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渝筹算师/谁说庶女要宅斗?全家宠还来不及(257)+番外

作者: 迷途的小心肝 阅读记录

说了两句闲话之后,叶老太太就笑着和他们三人展示叶老太爷从姑苏带来的东西。

“这些都是你们的母亲给你们带来的。

有她带着下人给你们做的鞋袜小衣,还有绣的荷包扇袋。

另外,秋衣和冬衣,你们母亲也都帮你们都各做了十套。

都送到你们各自的院子里了。”

叶辞书和叶秀书都笑着接了过来。

李氏做事一向周到,准备的东西也都尽心。

像叶辞书不擅长女红刺绣什么的,她就多准备了荷包绢帕。

“还有呢,卫姨娘和兰姨娘也都给你们送了东西过来。

他们本来说要给你们准备吃食的。

你们父亲没让,这一路上奔波,万一坏了臭了不是浪费吗?

她们俩也都给你们准备的衣物。

哦,还有,她们俩还给你们都写了信过来呢!

都在匣子里装着,你们等会儿回去看。”叶老太太也是一脸的笑意。

兄妹三人都应了下来。

说完这些家常,叶老太太让人重新沏了茶上来,并让下人们都去了门口守着。

叶辞书知道,下面要进入正题了。

果然,叶老太爷端起新沏的茶喝了一口后,将茶杯放在手边之后就开始了。

“三郎还有不到半月就要出发去西南了吧!”

叶景回忙应道,“是!户部的差事已经交出去了。

户部侍郎说,在临行前还要面圣。”

叶老太爷点了点头。

“西南应该是陛下这几年最关注的了。

北地那些游牧民族已经不成气候,平安公主和熙宁公主驻守在北地,定能保北地安定。

最南边有镇海王在,也无须担心。

陛下最担心的就是西南。

接壤的番邦小国多不说,还都是奇山峻岭,一直都不怎么安宁。

现在陛下已经掌握了西南军,保边境稳定肯定是没问题的。

那陛下要操心的就是西南的百姓了。

西南不如江南富庶,百姓苦穷,民风还彪悍。

你去了那里……”叶老太爷话没说完,只是看着叶景回。

叶景回略一思索就明白叶老太爷什么意思了。

他作为从六品的知州,去了西南要干些什么……

“祖父,孙儿这些日子在户部办差,也了解了很多事情。

西南是苦穷,民风也彪悍,但那里的人也淳朴。

他们想的无非就是战乱少一点,日子能过的好一点。

只要能过上安稳日子了,那里就会很安定。

孙儿想着,到了麒麟府,把安民富民放在首位即可。”叶景回忙说道。

叶老太爷欣慰的直点头。

不错,现在西南面临的困境就是这些。

从陛下登基之后,对西南就没放弃过,减税赋,每年赈灾拨给西南的银子也很多。

因为西南军的掣肘,一直没等对西南有大动作。

现在好了,西南军握在手里,陛下下面想的肯定就是发展西南的边贸了。

要不然怎么会突然在这个节骨眼上派人去滇城那边和乌拉寨谈边贸呢!

叶老太爷很清楚,天家点了叶景回去西南,就是看上了叶家。

叶家商队多,天南海北的跑,要是用心……

叶老太爷心里叹了口气。

要不怎么说天家那么小登基了,后来能快速的把大权握在自己手里。

就这布局,谁能想得到啊!

好吧,既然天家这么想了,那他们就要顺着天家想的去做。

“三郎,你想的很对,西南要想安定,肯定要民富才行。

要是饭都吃不上了,那天天脑子里想的就是怎么找事。

而吃上饭了,大家想的就是我要一直都吃上饱饭,让我的下一代也吃上饱饭。

到了那个时候,百姓比任何人都想过安宁的日子。

这样,你去了西南之后,先了解下当地的情况。

具体该怎么做,要根据当地的情况来看。

需要叶家出手的,你来信即可。”叶老太爷正色说道。

叶景回拱手应了下来。

见叶景回听的认真,叶老太爷稍微放松了一点。

他朝叶二爷看了一眼,叶二爷立刻从怀里摸出一个小巧的盒子出来。

“三郎,在西南那边叶家有个钱庄在。

你要是缺银子了,靠着为父的这枚印信,加上你自己的私印,就可以从那钱庄提银子。

十万两以下不用知会我们。

超过十万两了,来信知会我们一声即可。”

看着叶二爷递过来的盒子,叶景回忙推脱。

“父亲,不用的!孩儿有银子的。

朝廷发俸禄,儿子还有不少的私房银子,这银子用不到的。”叶景回赶忙摆手。

“拿着!到了那边之后,你遇到事情了,能用银子解决就用银子解决。

一文银子难倒英雄汉。

记住,你是叶家人,最不缺的就是银子。”

叶二爷说着,就把那个盒子硬塞到叶景回手里。

叶景回看了看盒子,又看了看叶老太爷。

见叶老太爷冲着自己点点头,他这才将装着印信的盒子收了起来。

第224章 交接

叶景回接下叶二爷的印信之后,还试着打趣了一下叶二爷。

“父亲把印信给我了,那以后生意上往来还怎么调用钱庄的银子啊!”

这话一说,叶二爷却只是轻轻笑了笑。

“为父以后可不管事情了。

一切事情都交给你大伯和三叔管了。

以后我就是在家里听听曲,看看戏,或者说以后你成家了,有孩子了,我就含饴弄孙就行。”

叶二爷这话让叶辞书他们兄妹三人都是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