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继承的森林有山灵(124)
【岛主我的妈:岛主:你们礼貌吗?】
【凤饼: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心目中最佳的两个神仙景点要联动了!】
【狗子狗子:什么?!难道行舟岛要跟鸡笼岭出联票了?】
两个景点出联票的传闻俞传俞烈,路引并不想让游客产生错误的认知,所以跟岛主交流过后,发了一份联合声明,称现阶段并不会开展联票活动。
不少人从这份联合声明中嗅到了一丝不同:现阶段不会,那未来还是有可能的咯?
没有人回答,路引倒是私下回答了山灵们:“联票的目的其实是热门景区帮扶小景区,当初行舟岛所在的油市大小几个景区都想跟行舟岛合作,想借行舟岛的风吹遍油市,岛主都没有答应。要是答应了我,油市那边肯定会对岛主有看法。而且,岛主已经投资了我建温泉山庄,再搞个联票,那就是趴在行舟岛上吸血。”
行舟岛的东风好乘,但鸡笼岭有鸡笼岭的节奏。
树灵赞同地点点树冠:“小路引头脑清醒。”
小路引没有被七千万的诱惑砸晕脑袋,失去底线,着实令山灵欣慰。
路引好笑地揉了揉它的树冠,发现居然不硌手,还挺柔软的。
树灵用藤条拍来她的手:“别弄乱老身的发型,待会儿还得直播呢!”
路引说:“你直播又不出境。”
“那也得维持形象。”
树灵捋了捋自己的树冠,一脸矜持地打开了手机直播。
第74章 旅游团来自北方的旅游团。
岭南进入十二月下旬后,气温才开始下降,终于有了点冬天的感觉。
不过降温也只是从白天的最高温30℃下降到20℃左右,晚上最低温基本保持在15℃左右。
这样的天气对长年生活在岭南的居民来说非常宜人,他们清晨穿着外套出门晨运,中午就将外套绑在腰上,攻守兼备,冷热自我调节。
令他们惊喜的是,哪怕山中的温差很大,但在鸡笼岭的感觉却并不明显,他们早晨穿着卫衣出门,中午也不会被热出汗。
而且鸡笼岭空气清新的效果在冬天更加显著了,经常来运动的老李头看起来年轻了不少。
这天,老李头循例出门去鸡笼岭晨运、采菌子以及送外孙去上班,忽然发现一户长年没人在家的破旧宅子忽然亮着灯,他琢磨了一下外孙上班不能迟到,准备回来再去打招呼。
没想到那破屋里走出一个老头,主动跟他打起招呼来:“你是……老李头?!”
老李头不好忽视对方,只好回应:“耙田,你回来了啊!”
“对,回来把这破屋推了,建新房。”
被叫耙田的老人依旧不敢相信眼前这个老头是比他还大几岁的老鳏夫。
老李头是什么情况,村子里都知道,他那老妻死的时候,耙田也回来参加过对方的葬礼,老李头和那时候相比,简直像换了个人,不仅没有佝偻着腰、一副萎靡不振的模样,还精神奕奕,像返老还童。
嘿,他居然还有力气蹬三轮车!
而且他后面的男人是他那个弱智的外孙吧?
老李头说:“乖孙,这是你耙田爷爷,跟他打个招呼。”
“耙田爷爷早上好。”
耙田瞪大了眼睛:这小子怎么看不出有一点儿弱智?
老李头撇撇嘴,说:“不跟你唠嗑了,我外孙上班要迟到了。”
耙田看着爷孙俩的身影远去,想了想,背着手去村子里溜达打听消息了。
怎么他才大半年没回来,这老李头家变化就这么大?
变化大的可不只是老李头,经常到鸡笼岭晨运的老人对自身的变化感知非常深刻,以往他们到了冬天,哪怕最低气温20℃,他们也会手脚冰凉,夜里睡不好,白天走不动道。
但是现在,清晨的气温最低时,他们也能感觉到手脚的温度,膝盖也没有那种冰冻后发酸发痛的感觉。
老李头把外孙送去上班后,他跟一起晨运的老友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一边快走,一边唠嗑。说到手脚不冰凉的问题,老李头说:“因为我们都有去泡温泉吧!”
他们每天晨运结束都要去泡半个小时温泉,泡的次数多了,风湿病的症状都轻了不少。
“那肯定是,我的脚以前种地被沤的土肥弄得有脚气病,一年总有那么几个月,脚一直糜烂脱皮。但是你们看,我现在的脚没有那些症状了!”
靠种地为生的农民多少经历过自制肥料的日子,哪怕用的是化学肥料、农药,经常接触这些东西,手脚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皮肤病。
这些病折磨了他们几十年,他们或许早已习惯,但没有去看医生,没有服药的情况下,几十年的顽疾能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就得到痊愈,这恰巧说明了温泉的功效显著。
想到鸡笼岭要建温泉山庄,他们或许没有机会泡温泉后——他们舍不得花钱——就恨不得把未来的份一块儿泡了。
正说着,他们就看见温泉谷附近多了一些身着统一服装的人员身影。
他们虽然不懂这些人在做什么,也不认识这些人,可他们认识鸡笼岭森林公园的园长呀!
于是过去问:“路园长,鸡笼岭要建温泉山庄了吗?什么时候动工呀?”
他们可是听说了,有一个很大的老板投资了一个亿!
一个亿是什么概念?对经历过一斤猪肉一毛钱的时代的他们来说,一个亿那是不可想象的巨额!
路引笑了笑,说:“先测量数据,再进行规划,具体建成得好几年呢。”
村里的老人喜形于色:“好几年呀,那岂不是这几年里,我们还能免费泡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