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鲤小奶娃,帮娘亲种田成首富(71)

作者: 祝霜华 阅读记录

“你向来爱惜东西,也不会有啥破损。”

秦瑛也不由失笑:“是我糊涂了!”

“反正现在还没啥事,你白天多看看书,”赵大婶一锤定音,“安安我来带。咱安安好带,白日里我多带她出去串串门。

“等她睡着了,咱娘儿俩偷着空的就把该做的活都做完了。”

秦瑛笑着应了下来。

章瑾之送来的几本都是启蒙读本,还有一本韵书,她若遇到不认识的字还可以查一查。

其实这些读本她小时候都是学过的,如今翻开便有一种久违的熟悉感。

赵大婶还专门给她准备了一块小石板,可以用烧过的木柴在上面练字。

秦瑛也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如饥似渴学习着。

半个月的时间便把几本书都背熟了,忘记的字也都重新捡了起来。

她选了个日子,同赵大婶一起,抱着安安去还书。

章瑾之十分意外:“都读完了?”

“是,”秦瑛带着几分拘谨回答,“原都是小时候读过的书,并不难。”

章瑾之来了兴趣,随口考了她几个问题,见她对答如流,非常满意,又问:“我这里还有几本书,你想不想继续读了?”

秦瑛读书时整个人都像是在发光,安安特别喜欢她那种状态,此刻唯恐她处于各种各样的顾虑错失了继续读书的机会,便抢先答道:“要!要!要!”

章瑾之看着她着急的小脸儿,忍不住笑了,提醒道:“你既是小时候读过书的,必然知道读书的好处。

“我们必不会在此地久留,但在离开之前,但凡我手里有的可以外借的书,你都可以来借。

“若是有什么不懂的,也可以随时来问我,我不敢说多么博学,但简单的问题还是能解答的。”

秦瑛便不再迟疑,给章瑾之行了个礼,道:“那就请先生帮我选两本书吧,我一定会尽快归还。”

“这话就不对了,”章瑾之摇了摇头,严肃道,“做学问,欲速则不达,既然要读书,便要好好读,认真读,将之彻底吃透。”

“是,”秦瑛恭谨答应,“多谢您教导。”

章瑾之笑了一下,“这算什么教导!你读书是为了什么?跟我说说,我好帮你选。”

秦瑛认真思索了一阵,问道:“您这里有没有关于农事的书?”

“暂时没有,”章瑾之笑道,“这可难住我了。不过往后若是遇到了,我可以留意一下,帮你弄来两本。”

秦瑛又想了一阵,问:“那……沁县县志您这里有吗?”

“有,”章瑾之把书找出来,又道,“我这里还有好几本游记,对于增长见识颇有好处。

“你不提我也想不起来,有几本游记里面还提到了各地的风土人情,以及种植的作物品类、特产之类。”

秦瑛十分高兴:“那就先借两本吧。”

章瑾之挑了两本游记,连同沁县县志一起交给秦瑛,“拿回去慢慢读。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查,若是有想不明白的文义,只管来问我。

“但凡我知道的,言无不尽。”

秦瑛再次郑重道谢,抱着书和赵大婶一起回家。

安安听见小鸡的叫声,不想走,又去看了一阵小鸡,这小鸡已经完全褪去了绒毛,长大了不少。

虽然不复之前的软萌可爱,但来自食物的诱惑却更大了。

安安看着在屋角围出来的一小片空地憋屈地互相追逐的两只小鸡,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章瑾之觉得孩子可爱,便给她拿来拌好的鸡食,让她亲自喂鸡。

安安一边笑嘻嘻喂食,一边在心里暗暗祈祷:你们快快长大吧,我要吃香喷喷的鸡腿,我要喝香喷喷的鸡汤!

第64章 推动力

正月过尽,春耕的事宜便提上了日程。

家家户户都开始修整农具,准备种子。

到了二月中旬,便开始挑水洇地,翻整土地。二月下旬的时候,春耕正式开始。

土豆、粟米种下去之后,便又开始将提前育好的树苗往山上栽。

原本枯黄一片的山头,慢慢开始有了绿色。

安安已经能稳稳走路了,说话也连贯了许多,能够说比较简短的句子了,只是个别字音还是发不准。

自从她走路稳当之后,便每日摇摇摆摆去喂小鸡,起先赵大婶还跟着,后来就只需要站在自家墙边,看着她雄赳赳气昂昂走进西邻,打声招呼:“章伯伯!”

而章瑾之也含笑迎出来,将她领去喂鸡。

天暖之后,小鸡就被养在了院子里,有热心村民过来帮着垒了鸡舍,围了小篱笆。

章瑾之非常感谢,终于不用再闻着浓重的鸡屎味儿睡觉了!

大公子坚持要养鸡,他是非常不理解的,可是看到安安那愉悦的笑脸,便突然明白了,原来孩子纯真的笑容便是他的动力。

大公子是一位真正爱民如子的父母官,他不辞劳苦到处奔波,亲自去做各种农活,甚至冲锋在危险的前沿,就是为了自己治下的百姓能够摆脱旱灾的阴影。

他相信,旱灾结束之后,大公子会继续带领沁县百姓致富。

他看过大公子写的随笔,那是真正调查过各地情况,对各处土地的特点、适宜种植的作物,进行过仔细研究的!

章瑾之也终于明白,当初在京城之中平庸而纨绔的大公子是在藏拙。

若是真的不学无术,怎会在短短时间内成长成如此模样?

在这样的人手下做事,才是能够看到曙光的,多年的寒窗苦读终于能用在该用的地方了。

到了三月中旬,赵大婶便忍不住念叨:“虎子啥时候回来呀?走了这么长时间也没个信儿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