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大东北,知青靠刺绣风靡全村(402)
“乔军?”
“嗯。”
“你求他什么?”
“上下班捎我一趟,你都说了不能单独行动,我也怕他脑子一热干出点让我追悔莫及的事。”
易迟迟点了点头,听劝的姑娘都是好姑娘。
不过,“乔军和你一个厂?”
“没有,他在二机,我们隔壁。”
“还没谈对象?”
“谈了!”
说到这里,张晓琴一脸怒火,“这货不讲道义,把我堂姐追到手了。”
“你和你堂姐关系好不好?”
不好的话可不能找乔军,容易让本就脆弱的姐妹情脆的更彻底。
反目成仇也不是不可能。
“好,我们俩穿一条裤子长大,干坏事都一起。”
易迟迟哦了声,还是提醒道,“找乔军捎你这件事先和你堂姐说。”
成年男女该避嫌的地方就得注意,边界感这玩意稍不注意就容易出错。
张晓琴愣了下,才反应过来她什么意思,立刻点头如捣蒜地保证道,“你放心,我回去就和我姐说。”
该交代的都交代了,见张晓琴对此事心里也有了数,易迟迟和她闲聊起来。
聊着聊着,张晓琴不满质问,“你都来这么久了,怎么不来找我和老乔玩?”
“忙!”
易迟迟望天,又四处看看,见附近没人,轻声道,“我得陪我男人,难得见一次,可不得稀罕个够。”
这话噎得张晓琴无言以对,沉默半晌后她憋出一句——
“你这是重色轻友。”
“是!”
她坦然点头,“我和我我汉子过一辈子,又不和你跟老乔过一辈子,你们俩自然得靠边站。”
这话好有道理啊。
和携手到老的另一半相比,她和老乔这两个朋友确实不值一提。
但还是好心塞,“我以为我们是好朋友。”
“是啊,不然我也不会主动站出来。”
张晓琴秒懂她的意思,不敢置信道,“你还打算当没看见我?”
“有问题?”
“没。”
能有啥问题呢,她又管不了易迟迟。
叹了口气,她决定换个愉快点的话题,“我们去找老乔让他请客吃饭吧。”
“离友谊商店远不远?”
远的话她就不去了,跑来跑去太麻烦。
“不远,我们先逛一圈,然后坐电车过去卡他下班。”
担心易迟迟拒绝,她又补充了一句,“我跟你讲,你都要回去了,不和我们聚聚说不过去。”
“另外,我和老乔给干妈他们准备了一些东西,本来打算寄过去,正好
你来了帮忙带回去吧。”
“你差那点邮费?”
易迟迟不满质问,张晓琴挽了她的手臂嬉皮笑脸说,“不差,但能省点是一点吧,等老乔和我姐结婚了,我还得给他们准备礼物呢,生娃也得准备,太穷了!”
第347章 缘分
那确实得省着点。
“他们结婚没有?”
“没有,不过婚期定好了。”
像是知道易迟迟要问什么,张晓琴直接给了日期。
“10月1号办酒,你要不留下来参加完婚礼再回去?”
易迟迟嘴角抽搐了一下,“留不了,我得回去参加秋收。”
张晓琴脑海里浮现出在靠山屯时,那一望无际好似收不完的农作物,顿觉浑身骨头疼,皮肤也火辣辣的疼。
她打了个寒颤,“还好我没下成乡,不然现在怕是皮都脱了几层。”
话音未落,她想起一件事,“我记得你不下地。”
“那是你以为的,全屯老少齐上阵,我就算不去地里干活,也得割猪草守嗮场驱逐鸟雀。”
“不种药不看病了?”
“有人比我更合适干卫生员。”
张晓琴秒懂她的意思,这是把岗位让人的意思。
“我感觉你脑子有问题。”
那么好的岗位就这样让给了别人,这不是大气,这是痴线。
易迟迟倒是很看的开,“术业有专攻,合适的岗位需要搭配合适的人才能达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没那个能耐,就别占着茅坑不拉屎了。
这话她没说,但张晓琴听出了她话里的意思,对此她的回答是一个大拇指。
“你别的不说,清醒是真的清醒。”
“必须得。”
做人不但要有自知之明,还得时刻保持清醒,这样才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说说笑笑间,两人到了站牌。
运气不错,等了没几分钟到二机的电车来了,两人上车,张晓琴付的车费。
易迟迟也没和她客套,说什么车费给她之类的话。
有得是机会还,不差这点时间。
此时距离下班还有一段时间,大街上没什么人,灰白色的建筑物自窗户边掠过,一路朝着二机飞驰而去。
沿途遇站就停,但上来的人不多。
别看现今车费不贵,却也不是人人都舍得花这个钱坐车。
时间对底层人士来说不值钱,哪怕是经济发达的后世,也有人为了省几块的车费,选择十一路,而不是公交车。
现今这个年代,人的收入来源有限,就更舍不得花钱坐车了。
因此,车子一路上就没满过,最多也就十来个人,等到达二机时,满打满算也就五人。
易迟迟和张晓琴一下车,只剩三人的电车咻地一下窜了出去。
张晓琴指了指旁边一机的大门和大招牌,笑道,“我在这里上班,宣传科的,迟迟你下次要是来找我,直接让门卫叔叔喊我一声。”
说着,她又拉了易迟迟去认识门卫叔叔。
四十多岁的汉子,站姿和身板都带着明显的军人作风,果不其然,随着张晓琴显摆似的告诉门卫她是军属时,本来不苟言笑看着很严肃的汉子,眉眼顿时柔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