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渝筹算师/谁说庶女要宅斗?全家宠还来不及(300)+番外

作者: 迷途的小心肝 阅读记录

刘虎哈哈大笑两声,他拍了拍小将军的肩膀。

“好!我们一起驻守西南,保西南平安!”

……

京城里,在十二爷和叶辞书说了陛下定了他们两个要去查河道衙门的账之后的两天。

对工部那群官员的处置也下来了。

李尚书赐毒酒,左右两位侍郎都被抄家,李尚书全家的男丁都流放北地。

员外郎和那些主事们有流放的,也有受了徒刑或者杖刑的。

唯一一个被判斩刑的是营缮司的郎中齐思维。

原因无他,户部的火是他找人放的,营缮司的主事吊死也是他安排的。

另外,所有涉事官员的所有家产都被抄没,女眷或发卖或充入教坊司。

在发卖工部涉案官员的家眷时,吏部的许尚书找了人,给了银子,让人悄悄的把李尚书的妻女给买了下来。

随后在京郊外找了处农庄,把人送过去。

一辈子没吃过苦的夫人小姐们,也要为一日三餐辛劳了……

叶家这边也接到了叶辞书又要出去办差的消息。

叶老太太看着叶辞书敷了五天才白回来的脸蛋,想都不想立刻让身边的妈妈准备茉莉香粉。

“祖母,我是沿着运河南下,不是去西南。”叶辞书解释。

“那也得带着,万一路上在船上太阳太大呢!

听话啊,你大姐姐特别准备的,你不带上她要难过的。”叶老太太说着就让人帮着叶辞书收拾东西。

叶辞书想了想,大姐姐现在有身孕,不能让她不高兴,只得看着别人收拾。

“沿着运河南下,那就是从燕赵之地出发,途经鲁地,然后进江南?”叶老太太问道。

叶辞书点头。

“因为这次是查河道衙门的账,走水路比较合适。

祖母……”叶辞书不知道该怎么说。

“有心事?”叶老太太笑着问道。

叶辞书点了点头。

“祖母,我担心这次办差会牵连到叶家。”

叶老太太一听,忍不住笑出了声。

她点了下叶辞书的脑袋。

“你啊!这小脑袋瓜子到底装了多少事情啊!

我知道你心里怎么想的,无非就是叶家是商户,在大渝经商,肯定要和官府有牵扯。

要想生意做得好呢!肯定要给别人分点好处是不是?

我告诉你,你祖父心里明镜一样,什么叫树倒猢狲散,他比谁都清楚。

叶家生意做的大,那可不是靠着给那些官员送礼做大的。

叶家在往北地做生意的时候,靠的是定国公府和常胜公府。

而这两府虽然拿了我们叶家的份子,但是却是替天家拿的。

现在你该知道,为什么叶家能拿下大渝六道皇商腰牌其中的三块了吧!

其实这些都是为了天家拿的。

有了天家当靠山,你说,叶家还需要给哪些官员送礼呢?”叶老太太小声给叶辞书交底。

叶辞书立刻明白了。

怪不得叶家生意做那么大,能天南海北的跑呢!

合着都是为了天家搂银子啊!

叶辞书也明白了,为什么别人都说天家的私库很肥很肥呢……

“可是……县官不如现管啊!叶家老宅在姑苏,平时肯定也没少孝敬那些官员吧!”叶辞书反问。

叶老太太拉着叶辞书坐了下来,又细细的和她说了一会儿。

第261章 最大的底气

“你祖父当年在想做北地生意的时候就说过,他要改变一下做生意的方法。

以前,叶家做生意和别人家一样。

都是四处烧香,四处拜佛。

后来第一次往北地送东西的时候,威远军的常胜公给了个牌子。

靠着那块牌子,你祖父在北地简直是是畅通无阻。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你祖父决定组建往北地的商队。

那时候北地的生意,分给了定国公府一股,常胜公府一股,还有……先废太子府里一股。

虽说利润分出去不少,但架不住生意好,路上受到的盘剥少。

北地的生意一直都很好。

后来,京里出现大变,陛下登基。

常胜公府和定国公府都将手里我们家商队的暗股送给了陛下。

至于先废太子那一份……

陛下没要,还给叶家了。

即使是那年北地境况紧张,北胡集结了二十万兵马要入侵大渝。

别人家的商队不敢跑,我们叶家的商队照样跑。

也是因为这个,你祖父说了,要拜佛他就要拜最大的佛。

至于下面那些小鬼们,打发一下就行。

至于打发的方式,我提醒了你祖父。

不要给银子,也不要给银票,就是送贺礼。

把贺礼准备的体面贵重就行,那些人想要银子,完全可以拿那些礼物换成礼物嘛!

当然了,你祖父也留了个心眼,这些年来,不管是给谁家送礼,都会把礼单重新誊抄一份。

到年底的时候,把这些礼单送到定国公府去。

定国公府知道了,陛下那里也就知道了。

对于你祖父的行为,陛下就让人带了一句话。

别把那些人的胃口喂大了就行。

当然了,我们叶家可是本分的生意人,给那些人送礼,无非就是让他们不要故意设关卡拦叶家的商队就行。

违法的事情,叶家可是不做的。

叶家的生意做的越大,那些违反律法的事情就越不能碰。

所以,辞姐儿,现在可以安心了?”叶老太太笑眯眯的看着叶辞书。

叶辞书安心了。

只要叶家没有什么把柄抓在别人手里就行。

叶家是在给天家赚银子,然后顺带着给自己搂点银子,这就是最大的底气好不好?