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不假(54)

作者: 壬树晴 阅读记录

深色皮鞋一前一后敲在柔光地砖上,像手指从钢琴的一边决绝地弹到彼岸,不许后退,只允前进。

眼看时崇冷漠到底,时荣继续手持无形的刀,数着节拍往时崇心窝里扎,俯身朝时崇大喊,“你这么把事情做绝了,就不怕那个人抛下你,背叛你吗?”

一排排象牙白的罗马柱站列成同心圆的形状,时崇在同心圆最最中心的位置停下脚步。

水晶吊灯的影子在他脸上摇曳 ,表情令人捉摸不透 。

第31章 阳奉阴违

“暴雨黄色预警,未来三天内本市将出现大幅度降水,请各位市民朋友外出留意携带雨具,注意安全。”

气象女主播自顾自解说近日天气情况,没人应和。

电视机外,陈明河端着老花眼镜,校对绣坊的进账。

踢踏踢踏,细锥鞋跟干脆叩击间色拼接花砖,软如柳枝的手臂掀开遮帘,李莱尔仿佛从房间踩着云朵出来,头发盘成干净利落的样式,没有一丝碎发。她在客厅的全身镜前停留,一身素色花纹旗袍包裹肢体,开叉从下往上矜持地止步,露出曲线优美的小腿肚。

“今天要去约会?”陈明河的老花眼镜踮着鼻梁看。

“差不多吧。”李莱尔急转而下地咦了一声,“案桌上的方巾呢?”

她一把把拉开木质抽屉,连桌上的框架相片也没放过检查。

照片是每年陈明河给她拍的,一年一次。

相框里的小女孩笑容按照岁数,一路向右复制、放大,最后停留在 17 岁。

李莱尔对着这些照片好像毫无触动,也许是习惯了,也许是把她们当成和自己无关的陌生人。

“送给上次来的那个小伙子了,上次他趴在这瞧你的照片很久,我看这里刚好有一条绣品,想送给他当来客礼物。”陈明河轻笑。

和李斯萍不一样,陈明河人际交往方面还不错,有宾客来访绝不会让对方空手而归。

“那一条是我本来打算送给合作方当样品展示的。”李莱尔扶额,“巧了他就是合作方,不过后续应该没机会了吧。”

你不主动也有机会。别人会主动。

陈明河在心中盘算。

“你知道吗?之前的一部分欠款是他先帮忙还的,我从未和他说过。”李莱尔将警告的目光投向陈明河。

“大小姐,不是我。”陈明河老实又委屈地说。

李莱尔顺走他身旁的遥控器,开玩笑似的模仿警匪片里的冷脸警官,端起枪欲要对罪犯处刑,“不要跟他说,我们自己能解决。”

“从没跟他说起这回事。不过人家这么对你,是不是应该对他好一点。”

李莱尔不解地挑起眉,高跟鞋恰恰蹬到沙发旁,不情愿地澄清道,“那是他心甘情愿。我不接受绑架。”

她继续无法无天,俯身伸长两手将松松耷拉的眼镜推进陈明河的脸,深沉的黑眼珠写满高傲,“看清楚,我是你女儿,站我这边才对。不过钱是两码事,我会还给他。”

刹那间陈明河恍惚了,仿佛模模糊糊看到李斯萍。

不由得感慨,这些年的不容易居然都走过来了。

有一年,李莱尔从大学放假回家,刚好撞见债主派人过来催债。

几个彪形大汉矗立在门前,陈明河伏低做小,腰压成任人踩踏的拱桥,合起的手掌连连摇摆,祈求对方能再多宽容些时间,之前已经填了另外比较急的款项,暂时没钱还这一边的。

对方的脸朝天仰,陈明河的头屈得快点地。

大街上不知情的游人朝绣坊这边越聚越多,将他们团团围住。

人群伸过来的指头、传过来的议论声,快把陈明河的裤子给剥下来,羞赧地无地自容。

肩膀不知道被谁推了一下,陈明河无助地回头。

女儿李莱尔的侧脸闪现在自己眼前,鼻尖向前挺翘像摔在地上的陶瓷片,裂开的片口只要一碰就会有伤口破开。这是陈明河第一次发现李莱尔长相的锐气之处。

李莱尔不知道从何处抡了把刀冲出来,锋沿被摩钝了有碎碎的凹口,刀身一片雪亮,晃得人人皆抬手遮眼。她举刀将陈明河护在后面,眼神如直直射来的刀剑,赤手握住必定会血流满地,语气意外地轻飘飘,让人背后蹿起一阵冷意。

“我前不久刚从精神病院出来的,想找事的话……”

她故意没将那半句话说出来,足以留给周围邻居和讨债人许多想象空间。

精神病院这几个字一出,大家的脸色像被油漆刷得惨白,目光里掺杂的嘲弄、同情等等情绪统一成恐惧。

谁都知道,疯子是最不好惹的,而且还是精神状态真出问题的。

围拢的人群立即鸟兽散。

事后不少街坊阿嬷私下找过陈明河,询问李莱尔是什么情况。

平时温和的小莱突然性情大变,是不是她妈走的那段时间招上什么脏东西,脾气怎么烈得吓人,和她妈几乎一样。

陈明河掏出帕巾擦额头冒出的汗,连忙解释说,她们俩本来就很像。

*

时崇最后还是听从长辈意见,参加相亲。

一场业内团建活动即将开启。

据说是新兴企业与老牌企业的交流大会,冰山之下的内核实是资源输送、暗通曲款的相亲大会。各大家族互相勾连成一个封闭围城,一致对外,倘若哪一个企业愿意攀附上去,则勉强可以成为墙上的爬山虎,但难以进入核心商圈。

现在的经济正在缓步复苏,市场需求也逐渐多样化。曾以藏拙守愚为第一发展原则的企业自然面临不小的挑战,但所幸瘦死骆驼自然比鸟大,他们依然在市场占据一定的消费份额,圈内地位稳若金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