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鲤小奶娃,帮娘亲种田成首富(174)

作者: 祝霜华 阅读记录

“巧了!”周彧笑道,“我这里前几日便有人求上门来找事做,木工泥瓦匠都不缺,其他的砂石木料就地取材也很方便。

“只要你给工钱痛快,保证都会按照你设想的,如期完成。”

秦瑛当然很高兴,高兴之余又有些不安,“这……会不会太麻烦周大人了?”

周彧轻叹一声,怎的还是这样见外?“秦姑娘,我首先是沁县的父母官,我有责任带着沁县所有百姓走出困境,挣出一个光明前程。

“我在帮你,何尝不是在帮我自己?东三街一动工,不知会有多少人观望。

“你的铺子开起来,孙老先生入驻,借老先生的光,必定会迎来一个小繁荣。

“观望的人便按捺不住了,只要来沁县经商的人多了,不管是外面的技术还是粮食、货物,或者是各地的消息,都会纷至沓来。

“商人经商,带动的不仅仅是商业活动,是人就要吃穿歇宿歇宿,谁还能行动就带着大批的粮食衣物?还不是要从本地买?

“那么农人耕种,妇人纺织,匠人匠作……不就都盘活了?

“人一多,难免龙蛇混杂,我县衙里的人便闲不下来了,若是人手不够,还要征调民夫……

“再有,为了便利,还需要修桥铺路,之前的水利倒是已经做好了铺垫,这些不难。

“因为才经历了战乱和旱灾,徭役便不会再是无偿的,我会支付民夫一定的酬劳,大家劳作的积极性便会被调动起来。

“如此一来,沁县的繁荣便会加快……因此你的举动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也不为过。”

秦瑛愕然,事情,是这样的么?

周彧眼里满是希望的光:“我从小便立志要做出一番事业,从前在

京城,凡事身不由己,如今却是我施展抱负的时候!

“相识一场,秦姑娘,你可愿助我一臂之力?”

秦瑛攥紧了手指,内心火热,脸上却满是忐忑,“我……我可以吗?”

周彧不语,只是微笑地看着她。

秦瑛深吸一口,下定了决心:“愿供大人驱策!”

“不不不,”周彧轻轻摇头,“秦姑娘,我们这是双赢,我助你乘风起,你助我心想事成。”

秦瑛抬头与他对视,面颊微红,却神采飞扬,郑重道:“好!”

安安真想用力鼓掌,然后大笑三声,这是多么好嗑的一对CP呀!可惜她只能一个人偷偷乐。

最终秦瑛与周彧达成协议:周彧负责派人帮忙联络人进行东三街的重建,秦瑛负责提供图纸和酬劳,另外周彧在桐树屯期间的一日三餐也由她负责了。

之前售卖翡翠和水晶的银子都是周彧帮忙存起来的,因为金额过于巨大,赵家人都不敢自己收着,都交给周彧保管了。

周彧为此还专门记了一本账,如今账本到了秦瑛手里,她先划出去一笔三百两的支出,供拆除东三街部分店铺,因天寒地冻不好施工,只能先做这些。

解决了心头一块大石,县城也着实没什么好逛的,除了买了些布料棉花和生肉、油盐酱醋之外,赵大婶便心心念念回家去。

周彧问过两个妹妹,她们也不觉得县城比桐树屯更好,一行人便又回到了小山村。

回家之后,赵大婶便张罗着给全家人做新衣裳。

这一次连周彧的衣料也准备了,不过秦瑛不好亲自动手,便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周绮周绵姊妹,而两姊妹的衣裳则由她接手了。

忙忙碌碌,很快就进入了腊月,又该筹备过年了。

养的猪虽然还不够肥,但为了让大家过一个欢喜年,所以周彧做主先宰杀一头,再加上出栏的十只兔子,也尽够分了。

其实这一次出栏的兔子有四十只了,那三十只拿去卖了,卖肉换来的钱都打了油买了盐,给村民们均分了。

卖皮毛换的钱则做了工钱分发给在兔场做事的人。

第158章 好风气

今年赵家的蘑菇产量非常大,但并没有拿出去卖,而是全都晒干了妥善保存,准备来年铺子开张的时候,拿出去做货品。

他们去山上采回来的各种干果也都去了皮,一部分晒干磨成了面,一部分做成了各种口味的炒货。

手里有钱,今年过年,家家户户都十分欢喜,大家吃的饺子也都是肉的,甚至大部分人家的饺子皮还都是纯白面的。

赵家自然也不例外。

周彧说明了因为两个妹妹在,所以要在赵家过年,桐树屯的乡亲们还想像往年一样给他送菜,都被他拒绝了。

大家也都知道赵家不缺这口吃的,但不表达一下对周大人的谢意,谁心里都过意不去,所以东家一棵白菜,西家两个萝卜,南家几头蒜,北家两块姜,或是米面什么的还是给赵家送了来。

但凡有东西送来的,赵大婶绝对不让人空手而回。

年夜饭是在前院的堂屋里吃的,当初盖房子的时候,特意把屋子盖得大了些,不然还真坐不下这么多人。

席开两桌,赵大婶等女眷在西屋的炕桌上,一张炕桌不够使,就并了两张炕桌。

堂屋里也拼了两张桌子,还特意把陈九叔也请了来,连同周彧、章瑾之、徐侠、赵虎,以及桐树屯渐渐立起来的两个领头人,团团围坐。

桌上摆了十个菜,寓意十全十美。

陈九叔带来了他自己酿的酒,虽然是浊酒,但大家都喝出了琼浆玉液的感觉。

但为了保持清醒,只有一壶酒,每人一杯就没了。

大家边吃边聊,一直到了天交子时,吃过了饺子,放了鞭炮,才各自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