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大东北,知青靠刺绣风靡全村(347)
“我也不参军,犯不着受这个苦。”
这倒是。
闻时扒了只虾给她,“今天在家心情咋样呀?!”
“挺好。”
易迟迟和他说了自己的日常,闻时认真聆听,时不时说两句点评一下,直到她说起图家两口子住房被清空的事,他叹了口气,“没出息的东西。”
这是有内情的节奏。
“啥情况啊?”
话刚出口,她才反应过来不对,又赶紧补充了一句,“不能说的话你当没听见。”
“没啥不能说的。”
不是所有的事都需要保密,图家两口子还没那个能耐。
就算他不说,明天小道消息也会传得满天飞。
“图绍军偷拿队里的东西。”
杨青这个瓜吃的是真好。
“都拿了些啥?”
“七套衣服,六双鞋……再就是毛巾20条。”
易迟迟黑人问号脸,“这些加起来也没多少钱吧?!”
“这不是钱不钱的问题。”
闻时无奈解释,“这是严重违纪的事。”
也对。
她好奇道,“他真把那些东西拿出去卖了?”
“没来得及卖。”
杨青发现的太及时,没给图绍军付诸行动的机会。
“之前卖过。”
还卖了不少。
想到图绍军会走上这条路的根源,他感慨道,“娶妻当娶贤,万幸我娶了你。”
要是娶个鲍小华那样空有一张脸,干啥啥不行嘴碎要钱要票第一名的媳妇,男的脑子也不清醒的情况下,两口子一起玩完。
易迟迟得意洋洋,“我会赚钱,养你不成问题,你就不需要为钱操心,好好干你的事业,要用钱了跟我说,可不能犯错误。”
越说越严肃,还不忘威胁,“我可告诉你啊,敢犯错误别怪我不要你。”
“那不能,我都没啥用钱的地方。”
也不可能为了那么点蝇头小利去毁自己的前程。
除了老娘和媳妇,他的最爱是祖国。
“我以后就靠媳妇养了。”
“嗯。”
易迟迟没意见,作为奖励她礼尚往来扒了只虾投喂他,“妈回电报没有?”
”
回了,让你买好票跟她说一声,她到时候好让队长叔开拖拉机去接你。”
鸟枪换炮了,以前队长叔可都是让柳大爷赶牛车或者马车去接的她。
“我以为这次是柳大爷的驴车!”
闻时愣了下,才反应过来她话里的意思,没忍住笑出声,“那你放心,就算不开拖拉机,也不可能用驴车。”
驴子这种生物,犯起倔来能把人气死。
“我之前回家探亲,大爷用驴车接的我,半路上驴子不肯走我和大爷折腾到天黢黑才到家。”
那驴倔的就差让他们背回去。
这事易迟迟知道,“那驴没了,现在的驴是另外一头。”
“太倔了,可不就得没。”
都指望不上,留着得当祖宗伺候,大爷乐意养都没用,马叔他们这些养牲口的不会愿意。
“还是马和牛踏实。”
他洋洋自得夸道,“像我一样勤劳肯干。”
易迟迟无奈,“你和谁比不好,做什么想不开的要和牛马比。”
这话也对。
“那就不和它们比,和小六他们比我也幸福。”
说到这里,他脸上的笑容垮了下来,小眼神不停往易迟迟这边来,本来想问问小六是谁的易迟迟,见到他这个模样再次扒了只虾喂给他。
“有事说事,别搞这种小媳妇样。”
“媳妇,我今天收到小八的信了,他要借钱借点票。”
“他有困难?”
“有。”
闻时详细说了小八的情况,这位和闻时是原部队的战友,一起上过战场,有着过命的交情。
相比闻时全须全尾从战场上下来的幸运,小八则没这么好的运气。
伤残退的伍。
小八老家在山区的某个贫困县,后世直到10年后才摘下贫困县的帽子。
这个年代只会更穷,更苦。
赶巧的是他媳妇怀上了,怀相不怎么好,但孩子顽强,母体营养不良的情况下也牢牢扎根在母亲的肚子里。
现在快生了,找产婆看了后产婆没把握,建议送医院。
然而去医院要钱,买营养品也要票,指望医院里开的黄豆做营养餐给产妇补充营养,想也知道不靠谱。
小八愁啊,伤残都硬气的汉子,为了媳妇孩子第一次低头寻求找战友寻求帮助。
听完的易迟迟问道,“就给你写信了吗?”
“那没有,写了好几个,但我拍电报问了,一个比一个穷,帮不了,只能从自己的口粮里省点东西寄过去。”
第300章 该不该气
也就说那些战友寄的东西,支撑不了多久。
易迟迟点了点头表示了解,问他想支援多少。
闻时想了想,认真道,“媳妇,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得先告诉你一个残酷的现实。”
“你说。”
“借给小八的钱和票,他大概率没能力还。”
易迟迟对此心里有数,“没指着还。”
不是不相信闻时战友的人品,而是吧,小八所处的环境实在是太差。
自身残疾,老家贫困县山区,10年后才脱贫,媳妇情况又不好,等娃生下来后还得养娃,现在又不是后世可以出去打工。
想出趟门是千难万难,交通不便利是一方面,没有介绍信等证件还会被当成盲流抓起来。
外出赚钱?
想都别想。
山区也不像平原多耕地,上山打猎带着猎物冒险去黑市倒是一条路,但小八伤残了,这条路也堵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