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大东北,知青靠刺绣风靡全村(546)
一听她要照着绣,唐如清立刻摆手说不要了,改为,“能换个差不多的图不?”
“草图行不行?”
“……我看看。”
于是,易迟迟拿了并蒂莲的创作稿件给她看。
张数挺多,和终稿也就是她想带走的精修稿有点区别,但区别不大。
能看出绣样的精美和意境。
所以,唐如清在经过一番挑选后,挑中了一张和终稿差不多的图道,“就这个,让我老娘看一下,不满意的话下次把她也带上,让她自己挑。”
说到这里,她后知后觉反应过来还没征询过易迟迟的意见,立刻补了一句,“能行的吧?!”
“没正式动工前都可以改。”
一旦动工了,就没得改了。
“能行就成。”
她点了点头,问道,“你什么时候和羊城那边联系?”
易迟迟,“……”
这姑娘有点急性子啊。
“明天我去一趟公社。”
今天是不可能了,刚回来没多久,再跑一趟等回来,天都黑了。
太折腾。
“那我们明天一起去公社。”
郁如棠接了一句,唐如清震惊脸,“我们今天不回去?”
“要回你回。”
郁如棠没好奇怼她,“你也不看看现在几点了,等我们到公社早就没去县里的车了,听我的,今晚先在我大姨家住一晚,明天和迟迟一起出发。”
人生地不熟的人没话语权。
唐如清哦了声,“好的,我听你安排。”
易迟迟将东西收拾好,热情留客,“晚饭家里吃吧。”
“不了。”
郁如棠开口拒绝,现在粮食珍贵,若只她一个人,她铁定二话不说留下,然而唐如清和她不熟,还没到朋友的范畴,不好应下。
“去我大姨家吃,等下次我们带了粮票肉票你再留饭。”
第470章 保证不碰
郁如棠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易迟迟也不好再留。
和两人约好明天出发的时间后,她客客气气将人送走。
隔了差不多半个小时,闻母回来了。
进门就是——
“郁家那姑娘又来找你做衣服了?”
易迟迟摇头,“不是做衣服。”
她言简意赅的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听完的闻母沉默半晌后,关心道,“三幅时间来得及吗?”
“来得及!”
友谊商店这次要的两幅不是大尺寸绣品,绣起来不难,也用不了多长时间。
之所以报到十月前,主要目的是为了时间足够宽裕,可以应对突发事件。
唐如清这幅别看尺寸大,却非满绣,而是讲究意境的中式美感,留白挺多。
认真绣的话两三个月能搞定。
因此,时间完全来得及。
闻母哦了声,翌日就跑去找药子买了决明子回来。
易迟迟对此毫不知情。
大队长今天没空,柳大爷因为身体的原因已经无法冬天出门了。
所以,和郁如棠她们汇合后,三人是腿着去的公社。
走到一半时,唐如清呼哧呼哧喘气,“娘耶,这也太累了!”
穿得多,地面积雪又厚,深一脚浅一脚的可真累人。
“忍着,距离到公社还远着呢。”
易迟迟走习惯了,郁如棠也还好,没嫁到省城之前,她也是山里水里到处浪的姑娘。
体能在这里,这点距离对她来说实在是不算什么。
见唐如清走的实在是艰难,她一脸嫌弃道,“你这体力也太差了。”
“是、是挺差的。”
唐如清羞愧了两秒,又理直气壮起来,“但这不怪我,我还没在这种天气走过这么远的路。”
易迟迟感同身受,“初次走确实困难了点。”
想当初她在这样的天气里走路,也差点累垮。
“不过你这速度实在是太慢了,我和糖糖带着你走吧?!”
征询的语气。
唐如清眼睛亮了,“还能带?”
易迟迟和郁如棠互相碰了个眼神,齐齐点头说能。
然后,她们一左一右抓了唐如清的手,带着她开启竞走模式。
说实话,不轻松。
速度却提了上去。
一个小时后,公社邮局到了。
两人陪着她进去,给友谊商店打了个电话。
现在打跨省长途挺麻烦,需要转机,还不是转一次两次,而是好几次。
运气好转机能成功,可以和对方通上话。
运气不好转接不成功,就只能拍电报或者等下次再打。
易迟迟运气不错,转机成功后和老宁同志通上了话。
电话费贵,打接都需要收费。
因此,一确定身份,她就直奔主题三言两语说了事情的经过。
宁建东也不含糊,一口应下说今天给她把证明和材料一起寄出来。
不走普通渠道,直接走特殊渠道。
易迟迟,“???啥特殊渠道?”
“公对公有特殊渠道,到时候你让你那朋友签收盖好章再给你送过来就行。”
宁建东也不怕材料被贪污,毕竟会刺绣的人不多,蚕丝绢确实是好料子没错,却不适合日常使用。
无他,过于轻薄透,手稍微粗糙点都能勾丝。
想到勾丝,他叮嘱道,“我分开包,到时候让你朋友别碰蚕丝绢,出现勾丝毁了整块绢布这种损失由她们自己承担,你记得把话说清楚。”
“好。”
这事确实需要和唐如清叮嘱一下,蚕丝绢实在是太娇贵了。
“叔你还有需要叮嘱的吗?”
没有的话她挂了。
“有,你接活归接活,可别把我这边的活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