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大东北,知青靠刺绣风靡全村(617)
以及京八件这些。
等闻一出生,姥
爷他们又担心她奶水不够饿到闻一,又开始淘换婴幼儿奶粉。
这娃奶粉就没缺过。
现在又吃上辅食了,奶粉根本就吃不完。
但秦久都带过来了,她也只能交给闻母,“妈你拿去放着。”
“不着急,你看看还有没有要我一起放的。”
这话也对。
于是,易迟迟继续掏东西,先后掏出了京八件,闻一的衣服鞋袜,一对小银镯子和一块平安扣。
平安扣是上好的羊脂白玉,入手油润。
还带了条编好的红绳,闻母见了叮嘱道,“现在不要给他戴。”
“好。”
易迟迟也没准备给他戴,这娃现在正是对一切物体感到好奇的时候。
手也快,还逮到啥都喜欢往嘴里塞。
估摸着是开始出牙了,牙龈也不舒服,进嘴的东西都拿来磨牙和啃了。
平安扣对这个年龄的闻一来说,太危险了。
她刚将平安扣收好放一旁,研究小汽车的闻一又对装平安扣的盒子产生了兴趣。
他放下小汽车,咻咻爬了过来伸手要去抓。
“这个不能给你玩。”
易迟迟见之不好,赶紧拿了盒子远离他的小手。
小屁孩懵了一瞬,仰着小脸朝她叫唤,小手还气愤拍了拍地面。
“等你再大点给你。”
易迟迟不为所动,秦久正好出来,见母子俩僵在那,易迟迟手里又拿着装平安扣的盒子,赶紧开口,“姑,这平安扣是宋太爷和宋太奶给一一准备的。”
言下之意:可以放心收,也可以放心戴。
易迟迟和闻母愣了一瞬,“宋老他们准备的?”
“嗯。”
秦久应了声,来到跟前手伸进包裹里掏了掏,又掏了个小盒子出来打开,里面是一个小葫芦。
葫芦雕刻的精致小巧,个不大,却是玻璃种祖母绿,绿的恨不得流油。
“这个是麻太爷爷给一一的。”
易迟迟,“……”
这俩其实都很贵重,收了有点心虚。
她看向闻母,发现她脸上的表情透着几分为难,心里就有了数。
闻母也和她一样,觉得太贵重收了心里不踏实。
遂将盒子还给秦久,“这俩你都收着,等回京城的时候还给宋爷爷他们,太贵重了。”
她拒绝的话一出,闻母顿时长舒一口气接话,“小九听你姑的,这两样物品太贵重了,我们不能收。”
回礼是个大难题。
秦久却一副我就知道的样子,“宋太爷他们让我带过来的时候,就知道你们不会收,却还是让我带了过来,具体原因都写在信里,你们自己看。”
反正他是不会帮忙退的。
他只负责将东西送到。
“信呢?!”
“这。”
秦久拿了她放在一旁的厚信封,拆开,里面是十张大团结,和四张信纸。
他将大团结递给易迟迟,“这是太爷给一一的迟来满月礼。”
这个可以接,和自家姥爷不用客气。
易迟迟接过揣进兜里,秦久见了脸上露出个愉悦的笑容,随后将信纸递了过来,“这是宋太爷和麻太爷的信。”
易迟迟先看麻老爷子的,内容很短,加起来就两句话。
不许拒绝。
长者赐不敢辞,这也不是给你的,要拒绝等闻一长大了让他自己来拒绝。
宋老爷子夫妻的内容长点,但话里话外的意思和麻老爷子差不多。
都是不让拒绝的意思。
易迟迟对此就很无奈,“妈,现在咋整?”
闻母还能说回来,几位老人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再拒绝会伤感情。
“收着吧,以后多给三老寄点东西。”
“好。”
于是,闻一多了一个平安扣和一个小葫芦。
第530章 上辈子是只猴
翌日,易迟迟先带秦久去给姥爷拍了个电报报平安,随后带着他去了海边赶海。
今天有大潮,他们到时潮水还没退,非休息日,远离海岸线的安全位置有着零零散散的人。
秦久看了看波涛汹涌的海面,又看了看那些人,“姑,这都是来赶海的?”
“嗯。”
易迟迟点了点头,“怎么想起赶海了?”
“白得的食物,不捡多浪费。”
秦久嘿嘿一笑,“老姑你放心,我来之前有做功课的。”
“找谁做的功课?”
易迟迟来了兴趣,秦久解释道,“我有个同学,外家在鲁省,经常去赶海,他知道我要来海岛后就传授了我一些赶海的绝技。”
怪不得准备的这么充足。
看了看时间,易迟迟领着他往前走,“一时半会的潮退不下去,我们先去摘几个椰子。”
秦久眼睛一亮,脱口而出,“姑,我能给同学寄几个椰子回去吗?”
“……今天吗?”
“快回去的时候。”
“好。”
到时候喊上老贺他们,让他们来帮忙摘椰子。
两人沿着海岸线往南走,沿途遇到了不少上了年纪的老乡和没上学的小娃儿,军属倒是没看见几个。
难得遇上的也多为点头之交。
要说多熟那是没有的。
直到——
“迟迟,你等等我。”
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
听见喊声的易迟迟和秦久停下脚步,转身看了过去。
然后,他们看见了气喘吁吁朝这边跑来的季简和周兰。
“慢点慢点,我又不会跑。”
见两人跑得速度越来越快,担心她们俩摔到的易迟迟赶紧叮嘱。
须臾,装备齐全的两人出现在了她的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