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攻略手札(71)
江氏嗔他一眼,“夫君莫不是忘了,当年你我都有了恕哥儿,你中了进士,还有人看中你了呢。”
陈家人个个都生的好样貌,陈明修当年中进士不过二十许,虽不是一甲,但游街时那玉面公子的气质还是被许多待嫁的闺中小姐看在眼里,京中权贵人家数不胜数,若非当年陈明修坚决不从,恐怕如今的陈二夫人,早不是江氏了。
忆起旧事,陈明修讪笑一声,收敛了神色,“娘子提那些事做什么?都过去了,我心中可是只有你一个。”
飞霜和吴嬷嬷还立在一旁,这情话叫江氏羞红了脸,瞪他一眼。
陈明修轻牵住她的手,思索片刻道:“不过你担心的也对,当年我拒绝了那些人,在翰林院可没少吃苦头,若不是祖父在京中还有人脉,恐怕不死也要脱层皮,恕哥儿这回只身上京,不中还好,若是中了,只怕比我当年更甚。”
其实陈家也不是没有人在京里,不过都是些旁支远亲,许多年不曾联系,至于陈明德,陈明修是早对他死心了的,能把自己亲生女儿推进火坑的人,指望他照顾侄儿?还是算了吧。
江氏比陈明修想的更多,“夫君,不是我不信自己的儿子,但这世上有多少人经得起考验?贞贞一直在扬州,能出去长长见识也好,若恕哥儿当真变了心,她也不是那种舍不下的人。”
她比谁都看的明白,陈恕比姜贞陷得更深,但男人同女人不一样,男人的心太大了,不仅能装下儿女情长,还装得下大好前程,为了名利,抛妻弃子的不在少数。
若真有那么一天,她希望姜贞不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毕竟,这府里就有个现成的例子。
夫妻二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大房,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陈明修叹口气道:“既然如此,那就一起去吧,多派几个人跟着他们。”
二人商定,第二日便同老爷和老夫人通了气,老两口并不管这些小事,摆摆手让他们自己决定。
姜贞头一天还在给陈恕做护膝,想着他到盛京已是严冬,怕动了膝盖,谁知二夫人忽然让她跟着陈恕一起去。
她惊讶道:“二夫人,这不好吧?恕哥哥是去会试,我跟着他,也帮不上什么忙……”
江氏笑眯眯地道:“怎么会呢?恕哥儿一路上就墨竹跟着,难免有疏漏的地方,你一向细心,有你陪着恕哥儿,我也不怕他出事了。”
姜贞犹豫片刻,她知道有些举子上京会试,会有家眷随从,但人家都是成了亲的,她才同陈恕将将定亲,有些不太合适。
江氏拍拍她的手,“贞贞,我让你去也不单是为了恕哥儿,盛京也有我们家的酒楼和铺子,不过这么多年都没去盘过账,我想着将来都是要交给你的,不如你先去帮我看看,再说了,你娘也是京城人,你不想去你外祖家看看吗?”
她不说,姜贞都险些忘了自己外祖家。
两辈子她也没同外祖家联络过,她娘出身名门,是望族裴家之女,外祖更是曾官拜三公,但她娘只是一个庶女,且同她爹到原武县后,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与外祖家断了来往,据说当时还闹得很不愉快,裴家还写了断亲书。
姜贞从未见过外祖和外祖母,可以说半点感情都没有,但裴家是她娘曾经的家,姜贞很想去看看。
姜贞点了头,陈恕自然更没有意见,他恨不得将姜贞揣进袖中带走,江氏此举正中了他的下怀。
转眼间,就到了初十。
冬日的清晨,满目萧索,码头边的柳树只剩覆着白霜的枯枝,陈恕扶着姜贞上了船,向来送行的陈家人道别。
陈明修只嘱咐了几句,江氏却眼含热泪,絮絮说了许多,陈恕一一答应,又嘱托弟妹孝顺长辈,照顾家里。
船家嘹亮的号声响起,陈恕和姜贞进了船舱,半刻钟后,船只悠悠地远去了。
江氏擦了擦泪,陈莹扶着她,羡慕地道:“娘,下回也让我跟着二哥去吧,我也想去京城玩。”
贞贞要同二哥去京里,最不高兴地就是她了,本来这府里就只有贞贞与她玩的最好,好朋友都走了,日子肯定无聊死了!
陈愈哼道:“哪有什么下回,二哥这么厉害,定然是一回就中了。”
陈莹忙懊恼地捂住嘴,“哎呀,都是我乱说的,呸呸呸!”
江氏拿女儿没办法,莹姐儿直到如今依旧天真烂漫,甚至可以说是毫无心机,有时甚至有些莽直,将来嫁了人,不知要吃多少亏。
都怪丈夫把莹姐儿宠坏了。
反正她不管了,女儿嫁不出去,就让他一辈子养着吧!
江氏凉嗖嗖地瞟了陈明修一眼。
陈明修还在目送陈恕的船只,忽然觉得后背一凉。打了个哆嗦。
*
从扬州到盛京,走水路更快,陈家租了一条二层客船,陈明修还派了十几个护卫随行,这一路再安全不过。
多年前,姜贞随陈恕去金华为老太爷寻访名医时坐过船,但当时年纪小,又有陈莹和陈愈一起玩耍,心境与此时全然不同。
因为是未婚男女,即使定了亲,也不好太亲近,姜贞和陈恕的房间不在同一层,楼上河风更大,陈恕便将底层更舒适的房间让给姜贞。
一路上,怕她晕船,陈恕时常让墨竹下来给她送东西,又怕她冷,连炭盆都烧了两个,还叮嘱她不要贪玩,夜里不要开窗看风景。
姜贞感念他的细心,打算投桃报李,也送他点什么。
两人见面的机会也不少,只要不做逾矩的事,也没人说什么。二楼有间四面环窗的茶室,陈恕有时会同她一起读书,或者下棋喝茶,两人说话不多,但气氛和谐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