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大东北,知青靠刺绣风靡全村(352)
张昕叹了口气,对贺云松学习的事彻底死了心。
还准备回去劝劝爷爷放弃将自家老贺培养成全才的念头。
没那天赋,强求不来。
贺云松可不知道媳妇心里的想法,他深深吸了口气,神情变得凝重起来,“我感觉台风要来了。”
嗯?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但惊过之后,就是确定。
林求平也不站自家院子里,直接拨开木槿花穿了过来,“能不能感觉到什么时候到?”
“这个不行……”
他摇摇头,“但我可以肯定就这几天。”
风向不对,空气湿度也不对。
另外,他左肩开始不舒服了。
捏了捏左肩,他道,“你们知道的,我左肩只会在特殊天气出现不适感。”
“这次就算不是台风,也是大风大雨。”
不知道什么时候摸过来的齐志远想到去年台风造成的破坏,和老乡们的艰难,蹙着眉头道,“我们需要提早做准备。”
“确实该早做准备。”
闻时赞同接话,“上报领导吧,老贺的话有些时候还得听一听。”
和贺云松认识这么多年,他可太知道贺云松对天气变化有多敏感。
他要说下雨,不出几个小时绝对有雨。
“走,一起去找领导。”
在场的几人都是行动派,既然心里有了决断,就必须第一时间落实。
然后,男人们去办正事,张昕她们回了家。
易迟迟见此关上门洗漱好后,原本打算睡觉,又不知道闻时什么时候回来,心里有点不踏实,遂搬了绣架过来等他回来。
却不想这一等就等到了凌晨,一支绣线都快绣完时他回来了。
满身的海腥味,易迟迟凑过去嗅了嗅,纳闷道,“你们跑海边去了?”
“去了一趟罗家村找老村长确定是不是台风要来。”
易迟迟哦了声,关心问,“确定没有?”
“确定了,老村长说的时间比老贺说的还要快,说是明后两天就会来。”
他神色间染上愁苦,易迟迟懂他的心情,后世科技发达成那样,人类对台风也没什么有效的预防手段。
只能提前彻底以此来减少人员伤亡和损失。
现今这个年代气象不发达,天气预报也不能落实到每个家庭,毕竟电视机贵,还稀少。
收音机也属于贵价物品,大部分家庭没办法拥有。
农民耕种渔民出海之类的,全都依靠对天气敏感的老农和老渔民。
这也导致闻时他们的预防和救灾难度是增大。
“媳妇,若台风来了,我大概率会几天没办法回家。”
“我懂,你安心干你的活,注意自身安全,我也会照顾好自己。”
第304章 做月子都行
事实证明,老贺同志和罗家村的老村长有真本事在身。
台风预测的那叫一个准,就是时间出现了偏差。
老贺说台风就这几天,老村长说明后两天,实则凌晨三点多天气开始变了。
狂风骤雨,屋外树木的枝叶被吹得哗哗响。
瓢泼大雨从天际落下,使得原本湿热的温度降了下来,多了凉意。
好梦正酣的易迟迟被惊醒,发现床边一黑影在动,“怎么不开灯?”
同样被惊醒发现台风提前的闻时正在穿衣服,听见身后传来的声音顺手开了灯,随后来到床边俯身亲亲她,“抱歉啊媳妇,台风提前了,我得回团里。”
易迟迟瞅了瞅窗户上被雨水拍打出来的浪花,“现在去?”
“对,老齐他们也起了。”
她竖耳倾听,风雨声太大听了个寂寞。
遂掀开被子拿了衣服穿上,“我送你。”
闻时张嘴想拒绝,易迟迟不给他拒绝的机会,“麻溜点,等你走了我再回来睡。”
说话间,她出了门去给他拿蓑衣。
没有雨衣,只有蓑衣和斗笠,雨衣要用到塑料和橡胶,以我国目前的工业水平和橡胶塑料的生产,还没办法做到大规模的生产。
现今很多人家里连雨伞都没有,雨衣雨鞋这些更是限量品,有钱有票都不一定有货。
因此,闻时是穿着蓑衣和斗笠出的门。
雨是真的大,连绵的雨雾让人的视野变得模糊,院子里的景色都看不清,想看远点没戏。
嘎吱一声,隔壁院门开门了。
紧接着一道手电筒光照了过来,林求平道,“闻时你好了没有?”
“好了。”
闻时回了声,张开手臂抱了抱易迟迟,“媳妇,今天没空顾得上你,吃饭自己去一下食堂,行吗?”
商量的语气。
“行的。”
易迟迟安抚拍拍他,“安心工作,谨记照顾好自己,注意安全。”
“好的媳妇,我听话。”
话音未落,老齐他们的催促声来了。
“来了。”
闻时松开手,深深看了眼易迟迟,转身踩着院子里的积水出了门。
家家户户的大门都开着,女人站在门口目送着自家汉子离开,直到手电筒的光彻底消失在视野中,才回屋。
但谁也没休息好,风雨实在是太大,家里汉子因为职业的原因会很忙,不到他们平安归家的那一刻,提着的心就没办法彻底放下。
“两天没回家了,也不知道老林他们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季简一边戳鞋垫,一边愁眉苦脸。
易迟迟坐在绣架前飞针走线,闻声头也不抬道,“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这话也对,不过,见她神色如常唛头刺绣的样子,季简纳闷道,“你不担心你家闻同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