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下乡大东北,知青靠刺绣风靡全村(540)

作者: 相思不再念 阅读记录

易迟迟转动着脑子想了下后来的知青名字,“欧阳瑜?”

秦久点头嗯了声,她没吭声,详细翻了下他的作业,发现大部分都做对了,遂问道,“有课本吗?”

“有。”

早有准备的秦久拿了手抄课本给她,“课本是欧阳老师自己编辑的,纸和笔是我提供的,他编辑好后我照抄了过来。”

闻母好奇凑了过来陪易迟迟一起看,看着看着,她发现易迟迟的神情越老越严肃,以为课本有问题想询问时,她来了句——

“欧阳编辑课本的时候,有没有借助书籍?”

秦久想了想,肯定道,“没有,这本课本是欧阳老师凭记忆编出来的。”

易迟迟深吸一口气,严肃道,“你欧阳老师是个人才。”

闻母诧异,“这孩子真这么本事?”

“本事只高不低。”

糟蹋了,欧阳下乡真的是糟蹋了。

若是高考没停止,他的路应该是在校园认真学习,等毕业后进入科研单位、高校或者初高中发光发热才对。

而不是在乡下除草种地之类的。

一个能把基础物理学得如此透彻,还能凭记忆以一己之力编辑出一本达到水准的课本……

“宋爷爷他们知不知道这件事?”

她看向秦久。

“不知道。”

秦久摇头,“太爷不让我经常去他们那边,说是我户口都挂到靠山屯了,跑太勤怕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易迟迟叹了口气,老爷子他们会这样做不奇怪。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姨姥爷不是秦久的父母,可他是秦久的太爷,作为秦家唯一的重孙辈,他爱秦久的心和秦久的父母一样。

但这事吧,“走,你和我去一趟牛棚。”

秦久还没反应过来她的目的,闻母秒懂,她轻声道,“你想把欧阳介绍给老爷子他们?”

“没这个想法,但欧阳的本事有必要让老爷子他们知道。”

人才难得,遇见了于公于私都不能放过。

至于中间具体如何操作,老爷子他们心里有数。

毕竟,这几位心里有个隐秘的信念,那就是他们深信黑暗不会一直笼罩大地,光明会来。

若说最初还有点不确定,现在则是百分百确定光明离他们不远了。

闻母摆摆手,“赶紧去,记得把围巾帽子这些都戴上。”

“好。”

易迟迟点头应了声,和秦久出了门。

十分钟后,一大一小踩着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敲响了牛棚的大门。

第465章 压力山大

“姥爷,开下门!”

屋内没动静,易迟迟却知道里面有人,因为老爷子他们没地儿可去。

另外,他们还在吃烤红薯,她都闻到了红薯的味道。

之所以装不在也不开门,是为了避免麻烦。

这不,她一出声,哒哒的脚步声响起。

隔了没几秒,紧闭的大门嘎吱一声打开,叶允唐探头往外面看了眼,见没外人侧开身子让姑侄俩进门,嘴里不忘问道,“咋这个时间点过来?”

“有点事!”

里屋一进,温度就上来了。

不但炕烧的暖烘烘的,老爷子他们还在地上挖了个不算深面积也不大的坑,此时坑里正烧着木炭,红彤彤的一片。

坑边上是烤熟的红薯和土豆,易迟迟伸手想捞,姥爷赶紧阻止。

“别碰,刚捞出来,正烫着呢。”

他话音未落,宋奶奶递了个剥好的红薯过来,“先吃这个。”

“您吃,我等这些冷了再吃。”

她摆手拒绝,老太太却不乐意道,“你吃点咋啦,我们天天吃红薯这些吃的都烧心,你就当替我们减负。”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

易迟迟还能说啥?

只能道了声谢后接过啃了一口,现在的红薯品种不像后世那么多,口感也稍差,粗纤维挺多。

还不那么甜,却胜在天冷吃上一口能暖到人心里去。

她吃的挺满足。

“小久,把你的作业和课本给你宋太爷他们看一下。”

刚想问她来是不是有什么事的几人,听见她的话纷纷看向秦久 。

等看完秦久递来的课本和作业,问清楚课本是谁编辑的后,宋老爷子夫妻俩对她的来意有了数。

“你看上欧阳知青了?”

“……我没有看上,我觉得你们能看上。”

这话她是看着宋家夫妻说的,两人碰了个眼神后,宋老爷子压着声音道,“他乐意拜我们为师?”

这是个好问题,“目前可能性不大。”

怕惹麻烦。

知青根正苗红,可不乐意和住牛棚的改造分子掺和在一起。

“但你们可以先试探一下。”

这话没毛病,就是吧,“他们为什么要试探?”

麻老爷子一脸不解,“就算真迎来了光明,以你宋爷爷他们的年纪,也该退了。”

“退不了。”

能熬到光明的知识分子都是宝,“教育会改革,高考一旦重开,各大院校都会急缺老师,没真才实学也就算了,宋爷爷他们身体硬朗的情况下不可能退。”

说着,她看向两人,“除非您二老想彻底远离科研和教育这两个行业。”

二老没急着回她,而是面露迟疑和挣扎,易迟迟也不劝,任由他们去思考去消化却决定未来的路。

姥爷他们也没劝,而是默不吭声地吃红薯和土豆,顺带着观察夫妻俩的表情。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二老脸上的迟疑和挣扎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往无前的坚定。

“舍不得!”

异口同声,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