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下乡大东北,知青靠刺绣风靡全村(444)

作者: 相思不再念 阅读记录

她熟门熟路脱了鞋上炕,坐在姥爷身边笑呵呵道,“我想吃酸汤饺子,妈就给我包了,包了三百多个,我们娘俩加小九一时半会的也吃不完,遂送点过来。”

老爷

子嘴角抽搐了一下,他这个外甥孙女说命不好吧,确实不好。

幼年丧母,父亲又是混蛋,小小年纪就在后妈和化身为后爸的亲爹手下讨生活,苦吗?

真的苦。

可她命也好,嫁了个青年才俊,有了个拿她当女儿对待的婆婆。

讲道理,亲妈怕是也就这样。

那还是爱子女的亲妈,要是摊上一个不爱子女的妈,还比不过她婆婆。

视线落在易迟迟脸上,小脸光洁红润,眼睛明亮有神,这面相和眼神一看就是日子过得极为舒坦幸福,才会有的舒展和幸福。

一个人过得好不好,看脸就能看得出来。

“你对你妈好点。”

老爷子语重心长,“感情都是相互的,亲家母对你好,那你就得记这个恩,拿她当亲妈对待。”

宋老太太他们深表赞同,婆媳能处成易迟迟他们这样的,不能说没有,只能说不多。

既然能处成这样,就得珍惜。

所以,一众长辈纷纷开始和她传授起婆媳之间的相处之道。

易迟迟听得一脸认真,时不时接个话头,再补充一下在家时和闻母之间的相处细节,得到了老爷子他们的一致表扬。

让她保持住,就按照这个相处模式来,只要闻母不变,她们婆媳俩想处不好都难。

第383章 可不敢借你

然后——

“小闻一直没来电报或者是信?”

提起这个话题易迟迟也犯愁,“没呢。”

进入十月份后,她还能安慰自己,闻时忙,有可能带队去海训或者出海了,等他回来看见信件,铁定会回信或者是拍个电报回来。

结果现在是11月底马上要进入12月了,结果他还是没消息。

再一想到84年1月的那起海战,她心里开始不安起来。

“姥爷,我有点担心。”

“担心什么?”

易迟迟不敢说的太直白,再者说了也没用,以老爷子他们现在的处境,知道后除了徒增烦恼没别的好处。

所以,她选择迂回出击。

“姥爷,你们对南边的人是个什么印象?”

“哪个南边?”

几人朝她投来询问的目光。

易迟迟拿手指蘸水在炕桌上写了两个字,老爷子他们顿时一脸嫌弃。

刚想说印象不怎么好,又想到她的话,到嘴的话咽了回去,改为——

“你担心小闻那边出意外?”

不是担心,是铁定会出。

而且,距离出意外已经没多少时间了。

但这话不能说,她只能叹了口气,“9月份的时候,XXX岛被那边划入了版图,这新闻你们还记得吧?!”

“记得!”

不记得才怪,这新闻出来的时候,通过报纸和广播知道消息的他们差点没被气死。

“他们又闹幺蛾子了?”

宋老太太一脸气愤追问。

易迟迟摇头,“没从报纸和广播上收到相关信息,但他们既然都划入版图了,这事我觉得肯定不能这样过去。”

“肯定不能这样过去,岛是我们的,寸土都不能让。”

老爷子大概知道她的担心是什么了,只能在表达完自己的立场后安抚她,“你也不要太担心,该来的躲不掉,耐心等着闻时的消息就行。”

易迟迟额头挂满黑线,“姥爷,你就不适合安慰人。”

老爷子苦笑,“我一个大老粗,也没学过安慰人啊。”

还挺有理。

宋老太太他们就笑,叶叔更是语出惊人,“你要实在不放心,找你队长叔开个探亲证明过去一趟呗。”

顺便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回来了告诉他们。

易迟迟可耻的心动了,这也是个行动派,闻声从炕上下来一边穿鞋一边道,“我去趟公社。”

“???去公社干什么?”

“给隔壁嫂子拍个电报打探一下情况。”

不行她亲自过去一趟。

老爷子他们默了默,觉得可以。

“路上慢点,小心摔。”

“我拉爬犁去。”

骑自行车是不可能骑自行车的,这种天气骑自行车怕是公社还没到,她就摔得七荤八素人也冻傻了。

“记得先告诉你婆婆一声。”

免得亲家母担心。

易迟迟嗯了声,表示知道。

结果回家一说,闻母第一反应是伸手摸了摸她的额头,易迟迟哭笑不得,“妈,我没说胡话。”

口齿清晰,眼神清明,这确实不像是烧糊涂的样子。

闻母提着的心放了下来,收回手道,“那你去吧,早去早回。”

“好嘞。”

易迟迟将自己武装好,又拿了钱和票,扯了条小褥子就颠儿颠儿跑去找柳大爷借爬犁去了。

得知她来意的柳大爷磕了磕烟锅袋,“我可不敢借你,你都不会拉。”

“我可以学。”

听见动静背上一个娃,胸口抱着一个娃出来的柳兰出来,正好听见她的话,额头挂满黑线道,“这玩意一时半会学不会。”

说着,她看向柳大爷,“爷爷,要不您辛苦一趟,送迟迟一下?”

柳大爷吧嗒一口烟锅袋子,“我也没说不送。”

这不是来不及么,就被俩小丫头巴拉巴拉说完了。

易迟迟乐了,“谢谢柳爷爷,等到了公社我请您抽过滤嘴香烟。”

“行,老头子等着你的烟。”

柳大爷起身去牵狗子套爬犁,易迟迟凑到柳兰跟前看娃,发现俩娃都睡着了,纳闷道,“他们都睡着了,为什么不放在炕上还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