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下乡大东北,知青靠刺绣风靡全村(603)

作者: 相思不再念 阅读记录

这量太大了,再加上菜园子里的菜长得也快,导致家里根本就不缺新鲜蔬菜吃。

因此,能处理还是处理的好。

闻母哦了声,将蔬菜干装好,等闻时晚上回家将难题丢给了他。

这也是果断的,翌日都等不及,吃好饭就一手蔬菜干一手娃的出了门。

月明星疏,皎洁的月光洒落大地,让捧着碗蹲在院子里一边大口干饭,一边赏月的季简在听见隔壁传来的动静后,转头看了过来。

然后,她看见闻时雄赳赳气昂昂还两手都不空的样子,纳闷道,“闻同志你抱着娃干啥去?”

天都黑了,这个时间点不该给娃洗澡让娃睡觉么,咋还带出门。

“我去食堂一趟。”

闻时人都走出去了,又抬脚退了回来,站在木槿花篱笆前道,“嫂子,老林明天回来。”

季简精神一振,“几点到港?”

“大概上午十点多。”

季简激动的情绪平稳下来,这个时间点她在上班,接不了人。

“让他自己回家。”

都老夫老妻了,犯不着矫情。

闻时点了点头,和她说了声后抱着娃离开。

他前脚走,季简后脚窜了进来,开口第一句就是——

“婶子,你明天上市场买肉的时候,帮我也带点回来行不行?”

“这有啥不行的,你报,我明天给你带。”

季简早上要上班,市场和她上班的地方处于两个方向,距离有点远,闻母都给她带习惯了,遂也没拒绝,而是一口应下。

然后,季简报了两斤猪肉,一斤猪肝和二十个海鸭蛋。

海岛的海鸭蛋是一绝,蛋黄红亮油润,吃起来口感又糯又沙,说句入口即化都不味道。

关键是还鲜。

就是量少,能不能赶上不好说。

季简心里也有数,所以她又补充了一句,“能买到就买,买不到就算了。”

“好。”

于是,季简从口袋里摸了五块钱递给闻母。

“手里就这么多,不够婶子您帮忙先垫着,等我明天发了工资回来再补上。”

“不着急。”

闻母接过钱塞口袋里,拿了椅子给她坐下,见她碗里没什么菜,转身去厨房挖了两大勺肉酱给她。

“元初兄弟呢?”

季简也没跟她客气,道了谢后接过肉酱后道,“和周周他们在关嫂子家看电视。”

易迟迟来了兴趣,“嫂子家的电视都放些啥?”

来到这个年代后她还没看过电视呢。

“不知道。”

季简一脸无语,“我天天上班,难得休息也得在家里忙,不是元初他们说关嫂子家买电视了,我都不知道这事,你天天蹲家里,闲的没事的时候过去瞅一眼啊。”

易迟迟,“……实不相瞒,我对上婶子家心里有点虚。”

“为啥?”

季简和闻母一头雾水,易迟迟摸了摸鼻子,颇有些不好意思道,“星星填志愿的时候,我给她提了点小建议。”

不想江星星那姑娘争气,竟然真考上了。

季简眼睛骤然瞪大,“星星跑长安读大学是你撺掇的?”

“我没撺掇,我只是提了点小建议。”

用撺掇太难听了,西工大哪怕后世都大名鼎鼎,星星的理想和目标想要实现,上这所大学正好。

第518章 是天生不爱说话?

季简就一言难尽。

“那你确实该心虚。”

毕竟师长两口子是希望江星星考回江南,结果这姑娘不声不响憋了个大招。

师长两口子没来找易迟迟的麻烦,真的是涵养。

忍了又忍,她还是没忍住了吐槽了一句,“这要换我,铁定要来和你吵一架。”

说到这里,她好奇道,“星星为啥会来问你志愿的事?”

易迟迟胸膛挺了起来,“师长让她来的。”

这话是江星星亲口和她说的,闻时也有作证这话是师长说的。

她一解释,季简就悟了。

“所以,师长其实对星星想报哪里心里有数,但担心嫂子不同意,就把你拉出来顶了个雷?”

说这话时,她四处看看,像是怕被人听见一样,偷感极强。

易迟迟颔首,“就是你想的那个意思。”

这也是个墙头草,闻声立刻来了句,“那心虚的该是师长,不该是你。”

毕竟没有师长的暗中撺掇,江星星也不会来找易迟迟。

所以,这锅真正该背的是师长。

闻母听着两人一本正经吐槽师长不地道,江家几个同姓的干不过一个外姓之类的话,是哭笑不得。

“你们差不多得了,这事已经过去,只要星星学有所成能为国做贡献,她这个学就不算白上,江家的门风也是因为她而增加一道荣光!”

这话也对。

季简深感赞同,但紧接着,她又产生了新的疑问。

“星星报的什么专业?”

易迟迟默了默,“航空航天航海相关专业,具体哪个我也不清楚。”

季简哦了声,都是听起来不明觉厉很高大上的专业,她一个脱离学校十多年的人也不懂。

于是,这个话题就此结束。

季简告辞回家,闻母和易迟迟各忙各的,等闻时带娃回家。

结果左等右等,这父子俩还是不见踪影。

婆媳俩不放心,收拾收拾后相携着去找人,找到训练场才发现,闻时正跟夜巡结束的战友们显摆儿子。

已婚的未婚的兵哥们都聚在一起逗孩子玩,闻一胆也大,还自带社牛属性,也不哭,咿咿呀呀的和人搭话,小手挥舞个不停,还研究人的耳朵鼻子嘴巴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