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大东北,知青靠刺绣风靡全村(628)
“预定10月回来,具体再说。”
万一遇到啥突发事件,行程早几天晚几天也不好说。
“去了记得拍照,最好天安门拍一张,我还不知道京城什么样呢。”
雷嫂子叮嘱,她对京城充满了向往。
这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去一趟京城,看看天安门,看看香山红叶。
“对了,长城也记得去爬一下。”
易迟迟,“……”
完犊子。
天安门拍照这个愿望还能满足一下他们。
长城啥的……
以现在的交通情况,从姥爷所在的大院过去可远。
搞不好早上出门,晚上能不能到都一定。
不过,“到时候再说。”
时间充裕就走一次,不充裕就算了。
毕竟京城城区可去的地方还是挺多的。
“总之你记得拍照。”
“我算是看出来了,你们心心念念的都是照片。”
她哭笑不得,季简就笑,“那不然呢,我们又不能去,就只能看着照片幻想一下京城的样子了。”
“行,等到了京城我争取给你们把天安门,圆明园、故宫这些地方都给你们拍回来。”
这个可以有。
就在这时,一声嘹亮的汽笛鸣笛声响起。
季简她们立刻急了,“快快快,你们该上船出发了。”
“等我们回来。”
易迟迟从杨青怀里抱回闻一,闻母接过了季简她们手里的行李,秦久也和他的小伙伴们挥手告别。
十分钟后,轮渡载着他们离开港口。
海面荡起层层波浪,海鸥呼啸着自头顶飞过,第一次乘坐轮渡的闻一被易迟迟抱着站在甲板上看风景,兴奋的小脸通红。
“这景第二次看还是美。”
秦久站在一旁,眼睛望着一望无际的海面感慨。
旁边同样站在甲板上看风景的中年男子听见他的口音,笑着搭话,“小兄弟北方人呀。”
“是啊,我听您的口音也是北方的吧。”
熟悉的口音涌入耳朵,倍感亲切的秦久热情和人聊了起来。
然后,易迟迟她们知道了中年男子的身份。
这位是北方某单位来海岛出公差的干部,具体啥职务他没说,易迟迟她们也没问。
他接下来会在羊城进行短暂的休整,然后去江城,再从江城去桐城,等桐城的事办完了,才能回京。
秦久算了下他的行程,满脸羡慕,“叔您这行程可够远的啊。”
第539章 红包见面礼
“可不!”
说起这趟行程,周中卫也挺无奈,“我来的时候以为我这趟差事最多半个月就能结束,来了后才发现,别说半个月,怕是三个月都结束不了。”
秦久还是很有同情心的,他笑着安慰,“叔你往好的方向想,就当公费旅游了。”
易迟迟和闻母相视一笑,没吭
声。
周中卫愣了下,脸上露出个笑容。
“你这脑子活,等叔回京城了,请你吃卤煮焦圈喝豆汁儿。”
秦久心里咯噔一下,妈呀,卤煮焦圈豆汁儿,都是他不爱吃的食物。
但好意要领。
所以,他笑着道谢,随后主动转移话题。
周中卫去过的地方不少,因为工作的原因,他东南西北中有机械厂的城市都去过,对各地的风土人情有一定的了解。
说起当地的特产和特色,那是头头是道。
一开始只易迟迟他们一家子和他聊,等他说起出差过程中遇到的趣事,和品尝到的当地美食后,原本在甲板上吹海风看海景没打算接话的乘客们,纷纷憋不住心里的好奇凑了过来搭话。
闻一是个捧哏王,别人说啥他都睁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认真听,人笑他跟着笑,还拍巴掌鼓掌。
若是有人和他搭话,他还咿咿呀呀回应,和人聊天。
有人夸他机灵,易迟迟这个做妈的还没来得及说话,闻母和秦久就嗯嗯点头,毫不谦虚表示他们家孩子(弟弟)确实机灵。
欢声笑语间,港口到了。
周中卫和他们同行,都需要去车站买票前往羊城。
从羊城车站出来,秦久和周中卫依依不舍道别把人送走后,拎起地上的行李,“姑,我们现在去买票?”
“票买好了,我们现在去拿票。”
现在的火车不像后世来了就能买上当天或者次日的票,需要人提前帮忙买,不然时间卡不好。
“我们现在去友谊商店,晚上在招待所住一晚,明早走。”
“你让小宁帮忙买的票?”
“是滴。”
易迟迟颔首,能找的人很多,好比闻时的战友侯大海他们,和她一直有联系的南橘红他们。
但这些人她一个都没找,直接找了宁建东。
无他,够熟,还是你好我也好的合作伙伴,也有足够的利益牵扯。
找他不用绞尽脑汁的想着还人情。
最最重要的是找宁建东,可以买卧铺票。
她轻声解释,“我们带着个娃,硬卧和硬座都太磨人,还是软卧方便。”
“姑你全买的软卧?”
秦久眼睛骤然瞪大,易迟迟嗯了声,他开始算花了多少钱,算完唉声叹气,“太浪费了,买一张你和弟弟睡就行了啊,我和奶可以不用坐来着。”
闻母也觉得浪费,但易迟迟什么性子她可太清楚了,也担心秦久这话惹她不高兴,遂打趣道,“你奶我都这大年纪了,可以少吃点苦。”
“你奶说的没错,她到了享福的年纪。”
这话她的压着声音说的,在这个以艰苦作风为优点的年代,你可以在家里关着门享福,搞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