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不假(38)

作者: 壬树晴 阅读记录

第22章 擦肩而过

“你这什么时候学的?”坐在李莱尔身后的阿香试图用音量穿破头盔。

“我爸摔断腿的时候。”

隔着呼啸而来的风,李莱尔回应。

“有驾驶证吧?”阿香再三确定。

李莱尔说,“就放在身上呢。”

那时陈明河因为绣坊生意跌到谷底而心情不好,于是半夜去钓鱼解闷,没想到半夜抹黑摔了个底朝天,在病床上躺了两个月。

为了接生活演员的单,还要顺便跑到医院照顾陈明河,李莱尔不得不试图缩短交通时间。公交站又太远,一天来回的的士太贵,共享单车还得跑个几公里才能找到。

索性拿之前省下来的钱考摩托车驾驶证。

“好家伙,背着我干了那么多事,偷偷学会吸烟,偷偷结婚,叔叔摔断腿也不告诉我。”阿香在李莱尔的右边肩膀上轻轻地锤了一下,这下两边肩膀都平局了。

在阿香看来,好朋友就应该一起分享喜悦与痛苦。

可李莱尔好像不是这么认为的。

阿香很少在李莱尔这感觉到自己被需要过。

开了二十多分钟,李莱尔将车子停在道路两旁规定的泊车位。

将车子落锁后,阿香带着李莱尔驾轻就熟往里走。

服装市场一家商铺挨着一家,虽然这里的地段并不是配置最好、最热闹的中心位置。但商家若要批发服装,认定的就是这一处发货地。

“你看看你需要买哪些衣服。”阿香在前面带头。

李莱尔脚步不停,往前后左右的招牌以及各店家摆在外面的展示样衣都扫视一遍,选定了一家售卖休闲轻便女装的店铺。

带着黑色墨镜,李莱尔找衣服也只能辨别个大致颜色。

店里人不多。

贵公子应该没闲心到这里下凡,数字服饰商店上线正式最忙的时候。

为了避免直接冲突,她委托早已知情的沈淑珍帮忙解释这件事。

周已晴回来后,李莱尔也在时家和周家那也就没有什么利益冲突了。

后面他们想怎么解释自己的存在都跟她没关系。

李莱尔摘下墨镜别再衣领处,跟商家拿衣叉将选中的衣服款式架下来。

换衣间是店铺最小的角落,只用一块布隔着。

她拎着几件未摘吊牌的衣服拉开帘幕,踏进了小小的换衣间时穿。

里面有一块镜子,刚好可以看见全身效果。

她挑了几件效果不错的买下。

将衣服交给老板计费时,李莱尔扭头寻找阿香。

阿香正坐在旁边的四脚塑料红凳上,看着短视频笑得咧出牙花。

李莱尔好像又突然想起谁。

但念头来得快去得快,她没抓住,也无从看清。

“走啦。”李莱尔拍了拍后阿香的背。

两个人打算继续往前走,瞅瞅还有什么需要买下的,顺便去趟菜市场解决今天晚上和明天早上的就餐问题。

这时已是傍晚,天空的颜色像是被一杯被打翻的浓稠橙汁,云朵在这里面浸得快可以挤出水来。从远处看,一排排左右对称的低矮瓦片屋顶上面还叠着一圈崭新的建筑。

阿香用手指头,一一给李莱尔指出每一栋建筑的具体作用,里面又有什么人。

现在轮到李莱尔需要她了。

以前在老师手下学刺绣,李莱尔没少帮过阿香。

然后因为被抓包,两个人经常被骂得狗血临头。

“那里是这两年政府新建的职校,毕竟现在中考分数卡关越来越严了嘛。总得培养一部分学生往技术型人才发展。”阿香引用新闻里面主播说过的原话。

“里面还有一个是叫什么……”阿香抬起头饶有所思地回忆,“叫什么刺绣设计与工……工艺专业的。”

“还把刺绣引进课堂了呀。”李莱尔似有所感。

“你不知道吧,我最近还看见那个学校还正在准备给学生找实习基地。”

李莱尔冷静分析道,“不过我们的绣坊这太小了,刺绣绣坊、企业在这里简直如路上的石子随地可见。”

要做到规模大、产品有特色还要符合大众口味,也不是易事。

两个人一下子都沉默了,话题陷入死结。

当问题解决不了时,阿香最拿手的方法是,跳过去。

她支开原先的话题,“唉,我还在网上有看到过他们有几个学生上传自己的短视频,其中长得挺好看的那几个赞数很高。”

“噢噢。”李莱尔还在陷入沉思。

体面的皮囊总能吸引聚焦的目光。

绸带状飘动的人群,不少黑黢黢的后脑勺明明背对着欲落的夕阳,却还是扭过头来看。

他们在看什么?

李莱尔的耳边自动将阿香滔滔不绝的演讲化作背景音。

她追随着各个方向漂过去的目光,发觉他们视线的端点是一张及其出挑的脸。

行人汇成大流大多往前淌去,他却成一叶扁舟在期间逆行。

男人身形颀长,但也少不了与摩肩接踵的人群里插肩走。

落日余晖不断映射在他脸上,显得五官也光彩夺目。

阳光太刺眼了,即使是将将傍晚的夕阳。

李莱尔取下挂在衣领上的墨镜,戴上。

在光点离自己越来越近之前,李莱尔拉了拉阿香的衣角,示意她跟自己换一换位置。

“干什么?”阿香一脸纳闷。

“撞见我前夫了。”李莱尔语气平稳,毫无波澜。

“啊?”

她们很快换好了位置。

擦肩时,阿香是明目张胆地仰着头审判,放在人群里倒也不显眼,因为很多人如她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