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鲤小奶娃,帮娘亲种田成首富(12)

作者: 祝霜华 阅读记录

这些大老爷一个个身娇体贵的,想来也不能日日忙碌,这不就给他们腾出来收粮的时间了?

她把这些一说,赵大婶母子都高兴起来。

“我看了,那些人手上都没有咱庄稼人的茧子,可见平日都是不干活的,咱一天能做完的活,说不准他们得两天!”赵虎对这一行人十分看不上。

正说着,院门外有人高声叫道:“家里有人吗?”

正是那个叫章瑾之的人,赵虎到院中不耐烦地问:“啥事?”

“小兄弟,”章瑾之笑呵呵,“感谢你们给带路,我家大爷让给送点谢礼过来。”

赵大婶也出了屋子,并没请人进院,只淡淡拒绝:“不用了,不就是带个路,不值啥。”

“大嫂,”章瑾之抱拳一礼,举起挎在胳膊上的篮子,“这里头是一斤白面,您家有小娃娃……”

赵大婶略有些迟疑,安安这娃可怜,从没吃过白面。

赵虎也是这么想的,眼巴巴望着赵大婶。

秦瑛从里头出来,伸手拉了拉赵大婶,跟章瑾之说:“这位爷,一点小忙,哪值这么多金贵东西?您请拿回去吧。”

又小声和赵大婶说:“娘,咱不贪这些,不过多忍几日,咱安安也有好东西吃了。”

山里的粟收了,能给安安熬香甜的粟米粥。

这旱灾眼瞅到头了,顶多再熬一年,就可以买鸡苗来养,慢慢攒鸡蛋……

赵大婶轻叹一声,干脆利落跟章瑾之说了拒绝的话。

章瑾之不好再说什么,摸摸鼻子回去了。

周彧见他把东西原封不动带回来,不由挑眉。

“大公子,”章瑾之无奈地叹口气,“那户人家有骨气得很,坚决不肯要。”

周彧不由莞尔,摆摆手,“既是如此,那便罢了。”

他们虽然有能证明身份的公函,但陈九叔也很坦率地说了:“外头乱得很,拦路抢劫、打杀人命,都不少见。我没法确定这些东西到底是不是你们的。”

从人都有些不忿之色,周彧却不以为忤,拉着陈九叔说闲话,了解村子里的情况。

陈九叔人老成精,絮絮叨叨跟周彧讲古,并不提这几年屯子里的事。

还暗暗组织了些人手,轮流在他家外头守着,以防万一。

第11章 不独吞

周彧察觉之后不过一笑置之。

他们一行共十二人,恰好陈九叔左右邻居家都是空的,便都安置了进去,只周彧和贴身侍卫徐侠住在陈家。

他们自带了干粮,水则是陈九叔安排人给挑来的,水井的位置捂得严严实实。

但周彧等人在桐树屯住了两天,也不是一点收获都没有。

“听说郭兄弟还没来得及拜堂便去从军了?”章瑾之一脸好奇跟陈九叔打听秦瑛,“那她家的娃娃……”

陈九叔把脸一板,目光沉沉看过去:“你这话啥意思?说我们瑛子不检点?呸!什么脏心烂肺!”

章瑾之碰了一鼻子灰,默默擦掉了陈九叔飞溅到自己脸上的唾沫星子。

周彧忙道:“老伯,您别生气,他不是那个意思。只是觉得敬佩,遇上这样的天灾,还能捡孩子来养,那位大嫂的行为实在可贵。”

“是是是,”章瑾之赶紧顺势描补,“你老气性也太大了,我是觉着他们家里连个顶门立户的男子都没有,日子着实艰难。

“饶是这么着,还把个奶娃娃养得那么好,可敬可佩啊!”

陈九叔余怒未消,哼了一声,用鼻孔看他。

章瑾之赶紧说了一大堆不要钱的好话,又夸秦瑛和赵虎:“听说村里多亏他俩才能有水吃,真是聪明又能干。”

陈九叔这才淡淡说道:“有善心才能得福报,老天爷都看着呢。”

到了没人的时候,章瑾之跟周彧请罪:“大公子,都是属下的不是,弄巧成拙。”

“无妨,”周彧轻轻摇了摇头,“乡野之人,或许比那些高门大户之人更注重名声,往后说话做事还是应该更谨慎些。”

章瑾之越发愧疚:“这位陈老爷子本来就对咱们颇为戒备,属下担心……”

“不必过于担心,”周彧淡淡一笑,安抚道,“去县衙的村民最迟后日就能回来。

“咱们的身份本无可疑,只要证实了这一点,别的事都好说。”

章瑾之忙低头受教。过去他总以能言善辩自居,也正因他长袖善舞,所以特意被上头派来协助大公子,哪知自己的到来不是雪中送炭,而是添乱。

反而是这位大公子,从前十指不沾阳春水,如今说起农事也头头是道,遇事更是沉稳老练。

赵家这头,趁着晚上进山去,先将玉蜀黍掰了,次日拿手镰去割了谷穗,然后割豆秧、刨土豆……

全部装袋背去地窖收好。

田间地头的野菜割了一茬,一部分新鲜带回家,一部分晒干。

最后砍倒玉蜀黍秸秆、割黍杆……平整土地,陆陆续续忙了三日。

好在收获是喜人的,看着几乎被填满的地窖,三人都笑得合不拢嘴,那金黄的谷穗,几乎是普通谷穗的三倍大,谷粒颗颗饱满。

笑过之后准备犒劳一下自己:搓一把粟米给安安熬粥,大人烤土豆吃,烧火的时候啃两根青玉蜀黍杆,简直甜到了心坎里。

土豆皮都不舍得剥下来扔掉,赵虎吃得嘴边一圈黑,笑嘻嘻说道:“总算是有吃饱的感觉了!”

天天吃水煮菜,吃得人脸发绿不说,还只比水饱好一丢丢,饿得特别快。

赵大婶也笑得合不拢嘴,拿了几个玉蜀黍棒子,剥了皮搓粒子,“咱家有个小石磨,回去就磨点面吃菜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