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小奶娃,帮娘亲种田成首富(162)
这样的结果就是,赵家人这边先找到了一片果实累累的柿子林,红彤彤的柿子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时不时有麻雀飞过去啄食,打眼一看,跟一幅画似的。
这么多柿子,他们家自然是摘不完的,便喊了乡亲们一起过来。
不多时好些人的背筐就装满了,只好先送一批回去。
这柿子藏在地窖里,留着冬天做冻柿子非常好,或者直接做成柿饼子也很好吃。
花了足足一天的时间,才把这一片柿子林摘了个七七八八,剩下的就要留着喂鸟雀了。
眼瞅着天色不早了,陈九叔强制大家下山去,路上秦瑛又发现了一大片菌子。
乡亲们就没过去摘,赵家人摘了两大筐,分了周彧一筐。
路上秦瑛走得慢,时不时还能收一些草药。
周绮周绵没跟了来,留在家中做饭,这是与章瑾之说好了的,第二日就要换回来。
等众人回家的时候,饭菜早都做好了,虽然是简单的大锅乱炖,加二合面馒头,还有粟米汤,但大家都吃得十分满足。
第二日,周绮周绵跟着一同上山,理所当然跟赵家组队。
她们干不了力气活,就帮着采药、采蘑菇、装筐。
这一日,仍旧是赵家人发现了一片栗子林,夹杂着不少榛子、山核桃。
鉴于昨日收获颇丰,所以这一日乡亲们带了许多麻袋上来,所有的麻袋都装满了,便先送下山。
赵虎在林子边儿发现了一头狍子,正探头探脑看热闹,他追过去,狍子扭头便跑,跑了几步便停下来回头观望。
赵虎都乐了,慢慢悠悠走过去,趁着狍子不防备,一把抱住它脖子将之摔倒在地,用随身的麻绳拴住,牵了回来。
乡亲们羡慕得直流口水。
周绵不明白,悄悄问:“秦姐姐,这头鹿……”
“我们这里管这种鹿叫狍子,”秦瑛轻声细语解释了一番狍子的特性,又说,“狍子肉很好吃的,从前没有闹旱灾的时候,乡亲们也会进山打猎,最容易猎到的就是狍子。
“我就是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在山里见到狍子了。”
周绵了然点头,怪不得好些人都流口水了,这好几年了,大家都很少吃到荤腥啊。
陈九叔乐呵呵跟乡亲们说:“这是好事!狍子都是成群出现的,大家伙儿赶紧散开四处找找,万一还能找着呢?
“这只狍子是赵家的,咱不能打主意,再找着了,咱们就能分啦!”
乡亲们轰然叫好,各自结伴散开。
最终周彧和赵虎又各自捉到了一只狍子,便再没人有发现了。
赵大婶表示,自己家那只也拿出去跟乡亲们平分。
陈九叔忙道:“那哪能!别人都没出力,照理说是一点都不能分的,不过是仗着你们家仁义,咱就厚着脸皮了。”
乡亲们纷纷表示赞同。
赵大婶执意不肯,陈九叔只好说:“那就这样,先给你们家分半只狍子,剩下的两只半,咱屯子里平分,你们也来。”
赵大婶这才不说什么了,乡亲们也非常欢喜和感激。
还有人说,这样不是白占了周大人便宜?
第147章 得猎物
周彧摆手笑道:“我们也不会吃,我们就跟着屯子里一起分吧,分好了请赵大婶帮忙做。”
他们这两日上山也得了不少山货,已经觉得不虚此行了,何况与这些丰年都不怎么能吃到肉的人比,他们生不起与之相争的心思。
安安有点不太高兴,虽说如今屯子里人口不多,但这两只半狍子均分下来,每个人也分不到多少啊!
眼珠一转,那不如引两头野猪过来?
她拉了拉周彧的袖子,周彧便把她抱了起来,问:“是累了吧?要不要喝点水吃点东西?”
安安趴在他耳边小声问:“周叔叔,要是有两头野猪,你们能打死不?”
周彧微微一愣,扭头看了看这帮村民,虽说这二年的日子渐渐好起来,也只精神头十足,还是瘦弱的。
他小声问安安:“你能想法子引野猪过来?我和徐侠倒是没问题,就是这么些人,说不定能拖后腿。”
“那就想想办法嘛!”安安抱着他的脖子撒娇,“要不,大家伙儿都吃不上几口肉。”
周彧便吩咐众人在此地挖几个陷阱,“便是今日没收获,他日路过说不定便有了。”
他便是不解释,乡亲们也会听命行事。
人多好干活,很快便挖好了几个陷阱,坑底插上削尖了的木头,坑上折了树枝做遮挡,再铺上落叶,看上去便与寻常地面没什么区别了。
收拾妥当了,周彧便招呼大家离开此地,“趁着天还早,可以再找一找有没有别的东西了。”
他把安安放下地,安安便主动去找秦瑛抱。
周彧和徐侠以及两个身手不错的衙役留在后面,等村民们走出一段路去,安安扭头冲着周彧笑了笑。
周彧吩咐道:“既然山里已经有了狍子,说不定还有其他野兽,咱们都提高警惕。”
其余众人应是。
徐侠忽然伏在地上听了听,一脸凝重地道:“大人,应该是被您说中了,似乎有沉重的奔跑声朝这边来了。”
周彧立刻传话给乡亲们,让大家赶紧寻找安全地点,最好是能上树躲避。
估摸着一刻钟的时间,便是陈九叔这样上点年纪的也被青壮扶着上了树,周彧才和徐侠等人分散开,迎着奔跑声越来越清晰的方向望去,都把随身的佩刀握在了手中。
不多时,便是最迟钝的人也能听到地面的震动了,大家的心都高高提了起来,这一听就是大家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