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下乡大东北,知青靠刺绣风靡全村(404)

作者: 相思不再念 阅读记录

易迟迟看着她的目光充满了惊喜,这姑娘在某些方面挺敏感。

“那你怎么打算的?”

“复习。”

她看向易迟迟,目光认真又坚定,“迟迟,你也复习吧,高考迟早要开。”

什么时候开她不清楚,也分析不出来,但她知道一点,国家想要发展,就缺不了文化人。

“你说术业有专攻,我觉得这话非常对!农民只会种地,他们搞不了科研,创新不了技术,也制造不了新的机器,更无法教书育人,这些行业都需要文化人来干。”

好比隔壁不远处的研究院,里面全是文化人。

她拉了易迟迟的手,“到时候我们一起考大学,你看行不行?”

易迟迟,“……”

她能说她没打算考大学么?

不可否认,恢复高考后的大学生含金量特别高,可她一没想要从政,二没想着从军,三也没想着国家分配工作单位分房这些,读四年大学的意义在哪?

若她原生世界没读过大学,那可以读一次,体验一下朝气蓬勃的校园生活。

然而她读了,还是以全省前五十的好成绩进的双一流,本科毕业后又去了圣马丁,和时尚教父马丁等人成了校友。

她缺校园体验吗?

不缺。

她缺学历眼界和知识吗?

同样不缺。

相反,她的学历眼界和获得的知识,可以说超越这个时代的大部分人。

若她想要走从政或者从军的路,考大学就成了必然。

可她没打算走这两条路啊,为了那一纸证书读四年大学,对她的事业没丁点帮助。

毕竟,她干的是技术活。

学文学理都无法让她的技术得到精进,至于设计……

别开玩笑了,我国最早的服装设计、织染等专业,要到83还是84年才会正式出现。

这也意味着她要考大学的时候,不是学文就是学理。

除此以外,前几届大学招生,还将优先保证重点院校、师范农业院校,医学等相关专业的院校招生。

从医她不行,没那天赋。

搞教育更不行,她就不擅长教孩子,没那个耐心。

学文学理……

实在是没兴趣,人啊,得有自知之明。

也得对自己的路有着清晰的规划。

不巧,她早就规划好了。

所以,大学是不可能读的,但这话她没打算张晓琴,只敷衍道,“等消息正式公布后再说。”

“复习……”

“有。”

知道她担心什么,易迟迟笑道,“学无止境这个道理我懂,家里课本和一些书籍就没断过。”

不然海岛家里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书供闻时学习。

好歹她也来自信息大爆炸的后世,有着完整的求学经历,在外求学时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接收到的知识不算全面却也绝对广阔。

给闻时列个在现今这个年代,合法合规不会犯忌有关学习方面的书单,再交由采购部门去采购,还是能做到的。

关键时刻还能给闻时补个课。

她对现在的生活挺满意。

没准备改变。

所以,她轻声问张晓琴,“这话你除了和我说过,有没有和别人说过?”

“没有。”

张晓琴挺了挺小身板,骄傲脸,“除了你我就没玩得好的女同志朋友。”

言下之意:没人可说。

易迟迟,“……为啥?”

这姑娘长得不差,性子也还好,初见有点娇蛮不讲理,其实深入了解后会发现带点傻白属性。

甜妹发现。

再加上优渥的家境,按说她身边玩得好的女性朋友应该不少。

结果她没有,这发展就有点迷。

“要不就嫉妒我,要不就我当傻妞一样糊弄我,想着从我这里得到好处。”

易迟迟一言难尽,这得多凄惨的交友经历,才能得出如此惨痛的总结。

“你是不是也觉得我很可怜?”她撇撇嘴,颇有些委屈问。

易迟迟沉默两秒,点头,“确实挺可怜的,孤苦伶仃的连个朋友都没有。”

“我有。”

她不服气反驳,易迟迟来了兴趣,“除了我还有谁?”

“我哥姐他们。”

一脸骄傲。

易迟迟额头挂满黑线,很好,这是拿兄弟姐妹当朋友了。

第349章 有点心塞

“你还是别说了,换话题吧。”

“换啥?”

“比如小乔同志啥时候下班,实在不行我请你吃饭好了。”

她对机械没兴趣,板报也看完了,不想跟着张晓琴继续在厂里瞎逛,还不如早点吃完饭回去。

至于乔军……

下次有机会再见吧,不急这一时。

然而张晓琴不同意,她看了看腕表,就跟见鬼似的拉着易迟迟往门口跑。

“老乔要下班了。”

易迟迟啊了声,“你确定他能准时下班?”

“再确定不过,他又不是啥重要人物,每天都能准时下班。”

当然,也要准时上班,不过有事可以请假或者和人换班。

“他干啥的?”

“和我一样坐办公室,不过我是宣传科,他是工会干部。”

好家伙,果然有家庭背景的好。

多少适龄青年连个临时工都找不到,只能无奈下乡。

这俩倒好,一个宣传科一个工会干部。

不过她也没说什么,要知道人生在世就不存在绝对的公平,有些人的起点是别人穷极一生想要追求的终点。

从古至今都一样。

很快,大门口到了。

看见两人出来的常路生纳闷道,“你们咋这么快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