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大东北,知青靠刺绣风靡全村(580)
“他去羊城了,下午会回来。”
季简啊了声,“去羊城了?”
不等易迟迟回话,她激动道,“艾玛知道的太晚,之前要是知道就让他帮忙带点东西回来了。”
“你缺啥?”
“想买管口红。”
她嘴角抽搐了一下,“之前的用完了?”
“早就用完了。”
“我这里还有两支,要不要,要的话换给你。”
怀孕了也用不上,等娃生了同样用不上,放着也是浪费,还不如处理掉。
“要。”
季简衣服也不洗了,拨开木槿花篱笆门都懒得走的抄近道过来看口红。
是她喜欢的颜色,两支一起拿了,总共给了十二块,外加二两粮票。
没赚也没亏,两人都很满意。
下午贺老爷子去医院看她要的药材到了没有,将贺安送了过来。
小姑娘也坐得住,拿着画笔画了两个多小时的线条,才开始要求出去散步。
门口纳鞋底的闻母觉得出去走走也好,遂起身道,“迟迟一起去。”
“行。”
于是,三人开始出门溜达。
但院子里实在是没啥好看的,贺安也不感兴趣,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这也不是什么很难达成的要求,闻母想了想道,“一路溜到港口去行不行?”
贺安看向易迟迟,“婶。”
这是问她的意思。
易迟迟点头,“行的,说不定还能遇上闻时回来。”
她随口说的,哪成想三人刚到港口,就看见一艘轮渡靠岸,一群高矮不一穿着军装的汉子,排着整齐的队伍从甲板上下来。
打头的正是闻时。
贺安人小嘴快,看见闻时立刻兴奋挥舞小手喊叔。
闻时扭头看了过来,看见三人脸上露出个笑模样。
随后,易迟迟看见他和身边人说了几句话,又朝后招了招手,一道熟悉的身影闯进易迟迟的视野中。
闻母,“???迟迟,我怎么看见你的宁叔了?”
“是他。”
闻时招手招出来的是宁建东,脱离了队伍的两人快步朝这边过来,宁建东手里还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
闻时嫌弃他速度慢跟不上,替他分担了两个包裹来到跟前。
“怎么跑港口来了?”
从家属区过来可有点远,他看着易迟迟一脸担忧道,“你累不累?”
“不累!”
就是腰有点酸,但这是肚子负重造成的,避免不了。
回了他一句后,她看向宁建东,“叔你咋来了?”
“自然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宁建东笑容满面,闻母如临大敌,警惕道,“小宁啊,我家迟迟现在可没办法绣花,你别是想让她开工吧?!”
“我不是,我没有,大姐你别把我想的这么没人情味。”
宁建东否认三连,他再怎么样也不会压迫易迟迟,无他,手艺精湛能赚外汇的大绣师得罪不起。
“我是来找她出绣样的。”
之前留的绣样,绣的都差不多,需要新绣样。
再加上外籍商人指定了一幅她的绣品。
不过这事不急着说,等绣样的事解决再说也来得及。
闻母不知道他心里的想法,得知只是要易迟迟出绣样,她哦了声,“那先回家,有什么话回去再说。”
于是,一行五人打道回家。
闻时将人送到家后,返回部队去做报告总结,贺安陪在易迟迟身边,和宁建东大眼瞪小眼。
第499章 憋屈
“小朋友,你谁家的?”
宁建东被贺安看得有些慌,压着嗓子放柔声音和她搭话。
“老贺家的。”
贺安口齿清晰嗓门清脆回道,随后问他谁家的。
就这样,一大一小聊上了。
聊着聊着,闻母端来了茶水和零嘴,易迟迟则拿来了之前画的绣样。
“看看这些。”
刚接了茶水准备喝的宁建东,赶紧放下杯子接过绣样一张张看了起来。
总共37张绣样,他看完后挑挑拣拣出了六张递了回来,“这六张你留着自己绣。”
易迟迟接过瞅了眼,颔首,“行的。”
相比他拿走的那31张,这六张的花样更为复杂,颜色种类更是多到可怕。
她将六张绣样收好,刚准备说话,宁建东从包里掏出一张照片递了过来。
“这张照片是之前买你双猫绣的外籍友人给我的,他想让你帮忙绣个全家福肖像!”
话音未落,他又补充了一句,“上面下的任务。”
这是只能接受不让拒绝的意思。
易迟迟到嘴的话咽了回去,她伸手接过照片,一看脸都绿了。
一家四口,两大两小,外加一条扎着红色蝴蝶结的约克夏。
照片背景应该是在自家院子里拍的。
花草繁茂。
她嘴唇蠕动半晌,憋出一句,“啥时候要?”
时间太紧的话,拼着和友谊商店结束合作关系也不能接。
根本就完不成。
万幸的是宁建东一句话让她宽了心。
他说,“知道你怀孕,我给你争取到了后年10月。”
现在是78年11月中旬,后年10月也就是80年10月,近两年的时间,挺宽裕。
悬着的心可以放下
来了。
她长舒一口气,视线落在宁建东旁边的包裹上,“材料也带过来了?”
做好她拒绝准备还琢磨着怎么劝说的宁建东顿时乐了。
“带来了。”
他笑呵呵拿过包裹打开,“因为不知道你要哪个尺寸,我把几个尺寸的蚕丝绢都带来了,你选个合适的,剩下的我再带回去。”
蚕丝绢这玩意贵,特别是近乎透明的轻薄蚕丝绢,是所有绣布中最贵的一种,容不得糟蹋和勾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