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大东北,知青靠刺绣风靡全村(361)
路过家里有孩子的,兄妹俩还喊
一嗓子。
须臾,一串背着书包手里拿着馒头包子大饼子之类吃食的小朋友们从屋里飞奔出来,加入到上学的大军中。
安静的家属区,因为这群朝气蓬勃的孩子,热闹起来。
随后,大人也该上班了。
齐嫂子也是需要上班的一员,她打着哈欠道,“好困。”
旁边挺着个肚子出来的季简听见这话,戏谑道,“都一大把年纪也不是小年轻,晚上可以悠着点。”
车速过快,易迟迟感觉车轮子从自己脸上碾过。
齐嫂子翻了个白眼,没好气道,“狗屁的悠着点,我这纯粹是被小易家的卤味馋的。”
易迟迟心虚笑笑,“晚上就不馋了。”
齐嫂子嗯了声,揉揉眼睛告辞离开。
临出发前,她叮嘱两人,“你们俩今天没事不要乱跑,据说文工团的人要来。”
易迟迟和季简忙不迭点头,等人走了两人凑到一起聊开了。
“文工团耶。”
易迟迟一脸惊喜,季简搞不懂她欢喜的点,眉头一挑道,“咋,你想看节目?”
“我想看人。”
节目有啥好看的,大型军晚她又不是没看过,还被赶鸭子上架上台献唱过呢。
不过表演时那个气氛是真的热闹。
也没什么乱七八糟扯头花的事情。
“不知道白同志会不会来。”
季简悟了,这是想看看她家闻时之前的追求者,到底长什么样。
上下打量了易迟迟一眼,她给出中肯的评价,“没你好看,个没你高,脾气也不怎么好,挺傲气的。”
易迟迟,“???这不对啊,我听杨青说白同志长得贼拉好看,有白茉莉的美誉。”
季简额头挂满黑线,“你见过谁形容姑娘好看用茉莉的,不都是艳若桃李、面若银盘么,茉莉啊,撑死了也就是素雅吧。”
说到这里,她吐槽起杨青的审美来,“再说了,杨青那眼睛看人就不行。”
这也得亏杨青不在,不然怕是要和她互怼几句。
“我还是想看看。”
季简看了看时间,“按照以往的惯例,他们登岛大概是十点多的那趟渡轮,你要想看的话,我可以陪你走一趟。”
“去凑凑热闹。”
易迟迟兴致勃勃,季简能怎么办,只能舍命陪君子。
不过现在时间还早,距离文工团到来还有两个多小时。
所以,季简决定回去先吃个早饭再来,易迟迟呢,本着闲着也是闲着的原则坐在绣架前工作。
季简吃完过来陪她,嘴就没个停歇的时候。
易迟迟八卦工作两不误,等她一颗水珠绣完,季简没声了。
回头一看,这位张大嘴巴直勾勾看着绣布,跟傻了似的。
“醒醒。”
她伸手挥挥,沉浸在水珠震撼中的季简回神,机器人似的扭动着僵硬的脖子看向她,“妈呀,你是怎么把水滴绣的跟真的一样?”
易迟迟,“……”
这让她怎么说,就这样绣绣?
会被骂凡的吧。
“你看着我绣的呀。”
季简不吭声了,她想不明白,同样是人,为什么有人的手能巧成这样。
看看易迟迟的手,再看看自己的手,最后再看看虎眼上那一滴水珠,她收回视线面无表情道,“走吧,陪你看美人去。”
“走!”
易迟迟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服,扶着她兴奋出门。
然而,她和美人注定无缘。
因为刚到码头没多久,一艘渔船进港,船上俩汉子拎着奇形怪状的东西走了下来。
蜂拥而上的收购员看见这玩意,道,“你们捞的这什么呀?”
扶着季简刚准备过去的易迟迟听见这话,好奇心促使她转头看去。
然后——
“卧槽!”
她没忍住爆了粗,对渔船不怎么感兴趣注意力都在远方轮渡上的季简听见这话,纳闷道,“啥玩意?”
“美人不看了。”
易迟迟顾不上解释,扶着她避开人群刚准备说话,就听透着几分郁闷的粗犷男声道,“别提了,鱼没捞到,捞到几个怪玩意。”
易迟迟回头,正好看见一汉子伸手想拿过去瞅瞅,吓得浑身一个激灵大声阻止,“别动那玩意。”
嗓门太响,声音里的急切闯入所有人的耳朵。
众人被她这一嗓子惊住了,齐齐扭头看来。
第312章 幽闭恐惧症
“有、有什么问题?”
“有问题。”
易迟迟毫不犹豫,不止有问题,还是大问题。
她叮嘱季简照顾好自己后,快步走进人群。
“这玩意你们捞的时候,附近有没有船只?”
拿着东西下船的两个汉子碰了个眼神,齐齐摇头。
“没有,我们原本是下网捞鱼,结果捞出这玩意。”
说着,络腮胡汉子问易迟迟,“同志,这到底是个啥?”
易迟迟,……讲道理,她其实也想知道这个年代为啥会出现这玩意。
但凡渔民捞个鱼雷出来,她都不至于如此震惊。
没记错的话,我国渔民最早捞到鱼雷是1978年,声呐的话……
想不出来具体日期。
“好东西。”
实在是不知道怎么解释,她只能敷衍回答。
“有多好?”
渔民一脸的不高兴,对这个球形状长翅膀和长条状的物体是越看越嫌弃,白瞎了他们的时间。
鱼没捞到一条,倒是捞上来俩废物。
但紧接着,他对奇怪物体的嫌弃烟消云散了,有种不算亏本的感觉。
只因为易迟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