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鲤小奶娃,帮娘亲种田成首富(172)

作者: 祝霜华 阅读记录

“哦哦,”丁师爷转了转有些僵硬的脖子,活动了一下不太灵活的眼珠子,咽了口唾沫,才接着说,“东三街算下来要三千六百两,南二街稍微便宜一点,三千四百两。”

赵大婶和赵虎齐齐倒吸了一口凉气,我的老天奶呀!这是多大的数呀!

周彧看向秦瑛,问她:“秦姑娘觉得怎样?放在旱灾之前,翻个倍也买不下来。”

秦瑛低头思量半晌,把心一横,抬头道:“行,我买了!”

“瑛子!”

“姐!”

赵大婶母子异口同声发出不敢置信的声音。

安安则拍着手叫好:“娘亲威武!”

秦瑛先冲周彧和丁师爷点点头,歉意地道:“请先等一等。”起身拉着赵大婶和赵虎去了别的屋。

赵大婶急得满头是汗:“瑛子,你咋……你咋这么虎呢!三千多两啊!那可不是小数啊!

“这也是咱突然发了财,要不然,攒几辈子也攒不下!”

赵虎也跟着点头:“是啊姐,一条街呢!咱买下来干啥?咱可不会做买卖啊!”

秦瑛忙安抚:“你们先别急,听我慢慢说。第一,周大人不是说过一回了,现在买房子非常合适。

“第二咱手里的确有这个钱,就算是买了一条街,手里还能剩下不少。

“第三,就算咱自己不会经营也没关系,租出去也能收不少钱。而且不会可以学呀,咱往后总归是要离开屯子的。

“县城只会是咱走出大山的第一步,往后咱还要去更远更好的地方呢!”

“乖乖!”赵大婶直咋舌,“瑛子,你可真敢想啊!你说租出去,租给谁?咱虽然到县城时间不长,可也看得出来,县城里人也不是那么多。

“看样子也不像是特别有钱的,人家干啥要租铺子?做买卖就得在人多的地方,都没人在街上逛,谁去买东西呀!”

赵虎连连附和。

秦瑛耐心道:“娘,虎子,这都是暂时的,有周大人在,沁县早晚会复苏的。

“咱们现在先把铺子买下来,慢慢修整,等过个一年半载,咱修整好了,周大人也把能租房的人引过来了。

“听章先生说,外头的战乱也要结束了,太平日子很快就要到来。

“你们看着街上的人都没钱,但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一样不需要花钱买?再没钱也得想法子置办啊!

“那咱要是开一个杂货铺,能没人来?”

第156章 一条街

“还有呢,”秦瑛又说,“咱家里养的兔子,种的蘑菇,若是拿出去卖,中间转几道手,咱能赚到的钱只是小头。

“若是放在咱自己的铺子里呢?是不是赚到的钱都是咱自己的?

“还有药材,咱山上找到的药材种类可不少,还有好些都是稀罕物。

“前儿咱不是遇到了买药材的人?那位是太医院老太医的孙子,能进太医院的人,可以说是全天下医术最好的一批人了。

“找他们看病的人还都是达官显贵,一般人都请不动他们。

“而他们需要的药材不说量大量小了,要求的品质肯定非同一般。

“别人满足不了,咱能满足啊!

“不瞒你们说,我在药田里种的药材就都是些贵重药材,在别处很难寻到的。

“要么人家老太医为啥非要打发孙子去咱屯子里寻咱呢?

“我听周大人的意思,是想要把孙老太医留下来,这位老太医一旦留下来,你们说,来求他医治的人是不是要来这边?

“达官显贵出门前呼后拥的,不需要住宿、吃喝?那咱的铺子若是做了旅店或者饭馆子,是不是就有了用武之地?

“当然啦,咱也不能全指望着这些人,咱饭馆子里的饭菜若是口味独特,经营有道,也不怕没有食客。

“再有就是粮店,民以食为天,什么年月粮食都不愁卖。

“别人不知道,你们该清楚,咱家的粮食富裕了不少,而且论产量,别说桐树屯了,十里八乡都没人能跟咱家比。

“粮食总归是新的才好吃,问题是咱当年的新粮根本就吃不完,难道白白放着霉坏了不成?不如拿出来卖了。

“或者不卖也行,直接供给咱自家的饭馆,除了做主食,还可以做点心啊!

“配上咱找来的山货……别怕山货不够,陈九爷不是带着咱种了好些树么,往后收的山货只会越来越多,不光咱自家的、桐树屯的,便是周边村子的,咱也可以收了来卖。

“咱这里山好水好,这些干果子比别处的就好吃,不愁没销路。”

赵大婶蹙眉叹

气:“瑛子啊,不是娘给你泼冷水,你是凡事都往好处想,要是做买卖这么简单,不是很容易就发大财了?

“那不是该遍地都是大富商啦?可你看看,这发财的人毕竟是少数……”

赵虎也闷闷说道:“姐,跟着周大人出门这几趟,我也长了见识,听人说人是分等的,‘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最低,谁都能上来踩两脚。”

“这个就更不用担心啦!”秦瑛笑了,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别人怎样咱不知道,但是看周大人的样子,他是准备扶持商业的,既然如此,便会给出许多便利条件。

“周大人不会做没把握的事,既然他要做,不是朝廷有了这样的风向,就是已经与周边各县商量好共同进退了。

“不管怎样,最近几年在沁县做买卖都会很顺利。

“最最关键的是,这样的便宜不捡,往后可就再不会有了。”

赵大婶觉得牙疼,“可是这么老大一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