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攻略手札(2)
她不知自己是怎么回到过去的,但这一世,她竟然真的到了扬州。
“陈家伯伯是你爹的故友,贞贞去了,他会留下你的。”祖母当时说完,给了方妈妈一封信,但她不识字,不知道信中写了什么。
姜贞醒来便在陈家,甚至连一路怎么到的扬州都不知晓,这一世她的记忆不全,只大概知道她已经来陈家半个月了,但除了陈家二爷夫妻,几乎还不认识陈家其他人。
“好了。”方妈妈柔和的声音唤回姜贞的意识,她起身,由方妈妈牵着走到西厢,屋子里几个丫鬟婆子正等着为她量身。
“姜小姐安好,奴婢奉二夫人之命,来给您量身裁衣。”为首的婆子见着她,先是规矩行了一礼,而后笑吟吟地述说来意。
姜贞笑了笑,客气地道:“那便多谢妈妈和各位姐姐了。”
张婆子忙道不敢,挥手让人拿来软尺,在姜贞身上比划起来。
姜贞身量并不高,瞧着很是瘦弱,张婆子量好尺寸,心里嘀咕,这位远方来的小姐也太过瘦小,瞧这皮包骨头的模样,真怕一个不小心就将她的骨头折断了。
且这位姜小姐肤色偏黄,张婆子方才还看见她手上有茧,说句难听的,这哪里像个大家小姐,反而更像个乡野孩子。
二夫人治下严厉,张婆子心中虽有猜测,却不敢到处乱说,恭敬地办好事,便退到一旁,让丫鬟呈上布料。
姜贞的目光顺势落在那几匹料子上。
只听张婆子介绍道:“姜小姐,这里共有三匹布,均是今春庄子上新送来的织锦缎,共有鹅黄、艾绿、丁香三色,二夫人说都适合姜小姐的年纪,只看您喜欢什么样式,奴婢好吩咐人裁衣。”
姜贞活了两辈子,也是第一次见这样好的衣料,父亲虽为一县长官,但十分清廉,只取禄银,等父亲去后,她更是只能捡堂姐穿不下的衣服,至于衣服的样式,她更是一窍不通,张婆子说了一通,她不由愣在原地。
张婆子住了嘴,脸色有些奇怪。
方妈妈便上前解围道:“张妈妈,我们也不知扬州这边的小娘子们都爱穿什么样式,还得麻烦你多费心了。”
张婆子笑了笑,“不敢不敢,替主子办事,哪敢说什么费心。既然姜小姐愿意把这事交给奴婢,那奴婢自然会尽心尽力。”
说好半月后绣房能送来成衣,张婆子便带着人退下了,她还得去二夫人那里复命。
等她们离开,方妈妈长舒一口气,轻抚胸口道:“阿弥陀佛,和这些人打交道可真麻烦……”
她心中不太高兴,那绣房的婆子,话说得好听,可态度却并不十分尊敬。
姜贞能感觉到,自从来了陈家,方妈妈便拘谨许多,从前她在村里可是能骂的人抬不起头,到了这儿,连下人说话都弯弯绕绕的,方妈妈不得不收敛。
“阿姆,咱们回屋吧,等一会儿还要去二夫
人那里呢。“姜贞小声提醒,方妈妈点点头,牵起她往正屋走去。
姜贞现今独自住在二房的后二进院落中,陈府自老太爷发家之后,便一直在扩建,到如今,已有大大小小十几个院落,除了老太爷独居在陈府后方的虹园,陈家其余人都住在一起。
姜贞投奔的是陈家二爷,时任扬州通判的陈明修,这位陈伯伯与她父亲姜和是同科,情谊深厚。
此刻二房所居的和方院中,陈二爷正与妻子江氏一同坐在榻上用早饭,今日他休沐,不必去衙门点卯。
江氏今年三十出头,但面容娇美宛若少女,她为丈夫夹了一筷子拌脆瓜,小声地询问道:“二爷,你瞧姜家那小姑娘……该如何是好?”
陈明修喝粥的动作一顿。
事实上,他昨日夜里才第一次见到那位故友之女。
姜贞来陈家的时机不巧,当时陈家的主心骨老太爷由晚辈们陪着去金华府治病去了,唯一能主事的陈二爷又因刚升任扬州通判,忙得半月不曾归家,当时方妈妈牵着姜贞站在陈家门外,还差点被小厮当做乞丐赶走。
江氏还记得当时她身边的大丫鬟飞霜说的玩笑话。
“二爷这一升官,咱家来了好多打秋风的,这一回更了不得,还带个孩子呢,说是从河间府过来的,您说可不可笑。”
江氏起初并未当回事,丈夫年初升了通判后,陈府的大门都快被踏破,老太爷出身乡野,这些年找上门的穷亲戚多如牛毛,陈家仁德,只要不过分,都会施以援手。
春寒料峭的,她正要叫人给那对主仆送些衣物干粮,却忽然记起丈夫交代过的话。
那是好几年前的事了。
当时丈夫的好友姜和骤然离世,陈明修想要打探姜和家人的消息,但数次无果。
“姜兄家中联络不上,许是回了老家,夫人若听见有人打河间府来,记得多留意一下。”陈明修那时嘱咐道。
江氏想起来之后,立马叫人将那对主仆带进来,方妈妈声泪俱下地说明了姜贞的身世,又呈上了信物,江氏心生恻隐,留下了姜贞。
若只是收留一个可怜的孤女,并非什么难事,只是……
江氏见四下无人,凑上前小声地问道:“二爷,昨日你累极,我也不好问你,今儿你倒是想想,姜姑娘的事该是怎么个章程?”
陈明修倍感头疼,他昨日见到姜贞,第一眼便是惊讶,她哪里像是个八岁的孩子,瘦弱得跟只猫崽似的,也不知在家里受了多少苛待。
姜贞小人一个,却很懂事,进门便给他和江氏磕了三个响头,动作快到他根本拦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