凉茶的配方。

“你会不会?”

乔军沉默,很遗憾,他不会。

家里有大嫂和老娘,这俩都是煮凉茶的好手,作为一个厨房都没进过几次的青年,他压根不知道凉茶该怎么煮。

张晓琴也和他一样,同样没进过几次厨房。

易迟迟还有什么不懂的,她叹了口气,“你一个羊城人连凉茶都不会煮,简直是丢羊城人的脸,回去了记得学一下。”

“……好,我回去学了给你寄方子过来。”

他瞬间跟打了鸡血似的振奋起来,“盐焗鸡的方子要不要?烧鹅也挺好吃,我看靠山屯养了不少大鹅,可以做烧鹅,还有……”

“打住,除了凉茶方子别的都不需要。”

盐焗鸡需要用到鸡,野鸡做起来味道啥样她不清楚,家养的鸡杀了吃没人舍得,鸡屁股银行不是开玩笑。

农户就指着鸡生蛋补贴家里。

至于大鹅……

“鹅是集体的,统一分配,没多余的鹅做烧鹅。”

再者,烧鹅也比不上铁锅炖大鹅好吃。

当然,这是以她的口味来说。

总之,她对烧鹅没兴趣。

因为她的拒绝,乔军没了话语。

易迟迟检查了一下张晓琴磨的药粉,发现磨的挺好,满意夸赞了她一句后,接手了剩下的活。

晚间药子叔背着医药箱回来,身上一股血腥味,她纳闷道,“不是说中暑吗?咋还见了血?”

累的够呛的药子叔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指挥着易迟迟给他倒了杯水好好缓解了一下口渴后,才道,“最开始是治中暑,回来的时候遇上了青山大队的人,又跑去接了个生。”

易迟迟目瞪口呆,“接生不是产婆的活吗?叔你还会接生?”

“产婆接生,我去守着关键时刻搭把手。”

这是担心难产的意思。

“结果如何?”

“还算顺利,差一点点难产。”

第241章 妇女能顶半边天

“人没事就行。”

张晓琴的关注点与众不同,她凑了过来一副做贼的样子轻声道,“爹,有红包吗?”

“只有红鸡蛋。”

说话间,他开了医药箱,从里面掏出八个红鸡蛋出来,“一人两个,剩下两个给我媳妇留着。”

他最是公平不过,绝不偏心某个人。

这是喜蛋,易迟迟没拒绝。

张晓琴和乔军也接的眉开眼笑,张晓琴更是好奇打探起小孩子的性别。

“小姑娘。”

提起小宝宝,药子叔的神情柔和下来,“是个顶顶漂亮的小姑娘,干干净净的头发特别浓密。”

“小宝宝的父亲是不是特别不高兴?”

乔军脱口而出,药子叔愣了下,“为啥要不高兴?”

新生命的降生放在哪个家庭都是喜事一件,不高兴也不会给红鸡蛋。

“不是儿子。”

一句话,点名了问题所在。

药子叔沉默两秒,“其实我们这地儿生男生女都是喜事。”

“不重男轻女?”

“以前有,后来没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改变?”

“因为抗联。”

人都快打完了,性别也就那么重要。

男人能干的事,女人也能干。

男人干不了的事,女人同样能干。

谁说女子不如男?

教员还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呢。

抬眸盯着乔军,他严肃叮嘱,“这话你家里说说就算了,在外可别说。”

乔军被他严肃的表情吓住了,忙不迭点头说好,转头就好奇问起抗联是什么。

药子叔气的恨不得炸,抄起鸡毛掸子就往他身上招呼,嘴里还不忘质问,“你竟然不知道抗联?你怎么能不知道抗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