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下乡大东北,知青靠刺绣风靡全村(407)

作者: 相思不再念 阅读记录

被穆妲拒绝了,但结了干亲。

得知这一结果,易迟迟纳闷道,“我有个疑问,我药婶到底有几个孩子?”

张晓琴掰着手指头算了算,给出准确的答案,“在羊城的加上我和老乔,有八个。要是把不在羊城的加上,得有小二十个。”

易迟迟,“……”

这可真是个可怕的数量。

“关系好吗?”

“好呀。”

乔军笑道,“认干亲的时候就说好了,我们这些干儿子干女儿要给她养老的,不然你以为阿妈那些包裹哪来的,都是她儿子女儿寄过去的。”

“我以为你们寄的。”

“我们也有寄,但不多,毕竟我和老张那个时候还没上班,手里没啥钱,也就工作后手里宽裕不少,寄的物品才开始多起来。”

第351章 搞个新针法出来

易迟迟,“怪不得穆姨隔三差五拎个包裹回去。”

她之前一直以为是乔军他们寄的,搞了半天她穆姨竟然有这么多的干儿子干女儿。

比一根藤上七个娃的葫芦娃还夸张。

不过--

“她没告诉你们不要寄?”

“告诉了,但她也管不住我们呀。”

张晓琴美滋滋,“阿爹之前还打电话骂过我们,让我们不要寄东西,他养得活媳妇。”

但谁在乎呢。

又不妨碍他们给干妈寄东西。

易迟迟就笑,这是药子叔能干出来的事。

挺好。

又这么多的孩子惦记,穆姨这辈子值了。

没有亲生孩子是种缺憾吗?

对大部分人来说是,对穆姨来说是。

因为她有小二十个把她放在心里的干儿子干女儿,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说说笑笑间,大开的后堂大门飘来一阵风,隐隐约约的香味飘来。

易迟迟深吸一口气,“好香。”

“杨叔的拿手好菜,一鸡三吃。”

“那我今天有口福了。”

“必须的,请你吃饭哪能上差的。”

话音未落,乔军起身熟门熟路将窗户关死。

见易迟迟看向自己,他解释道,“左邻右舍其实都知道杨叔干什么的,但该注意的还是得注意点。”

易迟迟秒懂,这是防君子不防小人的意思。

“被举报了会如何?”

“没人会去举报。”

张晓娟轻声接话,“来杨叔这里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革里面也有人过来宴请客人。”

就算真举报了,也会被卡。

“杨叔交游广阔,兄弟多。”

甭管是哪个牌面上的人,都会给点面子。

于是,易迟迟提着的心彻底放了下来。

“你们明天上班吗?”

“上班的,你呢,明天打算去哪里玩?”

“哪里都不去,蹲友谊商店等后天坐车走。”

“那我们明天下班去友谊商店找你,顺便买点东西你帮忙带回去给阿爹他们。”

“行。”

易迟迟一口应下,又和他们约好了碰头的时间、地点,才聊起别的。

张晓娟同志是个人才,嘴皮子溜,还爱吃瓜,一顿饭下来,易迟迟大大小小的瓜吃了不少。

在他们热情邀请下一起进餐的杨叔夫妻,同样吃了不少。

随后,杨婶感慨道,“看似严格,实则道德败坏之人不少。”

这话挺没头没脑,但易迟迟他们听懂了。

这是说的父母和子女反目成仇,还把父母往死里整的黄家兄妹。

俩都不是个东西。

张晓琴就叹气,“这可能就是迟迟说的不疯魔不成活。”

易迟迟额头挂满黑线,“别侮辱人,黄家兄妹没到不疯魔不成话的层次,他们撑死了是损人利己。”

只要有利可图能让自己好过,这都是小儿科。

“还是典型的投机者。”

几人想了想,觉得很形象。

乔军轻声道,“你们说,他们未来的日子会好吗?”

这个说不好。

人性其实挺复杂,以黄家兄妹干的事,有良知道德感稍微强点的人心里都不会舒坦。

然而大环境如此,没人敢明面上指责他们,说他们丧良心是个畜生之类的话。

反倒在关键时刻还得违心地支持他们。

现实也很残忍,若这兄妹俩豁的出去,他们未来的日子不但不会难过,反而会很好过。

这道理其实在场的人都懂,但谁也不敢多想,往深里想。

所以,这个话题只能到此结束。

易迟迟看了看时间,发现不早了。

“我得回去了。”

乔军他们跟着看了看时间,点头,“确实不早了,我们送你去友谊商店的宿舍,等你到了我们再回家。”

不然她一个人,路上出点意外他们罪孽深重。

“好。”

易迟迟也不跟他们客套,点头应下。

随后,几人帮忙收拾了桌椅碗筷这些,杨叔他们也没开口留人,反倒是跑屋里拿了个一大一小俩包裹出来给易迟迟。

“小的是你的,算叔婶给的见面礼,不许拒绝,要知道长者赐不可辞。”

易迟迟,“……”

话被堵死了,她能拒绝吗?

不能。

拒绝意味着看不上夫妻俩,不把夫妻俩当长辈。

所以,她笑着应好。

“大的这个辛苦你带给老穆和药子。”

“好。”

给药子叔和穆姨的礼物,她更没有拒绝的理由。

所以,最后的最后,易迟迟是带着两个包裹走的。

半个小时后,友谊商店到了,易迟迟和乔军他们约好明天见后,回了宿舍。

苏师傅他们还没睡,点着电灯在赶工。

易迟迟,“???急着交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