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大东北,知青靠刺绣风靡全村(4)
易迟迟懒得搭理他,抬脚往厨房去。
“易迟迟,我跟你说话,你耳朵聋了吗?你姐对你不赖,你替她下个乡……”
“能别说了吗?”
不耐烦听他废话的易迟迟打开油纸包,露出里面的药材,“我头疼,先等我熬个药喝完再教训我,可不可以?”
她神色悲戚看着追过来的易勇,“爸,我头疼的快死掉了!”
易迟迟本来就营养不良,165的身高瘦成皮包骨,脸也瘦得露出颧骨,偏偏她又长了一双大眼睛。
脸这一瘦,显得眼睛更大,噙着泪水看人的样子着实可怜。
易勇面露不忍,时刻关注着父女俩的张兰香见到他这幅样子,心知不好,赶紧冲过来抱着他。
“老易你先让迟迟吃药,有什么话等孩子吃完药再说。”
她拉着易勇往外走,嘴里假模假样温声询问,“小迟,要妈妈帮忙吗?”
“不用。”
见她拒绝,张兰香也不强求。
一家五口回到桌边吃起了饭,谁也没问易迟迟吃了没,就跟家里没她这个人似的。
易迟迟也乐得自在,熟门熟路取了煤炉子上的封门,等火上来后,把小铁锅架了上去。
接着将带回来的红烧肉倒进锅里,又从药材包里取了撵磨好的药粉撒进去,搅拌均匀。
中医是个很神奇的存在,即可救人,又能杀人。
易迟迟不是中医,但原生世界的她家庭有点特殊。
父辈这边是中医世家,母族那边又是刺绣世家。
不管是中医,还是刺绣,都吃天赋。
不巧,她的天赋全部点在了刺绣上。
中医她也有学,治病救人没学会,制毒催眠这些旁门左道她学了个精通。
她没想着毒死易勇他们,等她的目的达成,自有革委会的人来找麻烦。
易勇这一家子,还不配她脏手。
随着铁锅温度上来,锅里的红烧肉开始散发出浓郁的香味。
易建国鼻子灵,闻到肉香眼睛亮了。
“有肉。”
他小狗似的耸着鼻子想看看味道来自哪里,却发现易玲他们都眼巴巴看着他身后。
回头一看,易迟迟端着一盘红烧肉走了过来。
“吃吧!”
她将盘子往桌子上一放,转身回了厨房。
七十年代物资匮乏,想吃点肉是千难万难。
浓油酱赤的红烧肉一上桌,夹着隐隐约约药味的肉香直接把易勇他们香迷糊了。
原本想要骂她的易勇,更是被香的什么都顾不上,抄起筷子夹了一块红烧肉塞进嘴里。
他筷子一动,易建国他们跟着动了起来。
一家子饿死鬼投胎似的大快朵颐。
易迟迟冷眼看着他们将肉吃进肚子里,转身回到炉子前慢条斯理处理剩下的药材。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终于,“咚”地一声响宛若天籁之音般传来。
坐在小马扎上靠着墙壁闭目养神的易迟迟起身往外一看,易建国从椅子上摔了下来躺在地上打起了呼噜。
声音响的跟拉锯似的。
至于易勇他们,不是趴在桌子上,就是坐在椅子上低着头没了动静。
易迟迟勾了勾嘴角,快步来到几人身边检查了一番,见都活得好好的,转身拿了绳子把几人的手脚捆猪似的捆上。
捆好后,她把一家五口摆的整整齐齐。
第4章 人生有三苦
扶着腰狠狠喘了口气,易迟迟径直往易勇和张兰香的房间而去。
票证年代,有钱没票不好使,原主母亲是因公牺牲的,有抚恤金。
原主却一分钱都没看见,这钱她都拿走,不可能留下来便宜革委会的人。
门没锁,虚掩着。
易迟迟推门走了进去。
易勇这些年没少捞钱。
十来平米的主卧除了带穿衣镜的大衣柜,五斗柜、梳妆台,和两口堆叠在一起的大箱子。
还有一张沙发。
箱子和柜子都挂了锁,易迟迟拿着从张兰香和易勇身上取下来的钥匙,一把把试。
咔嚓一声,锁开了。
当箱子和衣柜都呈现出敞开模式后,易迟迟开始寻宝。
找到大团结2270块。
其中八百块是原主母亲的抚恤金,有收据。
九百七十块,是易勇的非法所得,和账本单独放在一起。
账本上记录着这些钱的来历。
这钱易迟迟没拿,得留着扫尾。
两条约莫三十克重的小黄鱼一只黄金做底的百宝镯她也没拿,一样得留着扫尾。
剩下的几百块,有一百二是原主的下乡补贴。
原主的知青办补贴费发放收据、知识青年下乡光荣证和易家的粮油本,票据放在一起。
原主是真的可怜,到死都不知道知识青年下乡有补贴这件事。
倘若知道……
算了,事已至此,说再多也无意。
将东西收拾好后,易迟迟开始收拾行李。
东北天寒地冻的,不把东西备齐过去遭殃的会是她。
买是不可能买的,易勇和张兰香自带仓鼠属性,看见好东西就想往家里扒拉。
因此,易迟迟收拾出了两床崭新还没用过的厚被子,一件七八成新的军大衣,厚重扎实的可以当被子用。
衣服鞋子她搜刮了易静和易玲一人两身还没穿过的新衣服。
以及两套七八成新的棉衣棉裤。
反正穿在外面,她也不嫌弃。
主要现在做衣服麻烦,不但要钱,还得要票。
票不够,攒布都要攒一段时间,更别说攒棉花做棉袄这些,没点门路和足够的棉花票,能把人攒死。
所以,有现成的不拿白不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